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本是全民的阅读,包括占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居民,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农村阅读状况不尽如人意。改变这种现状,培养能够读书愿意阅读的新型农民,就必须着力于农村阅读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海阳是一个县级市,人口69万,其中近50万人口在农村.我市图书馆虽然成立二十多年,但农民读者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许多农民不知市图书馆在何处,更有不少人不知道有图书馆,可见图书馆在农民心中还没有占据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做好当前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作好农村政治思想工作,我们要看到当前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还是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等,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1、经济关系。由于农村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使农民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传统农业本身分流出去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而农民就业的不充分必然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迅猛增长,并大量涌向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三农”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农村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县级电视台、农村有线电视相继建立,农民选择收看电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看什么台,点什么“菜”,开始品头论足“挑剔”起来。中央台、省市级电视台设备好,人员素质高,经济实力雄厚,节目源丰富。这些,县级电视台无法攀比。那么,县级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受众在哪里?重头戏唱给谁?节目如何编排、定位?可以说,县级电视台抛开当地农村、农民、农业这块土壤,就等于产品失去了市场。因为,一个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办得如何,当地农民是当之无愧的裁判员。 据了解,农民愿意看本地新闻,因为是…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不公平的! 在同一个星球上,它给了中国不到1/10的耕地,却给了中国占世界近1/4的人口。中国的11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黄土地承载了过量的人口而发出呻吟。 走出黄土地,告别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跨出国门闯世界,这是中国农民跨世纪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对农节目,是对农民群体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和贴近性的节目,是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强烈的针对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的节目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欢迎。然而,目前不少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办得变了昧,农民不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  相似文献   

10.
潜在读者群在农村我国地市(州)有300多个,绝大多数农业人口比重很大。《衢州日报》所在地衢州市总人口229.52万,市区非农业人口只有13万左右,另有15万左右的非农业人口分居于五个县城及各个乡镇;而农业人口有200万,约占88%。这样一种人口环境,要求地市党报应把争取读者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民是不稳定的读者群。不少地市报的发行量大起大落,与农民订户的增减大有关系。《衢州日报》改日报前的1990年,订户只有3万左右,改日报后的1991年第一季度,订价虽然高了近一倍,订户数却上升到4.3万,其中70%是农村订户,农村订户中  相似文献   

11.
县域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县域图书馆是指县及乡村图书馆. 中国有8.7亿人口在乡村,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9.6%,县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全国大多数人口的终身教育及农村的知识创新、农民的增产增收;影响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对竞争情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就是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的过程。把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把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不断向脱离土地农民进行渗透,其根本目的是为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其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也伴随着发展不协调、保障措施不配套等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则因为工业发展与城市改造,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市,但是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农村,这部分人就被称为留守农民。对于中部六省而言,农村人口高达2.44亿,留守农民达1.9亿,  相似文献   

14.
某周刊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文中称:“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劳动力不转移,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是不可能的”。文中显然将“农业劳动力”与“农民”当成“农村人口”的同义语。这种说法不少报刊也有,值得商榷。一、我国农业劳动力没有8亿。据统计,1983年我国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的人数总计为34258万人(中国统计出版社《光辉的三十五年》第152页)。说“8亿农民”或“8亿人搞饭吃”,都  相似文献   

15.
贵州黔西南州是典型的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文盲、半文盲人口占了一定比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二亿人口有九亿在农村。我区也一样,全区246.16万人口,有214.13万在农村,占86.99%。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某周刊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文中称:“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劳动力不转移,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是不可能的”。文中显然将“农业劳动力”与“农民”当成“农村人口”的同义语。这种说法不少报刊也有,值得商榷。一、我国农业劳动力没有8亿。据统计,1983年我国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的人数总计为34258万人(中国统计出版社《光辉的三十五年》第152页)。说“8亿农民”或“8亿人搞饭吃”,都与实际不符。若承认它是对的,那就意味着我国农民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一种是非劳动者。非劳动者怎能算是“搞饭吃”的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农民构成了我国人口的最基本部分。作为图书情报工作者,了解广大农民的文献需求特点,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图书买难、卖难,成了影响农村图书发行的两大症结。一方面,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类图书因销路不畅而造成积压;另一方面,农民读者难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农民呼吁出版部门出版更多的适销对路的图书。一个是愿意出书却出不好书,一个是愿意买书却买不到书,这个“中梗阻”似乎成了世纪难题。最近,我们到了农村图书市场调查,对此问题才稍稍有了些发言权。我认为,出版社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单位,在这方面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金盾出版社的农业类图书在农村格外畅销,原因是该社的图书达到了价廉物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思想政治工作最前沿的阵地,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的纽带.长期以来,广播电台的对农节目在农村中有着最大、最稳定的听众群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占国土的绝大部分,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比重,13亿人口有近10亿农民生活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