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顶点,是他的人物塑造。巴尔扎克大大开拓并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供了从肖像描写到内心刻划、从描写人物的环境到展示人物言行的全面的艺术经验,使得在小说中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下对文学艺术的一种界定和关照。典型理论在文艺理论的发展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但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下的一个小分支,典型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说教学中次要人物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教学是初中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小说的概念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交代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学样式。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情节这三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以及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举止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6.
陈静 《新高考》2008,(2):9-11
【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20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20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人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  相似文献   

7.
小说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形成互补,侧重考查学生的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等。小说阅读是高考试题中的难点,做好小说阅读题必须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全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运用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8.
小说阅读欣赏是高考必考题,一般采用主客观混合的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它与论述类文本阅读形成互补,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等。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要想做好小说阅读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把握故事情节,全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运用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阅读     
刘曹军 《新疆教育》2013,(14):102-103
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作者的情感。阅读时,一般先从了解故事情节入手,然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来写人,进而再研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事这些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写。总之,先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然后逐层深入地加以研读,就能较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年代,矗立千年的中国帝王之树,迎来了一阵清凉的西风,无辜地解落了一地黄叶,催发了向枝新芽,犹如一位迟暮美人,被揭掉遮掩了千年的面纱,虽然露出了副“新”的面孔,然而却仍然是一位旧人。  相似文献   

11.
陈云 《语文知识》2002,(1):43-43
大多数人在读小说时往往注重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的作用,而忽略了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实际上,所谓次要人物只是与主要人物相对而言的,他们在小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次要人物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从而使主要人物在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物内心世界。”所以,小说人物教学,必须揭示人物的内心秘密,本人在教学中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廖艳云 《广西教育》2014,(38):117-118
归纳和总结解答小说阅读理解问题的方法,提出应抓住不变的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来灵活应对多变的问题形式。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有效地阅读小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一、在“知要素。识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蓄势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其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阅读的难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小说的创作,自古以来特别注重故事情节的编织,故而以故事情节的完整连贯、曲折动人见长,情节的外在矛盾冲突成为小说的主体结构线索.可以说传统的小说都是一个模式,即"情节小说".这显然是由其创作目的和条件决定的.近代以前,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小说创作无非是为了人们闲适时的娱乐和消遣,或者只是表现人们的一种惩恶扬善的愿望.而小说的三要素中娱乐性最强,且最吸引人的注意力的无疑是"情节",所以创作者也就不得不特别注重情节的叙述艺术.这固然为小说情节理论和突践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带来明显的不足,其中之一便是削弱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从而削弱了文学反映生活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读小说,兴趣一般只在故事情节。对他们而言,一篇好小说的标准,就是故事情节是否惊险离奇,引人入胜。至于为什么故事会如此精彩,是极少有人去细细追究的。碰到小说中的诗词,景物描写之类,大多是跳过去不看,甚至有连细节描写都不耐烦看的。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很难将小说中的精华吸收转化为对自我思想、感情、语言表述、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营养的。其实,故事情节只是小说中最粗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小说阅读     
了解小说同学们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时阅读和欣赏小说有很大帮助。一、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第一,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茅盾几部小说的比较,分析了茅盾小说创作在艺术虚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环境及心理等方面的成就,以期对中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20.
小说教学中的美育要和体现小说特点的教学活动相融合。本文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鉴赏和矛盾冲突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