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7,(8)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所接触的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以现实主义(甚至大多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居多。新课程改革,虽然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事实上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现的确也给"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增色不少,但综观现行的五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浪漫主义小说所占分量仍然不大,只在人教版第五册的读本中出现雨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作用──《特级教师风采录》序言王世福为了促进特级教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使全社会都能对特级教师──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精华有充分的了解,推动尊师重教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自治区教委和宁夏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编辑出版了《特级...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照搬一般的教学模式,而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感知。在对《故乡》的教学中,我选取贯穿小说的三个变化作为课堂谈话的中心,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在一节课内就完全熟悉了作品的情节、人物和写作技巧,从而较深刻地把握住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4.
5.
在现实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对比,往往可以更生动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就非常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的美学理想。首先,作品中眼前故乡的萧索衰败景象与二十多年前故乡的美丽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而十多年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术的新举措──《中国特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国特级教师案精选》评价杨春茂教师的根本是课堂执教。课堂执教的根本,则是用一系列的操作行为组织并传达出教学信息,同时组织学生接受这些信息。一切关于教学的理论只有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执教行为上,...  相似文献   

7.
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都寄寓着浓郁悲凉的"回家情绪",这或许源于作者心灵深处"家乡情绪"的缠绕和聚集,或许源于作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小从教材上学到关于对鲁迅先生的介绍,往往说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少有评语说他是“伟大的哲学家”。的确,若单纯从用抽象的概念、术语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严格”的哲学家的要求来看,鲁迅显然是不够格称为哲学家的。但我们不能忘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伟大的文学家往往也是伟大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小从教材上学到关于对鲁迅先生的介绍,往往说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很少有评语说他是"伟大的哲学家"。的确,若单纯从用抽象的概念、术语和逻辑推理的  相似文献   

10.
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似乎都寄寓着浓郁悲凉的“回家情绪”,这或许源于作者心灵深处“家乡情绪”的缠绕和聚集,或许源于作者精神领域深处挥之不去的孤独漂泊之苦与身世落寞之悲,或许源于作者痛感的迷失精神家园与寻找理想出路。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如此,其字里行间透露的“回家情绪”确乎是绕有意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以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引人注目。鲁迅对乡村描写的独特性与深刻性,表现在一种“忧疑”的文化态度。他直面乡村的愚昧和病态,也依恋乡村的质…  相似文献   

12.
小说教什么?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兴奋点往往集中在情节的曲折变化.某个人物的有趣上。关心小说讲了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这样讲.怎样讲的。如何引领学生深度阅读,直至触及作品灵魂呢?这是第二次教《故乡》,我花了整整两天备课.试图做一些突破。  相似文献   

13.
时间:1980年10月27日上午第一、二节课班级:初二(一)班教学要求:学习、领会人物描写(对比)与议沦抒情相结合,从而深刻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梳理叙述者“我”的情感变化。2.分析叙述者的希望,推断小说的主题。教学重点梳理叙述者“我”的情感。教学难点分析叙述者的希望,推断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核心问题,解读课题(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二)思考“故乡”的含义二、研读第1-5段,思考回故乡时的“我”对故乡的情感(一)在第1-5段中能够读出“我”的情感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名言导入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  相似文献   

16.
一.名言导入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关于《故乡》教学的设计,其中囊括了各个环节,由于《故乡》一文思想内涵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背景要加以介绍,然后重点在朗读,尤其是精彩段落,先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读出文章的韵味,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接下来师生共同质疑,尤其是学生质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以现实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并在互动中学到知识和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一部好小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时代的世态和人生;一部好小说还像长鸣的警钟,震撼着每个读者的思想和灵魂。今天,让我们从鲁迅先生的《故乡》这面明镜中去了解旧时代人们的生活,去探究旧时代人们的命运吧!(板书课题:13课《故乡》鲁迅)二、了解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师:同学们,对于鲁迅我们已经很了解了,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情况?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过的文章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藤野先生》,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相似文献   

19.
一.名言导入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想】1.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重点突破。教学方法上:设计主问题,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让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