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物体的温度》是“九义”自然教材第七册的一节技能专训课。“测定物体的温度”是一种日常生活、学习及生产中常用的技能。本课内容可分为三部分:测定水(液体)、土壤(固体)和空气(气体)的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增加测人体温度这一内容。教学步骤可按照先学  相似文献   

2.
初教此课时,当我把操作方法叙述并演示一遍后,让学生自己测定热水、温水、冰水的温度,教师巡回进行纠正,发现始终有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摄氏温度计测定水、土壤、空气的温度,培养学生定量观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使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教具: 投影仪、测定水温和气温方法的投影片、酒精温度  相似文献   

4.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是侧重于训练学生测定和记录物体温度的技能训练课。要上好这类课,必须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正确分析、理解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1 运用认知过程理解课文编写模式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的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简介温度表的用途和原理;第二部分介绍摄氏温度的读写方法;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测定水温和气温。三部分的编排基本模式是: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片断——测定土壤的温度 (初步了解测量士壤温度的操作方法后学生分组测量,然后回到教室,由小组长汇报) 生:我们测得向阳处土壤温度是10℃,背阴处是5℃。  相似文献   

6.
1.温度的规范读法难。 平时说温度就是多少度,本课要教他们读成多少摄氏度,学生会觉得比较拗口,还会读成摄氏多少度,甚至有的学生会质疑: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不是直接报多少吗?教学时要向学生讲清,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就象长度单位是“米、厘米”一样,这是国际通用的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8.
我在上《热胀冷缩》一课,研究“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时。感觉到这个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耗时耗材料。能否设计一个实验,使之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来教学这一课。a.实验材料:一块平滑木板,兰陵酒瓶内的圆铝片,一根铁条,两根铁钉,酒...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进入千家万户。不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安全用电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小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线路图知识都是很有必要的。如:  相似文献   

10.
11.
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作为一种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技能,这些技能不光是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应该包括学生在自己本专业中应用计算机的技能,也就是说它应该包括操作使用能力和应用能力两个模块。通过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在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为增强学科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科教学常态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员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引领、服务"作用,促进教师及教研员自身的专业成长,黑河市教育研究院从2013年3月末组织开展了教研员"跟踪式听评课"活动。2013年10月24日,我们听了黑河市第四中学刘海波老师执教的《温度》一课,此课为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一节。由于刘老师的精心  相似文献   

13.
14.
我是如何教学《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一课的云梦县倒店乡魏店小学李晓明(432500)小学生往往对自己能够用眼看,用手能够触摸的实体比较容易了解和认识,但对那些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或物质,如空气、磁场等)的认识就比较困难,作为一名自然学科的教师,我...  相似文献   

15.
(教学时间为1995年11月,当时室内气温为16℃。教师出示形状、大小相同的铁块、木块、泡沫塑料块各一件。) 师:猜一猜这三种物体的温度。 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铁块的温度最低,泡沫塑料的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焦点案例《白鹭》(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二课时教学纪实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让你给这些画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生:我看到了三幅画,分别是白鹭钓鱼、瞭望、飞翔  相似文献   

19.
新大纲的基本精神是指导孩子们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我们的自然教学应以新大纲的这一基本精神改革教学方法。课堂可看作教学改革的实验室,利用不同班级进行教法对比试验,可以摸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现以《怎样认识物体(三)——土壤》一课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