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出版界出现了大量低层次、重复出版的现象,造成出版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出版管理机关和舆论界称之为“散、滥”。 一、出版物“散、滥”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出版业在新旧体制交替中产生了观念误区,导致一系列不规范的出版行为产生。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规律的出版体制,是深化出版改革的基本目标。现在一些出版工作者只讲出版业要面向市场的一面,甚至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体制,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什么赚钱就出什么。在他们看来,出版物只要畅销,就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体制。至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积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出版功能都被弃置一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空前繁荣,但也出现了“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的散、滥现象。目前进行的报刊广播电视业的治理整顿,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大战又将打响。鉴于办什么样的报刊,怎么发行,事关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故笔者作为一名读者不揣冒昧对此进一言:禁滥散,慎扩版。禁滥散。7月18日,中纪委、中宣部、农业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已通过联合召开报刊治理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治理部门报刊滥散,制止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工作。中央相关部门主动抓治理部门办报刊滥散等问题,广大读者举双手表示欢迎。然而由于这件事已抓过几次,有的部门办的滥散报刊呈越禁办得越“红火”的态势,故笔者仍有杞人忧天之虞,热望各地方主管部门对那些部门办的主要靠摊派发行…  相似文献   

4.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业管理的通知》,该《通知》发出的背景是:中国报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散、滥”现象:一是重复建设,结构失调;二是报纸数量增长太快,1978年有公开报纸186种,到1996年达2200多种,还有6400多种内部报纸;三是报纸违规现象日益增多,如一号多报,卖报号、版面,内部报刊公开刊登广告等。《通知》对这种现象提出治理要求:重点转化内部报刊,压缩行业报纸,今后三年内公开发行的报纸总量基本持平,结构趋向优化。依靠…  相似文献   

5.
李鹏 《今传媒》2005,(12S):50-53
虽然,“大报”“小报”的概念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严肃”与“低俗”的代名词,但现在,这种概念慢慢开始转换,大报和小报的区分仅仅是版面大小的区分而已。在中国大陆,四开版面小报一开始就走出了格调低下的阴影,即“小报大办”。而世界各地也开始出现抛弃传统的对开版大报追随四开小报的现象。这是一种生存形式的转变还是报业“危局”形势下的嫁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从实践中感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开发。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小报版面容量有限,无法包罗万象,特别是周二、周三刊的地方小报,更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但在收集和发布地方信息方面,其它报纸就不可能比当地小报来得方便及时。从这个角度去看,地方小报虽有版面小、周期长、视野窄等劣势,但其不可多得的“地  相似文献   

7.
采取有力措施,治理新闻出版业中的散、滥现象,是中央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很好落实。我们常说,出版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治散治滥与管理的关系自不待言,那么,治散治滥与出版繁荣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要加大促进出版  相似文献   

8.
1940年5月27日,广东省中区抗战前哨新会临时县治天亭圩,出现一份四开四版的铅印小报——《新会战报》。它是由中共新会江南区工委直接掌握领导、以国民党新会县政府名义发行的一份地方小报。这份小报,在十分困难复杂的情况下,坚  相似文献   

9.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作为地方小报在“大”与“多”上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的。但获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治散治滥与专业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治散治滥与专业化改革●郑良勤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着突出的“散”、“滥”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出许多措施和建议,进行各种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高校学报的“散”、“滥”问题,再...  相似文献   

11.
追求特色 避免雷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期刊业也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繁荣兴旺的时期。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期刊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片面追求规模效益,期刊过“滥”、过“散”雷同多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宏观调控,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目前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问题。”这对统一新闻出版战线的思想,同心协力搞好治散治滥工作,将会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作为地方小报在“大”与“多”上是无法与大报、日报竞争的。但获  相似文献   

13.
目前,省以上大报都在改进会议报道,而地市以下的小报行动较迟缓。不少小报反映:领导对会议报道干预太多,不论什么会议,只要领导参加就让发消息,甚至要求将领导人讲话全文照发。致使会议报道太多、太滥,会议报道程式化,影响了会议报道的宣传效果,也削弱了报纸的指导性和可读性,读者意见甚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是有些领导认为,小报是党委手中的“宣传工具”,我就说了算。二是报社某些人员讨好领导,不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因此,凡领导有活动必发消息。地市以下小报如何把会议报道写出新特色、新水平?很值得研究和探讨。最近,平顶山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杨光喜同志专门召开了市内三家新闻单位会议,约法三章,提  相似文献   

14.
县级广播电视事业近几年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些地方受利益机制驱动,盲目办台,传媒大战烽火不息。这种多元化的格局,虽给受众提供了多种选择,但由于节目质量差,档次低,最终满足不了受众的需要。同时,由于重复办台,资源浪费,管理困难,带来一系列矛盾和弊端。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怎样理顺县级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地处浙江西部丘陵地带的龙游县根据中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治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中的散、滥现象”的指示,经过较长时间的构思、酝酿、规划、论证,于去年12月推出了“四合一”(局合会一、…  相似文献   

15.
韩导勤 《新闻界》2001,(4):59-59
时下有不少地方的新闻媒体,无论你是翻阅报纸,还是打开电视地方新闻频道,都不乏这些方面的感觉:一是会议报道太多、太滥。说“多”,是说在一个版面或一个节目的地方新闻中,常常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是有关各种会议的报道。说“滥”,是说有许多本来可不报或可报可不报的会议都作了报道。对此,群众揶揄说:“这个会,那个会,让读者观众也泡会海”!二是官员活动太多、太滥。说“多”,是说地方领导大凡开会、下基层等,一有活动就要报道。说“滥”,是说除了地方领导,大大小小的官儿、随员都争相见报、上镜头。对此,群众戏言称:…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地方部是根据地方小报的需要而成立的。它初开始办的时候,从方針到做法,都符合地方小报的需要。地方部当时以大广播每天播發的全部国际国內消息为材料,进行加工,编發簡明通俗的要聞,供給地方小报采用,获得各地省农民报、專区农民报、  相似文献   

17.
地市县报,人们往往把她与省以上大报相比,习惯地称她为“地方小报”. 小报以城乡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小报小办,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反映,每当送来了各种报纸,大家首先抢看的是当地小报,“亲不亲,故乡情”.近年来,全国报纸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大报普遍下降,小报稳中有升.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 现在各地的小报星罗棋布,展示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前景.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处在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稳定发展的上升时期,而作为为振兴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好新闻评选活动,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劳动成果是一次很好的检阅,我省送评稿件的报社,去年是47家,今年是62家,其中大部分是出版四开四版地方小报的报社。 1986年度我省报纸好新闻评选的结果,也反映了地方小型报纸的优势:评出109篇全省好新闻作品,70%是出自地方小报;我省向全国送评的15篇好新闻作品,有10篇是地方小报提供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小报如何开发“信息源”,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愿望、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摆在各级地方小报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根据本报的探索和实践,感到可以从三个“立足”上去开发。一曰立足本地。这是地方小报的最大优势。瞬息之间,世界上产生的信息何其繁多,以报纸有限的版面  相似文献   

20.
提起地方小报,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的地方特色,因为这是它最显著,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但据笔者所见,许多地方小报往往在地方特色的内涵上考虑得多,而忽视了对它的外延及其作用的研究,具体表现是:以刊登的地方新闻越多,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