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华北瘟疫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瘟疫是对多种传染病的总称,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与致命性。明代华北地区曾多次出现疫病流行,尤其是明未蔓延大江南北,成为影响全国的大规模瘟疫,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瘟疫的爆发流行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即从自然,社会等方面探讨明代华北瘟疫爆发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向“瘟疫”宣战晓月,王小红“瘟疫”在蔓延烟草,被视为“瘟疫”;吸烟被视为“慢性自杀”。目前,“瘟疫”仍在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在最近发表的文告中说,90年代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即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亡。因吸烟而死于冠心病、肺癌、肺气肿等疾...  相似文献   

3.
丹尼尔·笛福《伦敦大瘟疫亲历记》的瘟疫书写体现了神学解释与理性解释并立的二重性,这代表着英国瘟疫书写传统的转向。笛福瘟疫书写中的二重性源于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理性本质与神学因素、清教主义的理性因素与神学本质分别对笛福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神学解释和理性解释各自的缺陷、不足也使二重性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瘟疫是一种与人类相始终的社会现象,来无影去无踪,又具很大的杀伤力,人们对其形成一种畏惧心理,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及其心态,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些与瘟疫有关的禁忌与习俗,像用水与丧葬习俗都是促使瘟疫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建安年间全国疾疫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建安年间发生的全国性的大瘟疫,给国家、社会和家庭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上自朝廷,下到平民,都意识到了瘟疫的巨大危害性,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因经济、科学条件所限,病亡惨重。  相似文献   

6.
民国年间,鄱阳湖区域发生了大规模的血吸虫病瘟疫。面对瘟疫,鄱阳湖疫区社会整体缺乏责任感、道义感和正义感,社会各阶层基本处于恶性互动之中,未能建立起通力合作的严密的瘟疫防控体系。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对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瘟疫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时有爆发,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文学作为历史的重要表征,对此有充分反映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中西文学瘟疫叙事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将从瘟疫母题的叙事流变比较、瘟疫叙事模式比较、瘟疫叙事伦理机制比较这三个角度切入,对中西文学中的瘟疫叙事进行比较研究,并深入探究隐含在差异性背后的中西不同文明机制与文化肌理。  相似文献   

8.
在抗击瘟疫的道路上,中国自古至今都在与瘟疫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在汉晋时期,面对频发的疾疫,人们从对疾疫的认知到祛除疾疫的手段,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实现了对疾疫从附魅到祛魅的飞跃,即由那种鬼祟巫蛊致疫说发展到阴阳失调致疫说。在祛除疾疫的方式上也由大傩驱鬼除疫的原始巫术,发展到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中医疗法。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中国传统中医药仍然是人类抗击瘟疫的宝贵财富和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9.
瘟疫的警示     
文章通过解读丹尼尔·笛福的《伦敦大瘟疫亲历记》 ,描述了人类在瘟疫面前的世态百相 ,揭示瘟疫对人类的危害、影响与警示 ,以及人类对瘟疫灾难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清代对瘟疫的防预与救治颇为重视。囿于医疗技术水平,清代北部地区的瘟疫防治多依靠于中央。康熙皇帝统治期间,在北部地区瘟疫的预防与救治方面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使清代中央对瘟疫的防治系统初成规模。  相似文献   

11.
李颖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3):130-134
明代福建瘟疫的分布,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均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从空间上看,瘟疫主要发生在邵武府、福宁州和福州府;从时间上看,瘟疫主要集中在成化、正德和嘉靖年间。福建各地多发的水旱灾害、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战争和社会习俗等都与瘟疫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面对频发的瘟疫,福建社会开展了积极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福建人民早已认识到气候的失常能导致瘟疫的流行。瘟疫的流行给当地的社会风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岁时节日风俗中有明显体现。瘟疫的发生必然引起人类社会的种种反映,福建古代的瘟疫在其当地风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且有许多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13.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独有的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比作为“社会瘟疫”。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这种“社会瘟疫”就要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流行下去,纵有“仙方神术”也治不了这个“绝症”。  相似文献   

14.
埃塞俄比亚是瘟疫发源地的说法,至少从希腊古典时代起就盛行于整个地中海世界。该说一方面是来自希腊社会对埃塞俄比亚的荷马式童话认识及对希腊诸神的回应,另一方面则来自希腊的世俗医学理论认识。这两种认识传统在罗马得以继承和延续。到基督教产生巨大影响时期,基督教作家用基督教取代了希腊罗马的诸神来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但瘟疫的起源地之世俗医学认识则仍然沿袭了希腊罗马认识中关于瘟疫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传统,基督教作家的历史写作也继承了古典作家的传统。埃塞俄比亚瘟疫发源地说直到中世纪时代都盛行于整个地中海世界。古代作家记载的亲历瘟疫或是不容置疑的,但他们“据说”瘟疫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的说法却只是希腊罗马传统说法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折磨。但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战胜瘟疫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力也越来越强,在与瘟疫的较量中逐渐占了上风。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首创接种牛痘。从此人们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运用先进的细菌学技术分离出了结核杆菌,1884年又分离出了霍乱杆菌。1885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征服了狂犬病。1890年,细菌学家贝林和北里柴三郎,第一次使用了对白喉有免疫作用的白喉抗毒素,使白喉的死亡率大大下降。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1928年,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瘟疫是古代中国屡见不鲜的顽症,温州历来是瘟疫常发地。钩沉古籍文献史料,征引正史、方志、笔记、医书、报刊、报告、诗文等,以年代为顺序,梳理1949年以前温州瘟疫的灾害状况,发现从唐代至民国,历代大型瘟疫史不绝书,清代及民国尤为详细具体。应对瘟疫,民间、官府、医界三方构成合力,展现出各种防疫抗疫措施,既有迷信与习俗行为,也有科学行为,其中不乏产生良好效果者,如早在北宋就实行隔离法。但鉴古知今,只有医学与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控制与减少瘟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中古时期的历史性大降温对道教有潜在影响:随着气温下降,瘟疫开始蔓延,并对道教运动产生刺激作用,使道教表现出极端倾向。气温回升、瘟疫缓解之时,道教运动相应会变得温和。此外,降温和瘟疫的空间转移,也会影响道教运动中心的空间分布,降温和瘟疫之灾最严重的地区,往往最易发展为道教运动中心。  相似文献   

18.
蒋倩 《外国语文》2021,(2):35-44
莎士比亚在他的许多剧作中直接或间接地书写英国的瘟疫.《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关于瘟疫起源的叙事,既来自于基督教的神谴论,又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剧中关于瘟疫应对措施的叙事,既强调早期现代英国世俗统治者的隔离政策,又从精神领域强调基督教的忏悔祷告.基督教会,尤其是激进清教徒对当局的隔离政策既有反对又有妥协.剧中瘟疫叙事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14世纪中叶,欧洲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瘟疫即黑死病,它几乎蔓延了整个欧洲,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给欧洲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寻这次瘟疫对欧洲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时可以发现,黑死病给欧洲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给欧洲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流行病的发生有周期性,每隔几十年、几百年就会发生一场大灾难,像个定时闹钟一样随时发作,却不知道时问会被涮到何时。回顾上世纪困扰人类的七大瘟疫,不论是已经被攻克的,还是未被攻克的.在这个世纪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在下一轮瘟疫爆发之前,有必要审视过去,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应对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