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6世纪初 ,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宗教改革掀起了强大的民族统一运动的浪潮。查理五世试图统一分裂已久的帝国。他却因长期陷于对外战争 ,反对宗教改革、错过统一机遇而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新版初中教材《世界历史》(第一册)在“西亚的封建国家”一课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在地图上找出7~10世纪期间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四大帝国 ,并简述它们的情况。在《教参》拟定的答案中 ,把“四大帝国”界定为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教学中 ,学生提出质疑 :罗马帝国早在公元395年即告分裂 ,7~10世纪已根本不复存在 ,显然不对 ;奥斯曼土耳其是13世纪建国的 ,16世纪才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所以 ,这道练习题实际上没有符合题意的答案。若将题目改为…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经历了奴隶制的繁荣与危机,然后从内部产生和确立了封建制度,它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独有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是:一、相对缓和的奴隶制危机,繁荣的手工业、商业经济和稳固的中央集权使帝国屹立千年之久;二、帝国封建化过程与西方不同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三、东正教是帝国的政治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从公元1250年(也有主张1254年的)起到1273年止,以德意志为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经历了一段大混乱的时期:帝权失坠,诸侯群立,国土分裂,经济倒退……,帝国形存实亡。以这个时期为界,德意志成为由大大小小的封建势力割据而成的领邦君  相似文献   

5.
几乎与罗马帝国同时兴起的基督教在传布过程中,因受希腊和拉丁两大文化的影响,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基因",进而形成了统一基督教王国中的希腊和拉丁两大教会共同体,即我们所熟悉的东、西方教会。随着帝国的东、西分治,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国家的兴起,东、西方教会也处于了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双方渐行渐远。同时,罗马教宗对普世教会至高权威地位的坚持必然会与君士坦丁堡牧首地位的上升产生冲突,于是,对普世教会至高权威地位的争夺成为东、西方教会冲突的焦点与"死结"。1054年,罗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强硬个性的碰撞、以及教义和礼拜仪式方面的争执,成为教会大分裂的导火索。1054年教会大分裂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亚历山大经过十年东征建立了空前的大帝国,然而他遽然去世之后,帝国立刻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虽然不断涌现出试图将帝国统一在自己治下的继承者,但经过四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帝国最终仍走向了分裂。从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中,可以看出马其顿继承制度和传统观念对帝国统一的制约及王室衰微对帝国分裂的加剧。当然,在继承者中始终存在分裂和统一的两种倾向,而统一者由于自身力量的限制,在其他继承者的联合反对下一再遭到失败,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的主因。此外帝国的分裂也与帝国自身现实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的封建大帝国,开创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内兴功作,外攘夷狄,苛征暴敛,徭役繁重,严刑峻罚,生民涂炭,遂使甫成之功,迅即失败,土崩瓦解。又经过楚汉之争,刘邦终于在公元前202年打败了代表旧贵族复辟势力的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从此,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封建专制帝国的任务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资讯     
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给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公元962年,罗马教廷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9.
舰队翻山     
在15世纪中叶,由于受到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持续打击,曾以统一、强盛、繁荣著称于世的东罗马帝国的处境每况愈下,国力日衰。而在东罗马帝国的东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却迅速崛起。到了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攻占了东罗马帝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并将帝国的疆域扩充至君士坦丁堡及其周围地区。东罗马帝国虽然大势已去,但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却依然率领一万多人的军队固守着君士坦丁堡这座孤城。年轻有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帝穆罕默德二世发誓要夺取这座被称为“东罗马帝国皇冠上的最后瑰宝”的城市。于是,他在1453年4月6日亲自统帅八…  相似文献   

10.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衰亡原因的多重性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蛮族部落是帝国周边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在与罗马的长期碰撞中逐渐进入帝国社会之中,并一步步地吞噬着这个庞大的帝国.蛮族人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由最初的邻居成为帝国后期的实际统治者.匈奴人和日耳曼人是蛮族人的典型代表,在帝国衰亡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蛮族人的入侵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因素,对帝国的灭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课“西亚的封建国家”(第 5 7页 )中有这样一个习题 ,“问答 :在地图上找出 7~ 10世纪期间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四大帝国 ,并简述它们的情况。”就本题的参考答案而言 ,笔者认为不够严谨 ,值得商榷。《世界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9页 )对该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为 :“四大帝国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情况可分别从其形成、繁荣与分裂的时间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特点等方面概括说明。”该…  相似文献   

12.
君士坦丁缔造了东罗马帝国,其在位期间所推行的基督教政策对帝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其宗教政策的政治动因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主要表现在:实行宗教宽容,巩固政治地位,扩大割据势力;利用基督教统一帝国;控制基督教,强化专制皇权。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在产生之初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曾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基督教却以其普世主义和世界主义精神传遍整个罗马帝国,成为帝国境内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罗马帝国末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帝国时期,贤明的帝王们大都意识到教育在维持帝国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较为重视教育(主要是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他们都直观地意识到了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体作用,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政策来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如加强对教师的遴选和任命;授予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许多特权等。但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教师政策受制于时代及统治者的需要等因素,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共同颁布的米兰敕令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态度的转变,也说明君士坦丁对基督徒扶植和保护的政策从帝国西部延伸到东部。尼西亚会议通过统一教义进而奠定了统一教会的基础。君士坦丁的基督教政策,既不是单纯出自宗教动机,也不是单纯出自政治动机,而是宗教体验与政治动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三二五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开了帝国全境的主教会议,会议制定了强制性的统一信条,自此,基督教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都受到了罗马帝国的全面控制,成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工具。尼西亚会议的召开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分期标志,由此上溯到公元一世纪中叶被称之为早期基督教,下沿至今被称之为晚期基督教。  相似文献   

17.
结巴诺特克"查理曼竖立了一尊新塑像金头"的神谕指的是加洛林帝国是一个与古代罗马帝国毫无关系的全新帝国,它具有世界性帝国的辉煌,但也不是一个永恒的世俗政权。结巴诺特克将自己对于加洛林帝国神学历史地位的这一认知充分融入到《查理大帝事迹》的撰写中,既充分强调了它的世界性和一度强盛的国势,又对它的暂时性和最终覆灭的宿命抱有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君士坦丁一世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不仅保护和支持基督教,也对传统的多神教采取宽容政策。他对多神教的宽容是其宗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于实际的政治考虑,是为了达到巩固统治、统一帝国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罗马帝国衰亡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并由多重原因促成已为学界共识。诸多因素中,军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要素之一。罗马帝国以军事强国,帝国的发展、壮大与军队关系密切。同时,在帝国深陷危机,走向衰微过程中,军队的各种消极作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帝国衰亡的各种主要原因(如奴隶起义、蛮族入侵、经济衰退等)都直接、间接与军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探究军队与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衰亡原因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1.秦朝的历史地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开创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