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是2003-2007年<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所发论文的汇集.一卷在手,读者不必再耗时费力查找,即可纵览近年学术史研究的代表观点.另外,它不仅仅是论文汇编,入选文章依据"学术史通论"、"学术现象"、"学者个案"、"学术批评"以及会议讨论等专题加以划分,除了便于阅读,更能让读者从具体文章以及专题分类来了解学术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所以,对有兴趣于学术史研究的人来说,它也堪作探索门径的专书.  相似文献   

2.
熊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3):F0002-F0002,F0003
对学术史的兴趣萌生在北大求学时期。当时,温儒敏老师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课程、陈平原老师开设现当代学术史研究课程,听者云集。作为选课者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我尝试选取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个案撰写论文,算是一番走近学术史的经验吧。  相似文献   

3.
对学术史的兴趣萌生在北大求学时期。当时,温儒敏老师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课程、陈平原老师开设现当代学术史研究课程,听者云集。作为选课者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我尝试选取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个案撰写论文,算是一番走近“学术史”的经验吧。温、陈二位先生从导师、也从研究者的角度再三强调着手某项研究之前必做相关学术史回顾,这既能避免重复、低效的选题,也能从研究格局的把握中提出自身解决之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近几年来《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论文选集,也是该刊特色栏目建设成果的一次汇集。文集对当代学术史与当代学术批评、“当代学术史”的学科建设以及当代“学术史的周边”问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尽管有些并不详尽,但终究不失为当代知识界的真实心声。回顾当代学术发展的历史,对于清理当前的学术生态,找回学术和学者本有的尊严,推进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近几年来《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论文选集,也是该刊特色栏目建设成果的一次汇集。文集对当代学术史与当代学术批评、"当代学术史"的学科建设以及当代"学术史的周边"问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尽管有些并不详尽,但终究不失为当代知识界的真实心声。回顾当代学术发展的历史,对于清理当前的学术生态,找回学术和学者本有的尊严,推进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三定主编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是关于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它标志着中国学术界已经开始自觉对当代学术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其学术旨归在于"求是",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对以前的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切实的总结评判,包括对学者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定位;二是对一切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进行"除恶务尽"式的批判,肃清学术不良风气,还学术界一片净土;三是对学术发展的内外部规律进行分析探索,为学术自身的发展不断提供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诸问题,包括学者的主体性问题,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学者的自律与学术规范问题,当代学术史研究发展的环境问题以及当代学术史成为学科的可能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无不蕴含着余三定教授的学术生命的演进轨迹。在当代学术史研究这一领域中,余三定是起步甚早、用力甚勤、收获甚丰的研究者之一。从学者个案研究到学术史宏观的构建,从学术规范等学术史细部问题的讨论,到学术史何以成为学科这样的大视野开拓,都显示了余三定厚实的学术积淀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余三定将当代学术史研究推到了学科建设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我国古代文学艺术领域学术成就颇值得总结,邓乔彬教授便是此领域取得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在治学风气不断变化中,邓乔彬在顺应时代学术精神的同时,从解决学术之“惑”出发,坚守自己的特点,不断拓展领域,形成了“求通尊专”的治学风格;虽以古代文学、画学为研究对象,但始终接续现代学术的思考起点,传承现代学术精神;在时代学术潮流与个性优长的双向作用中,围绕古代文艺与文化史的关系,不断探索并拓展对古代文学、画学的比较诗学、文化学研究路径,并始终以真善美为旨归,坚守民族文化本位,以一己之力撰写多部通史、断代史专著,对古代文艺学研究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9.
吴汉全主编的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以学科建设立论,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作为基本任务,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历史进程,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努力方向。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多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立足中国"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高度重视并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基础;四是注重史料的积累及整理。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钱荒",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20年来,学界关于宋代"钱荒"的研究,发表了较多的论著,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对象,对宋代"钱荒"研究的学术史作简要的回顾,认为虽然学界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有一些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要对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进行研究,首先需思考“学术”的内涵,在界定“学术”的基础上澄清“学术史”,把握文艺学学术史学术研究活动的运行过程、历史内容和发展规律,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要完成这一任务有四项工作要做:一是面对现实,研究现实的新发展、新特点、新需要;二是要面对传统,向传统寻求资源;三是吸收世界各民族有价值的文艺学思想;四是梳理近代以来、特别是百年以来文艺学的研究脉络、历程和成果,弄清前人做了些什么,现在应该做和能够做什么。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上应“内史”和“外史”结合,注意贯穿其中的“古今”之争、“中西”之争,充分看到外来学术思想的输入对中国文艺学学术发展变化的重大影响,看到20世纪科技发展对文艺学学术史研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学术史热”,在世纪末愈来愈临近的时候,它正在向纵深发展.文章把这一“学术史热”看作一种有意味的文化现象,着重讨论其中蕴含的人文意义,并提出了目前学术史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史学产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还远未成熟,但是其产生的原因、独特的学科属性以及社会公众对它的角色期待,均标识着传统意义上的"史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一次较大调整。导致公共史学产生的那场"危机",与其说源自史学专业化的发展,不如说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进一步强化之后,社会要求史学做出应变的指令。顺势而兴的公共史学充当连接学院史学和社会公众的特殊社会角色,从而使史学发展中原先存在的诸多困境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史学大众化"是大众史学在中国进步的必要程序。作为一种史学与大众逐渐走向统一的文化现象",史学大众化"承载着更多的质疑和期望,尤其在专业性的要求方面。大众史学所面临的危机,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历史学所遭遇的严峻挑战。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史学工作者,应更加积极地发挥主导作用,肩负起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由研究者来承担的一项基本活动,论文撰写是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得以展示的一种主要方式,期刊出版是研究者个人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如所周知,为了应对当代中国学术所遭遇的学术范式危机与精神状况危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表现出了强烈的学术史与思想史反思的问题意识,当代中国学术与思想言述因而也进入了一个持续的艰难的蜕变时期,某种新的学术范型与思想范型的兴起似乎便成了指日可待之事。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学术史反思意识的自觉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学界真的获得了某种学术转型与思想转型的自觉。当代中国学术持续的细密分化、实证化和学院化趋向与当代中国学术与思想的问题意识的匮乏和表述方式的千篇一律就是现实的明证与表征之一。学术似乎已越来越名正言顺地成为一种技术和名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吴汉全教授新著《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上、中、下),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10月出版。该课题先后得到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该著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梳理1919—1949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专著,比较系统地展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概貌,展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  相似文献   

18.
詹丹 《云南教育》2009,(14):43-43
不要以为,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才是研究者不自爱、不自律的表现。不断发表平庸、无见地的论文,把一点所谓新意或者在论文中反复显摆,用新题目炒冷饭,或者“无限放大”为一本书,同样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史学批评中有一种艺术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近代史学开始了所谓的“科学化”的“祛魅”进程之后被消解或遗忘了的,研究者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北宋曾巩对史实、史家、史书之间的关系具有全局的认识,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良史"的四个标准并作了相应的解说,这对于认识史学和"良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曾巩用他的"良史"标准来衡量历史上的史学家时,认为自司马迁以下,皆不符合这些标准,故不能称之为"良史"。这样,曾巩的"良史"论及其史学批评,也就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