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反映,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保护、人道主义原则,还是基于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其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并呈现出三大特点:在研究角度上。展现出跨学科及交叉研究的趋势;在研究内容上,呈现出既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从研究结果看,缺乏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以及提供机制与方式的提炼,强调理论推演而缺少可行性考虑,政策指导意义不强。未来的研究仍具有较大拓展空阍,应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及范围、改革中成功案例的分析、配套政策及政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权利是在福利与法治、消极法治与积极法治的争论中产生的。厘清道德的社会权利和法律的社会权利有益于合理定位国家在社会权利维护中的作用与界限。  相似文献   

6.
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权利是在福利与法治、消极法治与积极法治的争论中产生的.厘清道德的社会权利和法律的社会权利有益于合理定位国家在社会权利维护中的作用与界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中间层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法主体,以其特殊的劳动参加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的创造,应该受经济法调整,享有经济法权利,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中间层组织的法律权利规定并不完善,因而我国应该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为发挥社会中间层组织的最大效用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它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民社会权利的主要手段,同时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在改善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体制的现状出发,提出只有建立一个高层次的权威机构,组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制度,统筹决策社会力量办学工作,才能使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体制适应当前蓬勃发展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缺乏权利的社会不是好社会。人们对权利的真正享有需要建立在社会公正、社会平等、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上,而社会公正、社会平等、共同富裕则是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选择,能保证人们对权利的真正享有。人们对权利享受的程度是判断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善治视角的我国高校问责制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校中的腐败现象、泛行政化倾向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推行高校问责制是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善治为我国高校问责制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善治视野下我国高校问责制的发展趋向主要有:由"事后问责"走向"预防问责";由重"问"走向"问"与"答"的结合;由重"惩"走向"奖"与"惩"的结合;由注重"他律"走向"自律"与"他律"的结合;由注重"上问下责"走向"下问上责"与"上问下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治理问题上的改革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的治理开始从局部走向系统,也蕴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当下的中国社会整体上呈现稳定的态势,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矛盾和纠纷增多;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社会群体间流动受阻;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民众诉求渠道不畅,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暴力案件频发,公众安全受到威胁等.只有创新地方治理的理念与方式,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思潮传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热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建立并分析社会思潮传播模式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传播尽管纷繁复杂,但在总体上其传播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在中外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社会思潮的传播尽管不可避免,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学从正式诞生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其在当代中国的恢复、重建也即将走过30年历程,在此期间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当前中国的社会心理学者正面临着发展方向与路径的困扰。走向实践与应用、走向多元整合、走向知识创新是通过批判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现状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有助于建设本土的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问题时有发生,社会治理迫在眉睫。社会认同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强化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社会认同对确定群体符号边界以及社会整合的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感知构成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并通过不同的认同途径影响着社会治理。社会认同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积极的社会心理助推社会治理的善治;消极的社会心理则会削弱社会治理的凝聚力。正确认识到社会认同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关系有利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自治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自治到城市国家的社会自治,最后到民族国家的社会自治的过程.社会自治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的分配关系,其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合作治理.随着身份平等取代等级制度,国家统治走向合作治理,社会自治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合作治理模式进一步催生和推动了社会自治的发展.为此,我们应从思想观念、自治内容、法治环境、政府转型和市民社会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社会自治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
社区心理健康建设作为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思想的指引下大有可为,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共建平台、专业共治和共享成果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从制度保障方面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向专业发展提出了思路和方法,旨在为政府和社区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