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呢?我的体会是:一、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初中生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时期,思维方法也由小学阶段的一切是老师说了算的“唯命是从”,开始向独立思考、爱提出异议甚至独行其事发展.他们已不满足别人说他们是小孩天真活泼,而是要求别人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别人认为他们会思想,有能力,会办事,这才感到满足和高兴.这种心理上的“成人感”,使他们已经不乐意只听老师的,而要求老师也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学习、工作.如其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品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是思品课的关键。为达此目的,我是按以下几点进行教学的。1.结合教材,讲清道理,提高认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把书本上的社会公德概念和浅显的政治理论常识,完整准确地教给学生,并做到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正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走路(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了解、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使之逐步形成独立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言:生活自理,包括能够独立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管理周围的人际关系,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独立、自制是优秀的品格,许多优秀人物从小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率,本文通过调查当今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分析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构建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是一种基础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训练形式。它要求儿童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记叙五彩缤纷的生活,描述千变万化的事物,抒发复杂微妙的情感,发表各种各样的议论。作文训练中,让学生自己命题,是发展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独立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绝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全被家长包办代替。这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劳动愿望,使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小班幼儿特点,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初步取得了成效。一、激发幼儿的道德感情。良好的情感往往是良好行为的动力。为此,我根据幼儿好模仿及具有好胜心的特点,有意识地让他们观察能力强的小朋友穿衣服,穿袜子等,表扬这些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使幼儿产生赞赏、仿效的感情。当他们也跃跃欲试时,我就立即给予表扬,鼓励,並帮助他们体验自己的力量,使其感到满足,同时增强独立性及爱劳动的道德感情。  相似文献   

8.
当拿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标准》),一口气读完,觉得耳目一新,受益非浅,反复揣摩之后,颇有感悟。特别是《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中强调: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是之前从未提及过的全新内容,这也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纯粹的品德是不存在的。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品德永远不能像知识那样教给孩子,模…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常训练学生写作文 ,一般分为阐述课文的作文、表现生活的作文和处理日常工作和事务的作文。表现生活的作文是直接认识生活 ,评价生活的作文。要求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种作文技能反映生活 ,发表见解 ,是学生将阅读转化为作文能力的实践。这类作文取材于生活 ,立意于生活 ,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按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尤其是学生。但是一写作文 ,他们总感到“没啥可写”。实际上 ,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 ,接触社会许多人和事 ,再加上看书看影视 ,头脑里应当存有大量的信息 ,但让他们写自己的老师 ,写自己父母 ,写他们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0.
游成李 《云南教育》2003,(14):29-30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在启发式教育原则中强调:“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是过去从未提及过的全新内容,这也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说明教师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掌握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道德人格的德育价值,重视教师的德性修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让这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总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他们的眼中闪光,以导引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觉得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做“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2.
<正>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全面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晓之以理,端正他们的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对好坏是非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1)儿童道德的理解是从具体的肤浅的认识逐步向抽象的认识过渡的,他们的道德概念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出来的。因此,我们要优化育人环境,让环境说话。 (2)儿童是从依靠别人的评价向独立评价发展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认为教师的话句句真,他们对事物的评价是以师长的评价为转移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评价的能力,教他们做有主见的人。 (3)儿童是在评价虽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我们要多举办一些教育活动让他们逐步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4)儿童对事物的评价是由片面向一面发展的。他们经验不多,阅历有限,所以容易以偏概全。因此,我们要培养他们全面评价事物的能力。 二、动之以情,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由一定的道德现象所激起的心理波动状态。我们要不断丰富儿童健康的道德情感,推动他们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 (1)儿童情感易起易落极不稳定。我们要做儿童情感的“稳压器。”让他们的情感稳固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儿童的情感易受暗示。因此,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 (3)儿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有效地进行品德学习,培养并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一、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内容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杨丽红 《辽宁教育》2009,(12):28-29
孩子道德行为品质的养成,既需要有学校、家庭、社会“知”的系统教育,也就是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应该做到的.哪些是要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更需要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调节能力、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我们的新课程要求回归生活,回到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学府,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生活、学习的需求,因此,高校有一个新的角色——"辅导员"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且高等教育对辅导员的要求具有特殊性,文章将针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创新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说明教师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掌握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重视道德人格的德育价值,重视教师的德性修养.对于止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让这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总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他们的眼中闪光,以导引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觉得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应该做"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独立生活的本领,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让捧在手心里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是许多教师的期待。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计划中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探究能力,增强创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习能力对学生终身受益。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独立看书、听课、做作业的能力,以及在合作、交流、实践、创新中学习的能力。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学习能力应从学生独立读书、与人合作学习、口头表达、独立完成作业、创新、实践方面加以系统培养,以期培养出能承担起实现"中国梦"历史重任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教材鄂教版《思想品德》第二册第5课教学目的和要来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教学目标道德认识目标知道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道德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责任感。道德行为目标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教学准备1.录音机、投影仪各一台。2.课文插图、“想和做”第一题部分图制成投影片。3.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录音带、课文录音带。4.CAI课件(制作内容:一个小学生清晨起床后,自己穿衣服…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有它本身的特点,它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将来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奠定坚实的品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