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2.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7):12-13
判读漂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观漂识讯正是这个技术环节的重中之重。判断正确,提竿及时则让您充分享受到钓到鱼和多钓鱼的乐趣。这项技术也是初学悬坠钓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3.
陈中春  郭红明 《钓鱼》2009,(3):32-32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的漂讯信号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过程中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和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4.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2):50-51
提竿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钓鱼的战果和欢乐。依据鱼儿咬钩的种种形态,以及浮漂运动的八种主要漂相,简述提竿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关新铭 《钓鱼》2004,(1):23-23
冬季冰钓,由于天寒水冷,鱼类活动能力减弱,行为变得迟滞,有些鱼干脆闭口不食,完全进入冬眠状态。即使是比较耐寒的鲫、鲤等鱼,摄食时也是不张大口动作迟缓。因此,反应在鱼漂上送漂和“黑”漂等现象比起春夏秋三季轻微得多。就拿送漂来说,往往只是一起一落或漂尖略微往上一拱,送得好的也就两目。因此,识漂的准确与否,是扬竿中鱼多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哲 《钓鱼》2004,(12):34-34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的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而手竿则是在鱼开始咬钩,就可以通过鱼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很多钓鱼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研究出许多的钓法。抛竿加漂钓法。就是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它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7.
蒋青 《钓鱼》2003,(19)
一次在七里冲钓白条,用的是“白雪公主”3号鱼漂,漂尾直径约0.4毫米,考虑到是钓小鱼,采用“调二钓一”的方法钓灵敏,可漂子象是在跳水中芭蕾,根本无法把握提竿时机,改用“调二钓四”后,仍无济无事。无奈之下,换上自制的空心漂尾的硬身鱼漂,结果大有改观。鱼漂的反应沉稳,下扌屯或上浮提竿均能中鱼。后来,我在有小鱼捣乱或鱼儿吃钩积极时,均用空心尾鱼漂,避免了手忙脚乱,效果很好。误入苛求灵敏的误区已有些年头了,各种资料连篇累牍地介绍经验,大多也是谈如何钓灵,好像灵敏度越高越好。我也不例外,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总是把漂儿调得特别灵敏,…  相似文献   

8.
严实 《钓鱼》2005,(23):27-27
风往西吹,水朝东流,钓线弯成S形,结果是抛钩虽远,提竿时鱼却在竿梢处出水;风小一点,或者走水加快,风线的弯曲度得到改善,提竿时鱼到了水面就掉。然而底坠星漂钓组却不掉鱼,浮子移位了,钓竿上风挪一挪,风线晃动不影响提竿,鱼还在那个位置出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铨 《钓鱼》2004,(16):14-15
钓组有灵敏与迟钝之分。钓灵敏好还是钓迟钝好,怎样把握灵敏与迟钝的状态?这些问题常常困惑着我们。钓组灵钝状态的区分:鱼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鱼漂的动作或者称鱼漂语言,是水下鱼吞饵动作的间接反映。钓鱼人的视觉需要,当然是钓组越灵敏越好。钓组灵敏性高,水下鱼的吞饵动作可以明显反映到鱼漂上,对准确把握提竿时机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王征 《钓鱼》2005,(5):33-33
擅长抛竿钓鱼人习惯用铃铛或观察竿梢上的动作获知鱼讯。一般不用鱼漂,如果用鱼漂大多数都是用于钓鲢鳙。把抛竿装漂象手竿那样钓就困难了,因为水的深浅无法知道,鱼漂固定装在哪个位置也是无法预定的,短了不沉底,长了无法抛。  相似文献   

11.
一、提竿早晚要因鱼儿的种类而定不同种类的鱼儿,其摄食特点也不一样。现以常钓的对象鱼:鲫鱼、鲤鱼和鳊鱼为例,简述如下。鲫鱼性胆小,其摄食过程在浮漂上的表现是:先是抖动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之明显地上浮,这就是俗称的“送漂”。此时为最佳的提竿时机,中鱼率极高。  相似文献   

12.
白瑞东 《钓鱼》2005,(13):29-29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观漂识鱼     
了解各种鱼的觅食特性和对浮漂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钓对象鱼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把握好提竿的时机。  相似文献   

14.
刘自治 《钓鱼》2009,(3):30-31
综观各类钓鱼书刊杂志上,有关手竿钓鱼提竿时机的文章似乎不多,而且各文中所讲的提竿时机都是不外乎那么几种。除了拉黑漂这种台钓浮漂及七星散漂共同的提竿信号之外,还有一种是专门针对台钓漂的,即漂尾上升一或二目并停止不动时,也即钓二目时漂尾上升到露出三四目时即为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5.
王啸 《钓鱼》2004,(3):51-51
钓鱼人没有不想钓到大鱼的,可是持手竿用悬坠钓法的人有时会“害怕”碰上大鱼,尤其是在售票鱼池休闲钓点的时候,鱼儿懒洋洋的吃口不好,用粗线、大钩、大漂钓就像扔在水缸中一样,漂儿一动也不动,用细线、小钩、小漂倒是能钓上几尾鱼来,可一但碰上大鱼就没办法了,断线跑鱼不说,弄不好再把价格昂贵的鱼漂“带”走,那可真是“欲哭无泪”了。虽然用失手绳可以缓解大鱼的“冲力”,但使用失手绳一是不方便,也没有持竿与鱼“搏斗”的那种“壮烈”。  相似文献   

16.
如何钓浮萍     
在浮萍中垂钓常采用长竿短线.钓法钓取鲫鱼等小型鱼;用手竿或海竿抛线钓法钓取鲤鱼、草鱼等大型鱼。在用长竿短线钓法钓漂提起移动钓竿,钓线能轻易地切开浮萍层,  相似文献   

17.
周月松 《中国钓鱼》2006,(11):30-30
细尾漂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上钩的鱼讯放大,使钓者及时提竿中鱼。可是,在远距离垂钓时,这种漂尾的动作就不容易看清。老年钓友几乎是看不清楚了。笔者有一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笔者常在溪河垂钓黄颡鱼,不断探索其喜爱栖息、游弋的水域,索饵的特征。现将野钓黄颡鱼的实用技艺,漂相语言与提竿时机,谈点体会,供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沙愚 《钓鱼》2010,(15):24-25
假如鱼有知,就一定会对尚先生感恩戴德的,他为鱼们制造了一个摄饵安全区。在那里摄饵"漂尖不动",钓鱼的不会提竿,你们的小嘴不会被钩住。要记得感谢啊。  相似文献   

20.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