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东海煤矿处于深井开采阶段,采场顶板压力显现明显,因此,必须准确确定深部采场关键层形式、位置及其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单体支柱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潘三矿1771(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程序对不同采高(3m,4m,5m)以及不同的稳定时步(5000,6000,7000)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采高工作面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煤层一次采高的增加,工作面煤体内支承压力峰值呈下降趋势,峰值位置超前工作面距离增大,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快慢将影响到超前支承压力的显现,快速推进的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关于支承压力的发展规律。根据实践的成果,可以把从采场推进开始至老顶第一次来压完成时的支承压力显现,划分以为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孔德中  孙慧  王兆会 《科技风》2012,(23):109-110
本文以东庞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方法,从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完善、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察哈素煤矿31301工作面不仅开采厚度大,而且走向和工作面长度也比传统工作面大。本文运用支承压力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31301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在工作面煤壁前方14.5m,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在工作面后方120m至超前工作面37.8m之间,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工作面侧向的支承压力明显作用范围大于20m,并验证了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在14m左右,同时发现工作面两端的支承压力超前影响范围要大于工作面中部,为合理确定后续工作面开采时顺槽超前支护距离和支护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采煤方法的调研可知,普通综合机械化煤层开采与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煤层的开采矿山压力显现明显不同,调查表明,后者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动压显现现象,支承压力集中系数明显增加,且明显比普通综采影响范围大,大采高工作面经常出现前柱工作阻力大于后柱的现象,支架适应性较差。因此为提高采场围岩控制技术需要重新研究上述复杂地质条件下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来指导煤矿开采及围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逐渐转入深部开采,深部采场围岩所处应力环境复杂,冲击地压灾害频发。采煤工作面超前冲击危险区域范围的确定对于工作面冲击危险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矿井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实施监测工作面矿震波形,通过分析工作面超前微震分布特征,确定工作面超前冲击危险区域范围为300m;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制定并实施了超前300m区域"大直径钻孔+煤体爆破+顶板深孔预裂爆破"联合卸压解危方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6)
21103工作面是平朔井工二矿11煤首个一次采全高的大采高工作面。为了掌握21103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和特征,通过分析和研究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支架工作阻力特征、超前移动支承压力规律,为大采高综采面顶板的管理、大断面回采巷道支护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超低渗透油藏的产能,油田技术人员提出了超前注水技术,即在进行超前注水过程中只注不采,提高地层压力进而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各参数对压力场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在油田开采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FLAC3D程序对某矿15081风巷沿空留巷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显示,15081风巷在本区段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两帮移近量0.2m,顶底板移近量0.12m;在本区段采面推过后,两帮移近量0.8~0.9m,顶底板移近量0.7~0.8m;在下区段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两帮移近量0.8~1m,顶底板移近量0.85~1.2m,巷高由3m减少至1.8m,巷宽由4m减小至3m,仍能满足要求,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此沿空留巷技术在该工作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预测首采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沿空掘巷煤柱留设的煤柱尺寸设计及支护参数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数值模拟预测某矿首采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情况,以期为后期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压力大,煤壁前方支承压力集中程度高,为了研究特定煤层赋存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建立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力学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朱仙庄煤矿871综放工作面旋转处围岩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到工作面旋转拐角处在工作面推进的过程高度应力集中,工作面煤体前方支承压力具有双峰值。研究结果为工作面旋转过程中采场及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场压力变化形成电磁辐射,通过电磁辐射技术能够准确判定采场压力分布,尤其是构造内压力分布,采取措施有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煤层倾角是影响采场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倾角工作面的顶板(煤)不仅受支承压力的作用而变形破坏,而且受倾斜方向重力分力的作用。工作面向前推进过程中,由于工作面倾角大,支架降架前移时,会因失去支撑点而偏斜或倾倒。本文谈谈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地质构造和采场条件的约束,正阳煤矿深部29#除局部适合综合机械化采煤外,其余均适宜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针对这个问题,对深部29#首采高档工作面进行了试采,并进行了矿压观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深部29#层的顺利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深矿井开采具有自有的特征,煤矿开采深度与采场矿压呈现具有必然的关系,深矿井开采的采场矿压控制具有自身特点和方法措施。深矿井开采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地压大、地温高、矿井瓦斯大。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矿开采深度与采场矿压显现、深矿井开采的采场矿压控制特点和措施、矿井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支护。  相似文献   

18.
以淮北朱仙庄矿876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特厚软煤层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巷道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松软围岩在固定支承压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采用棚式支护不能控制有害变形的产生,并提出"主动支护+被动支护"联合支护对策,即首先采用高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支护围岩控制不连续变形,并滞后架U形棚支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