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意义,作为母语,其美育功能非其他学科可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自觉性,使其能更好地辨识美、观赏美、评价美,积极主动地去发掘美、歌颂美,并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处处都体现着美,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形象美、人性美,进而激发他们去感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尝试着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努力引领他们发现美,感受美,传承美,促使他们向善、向美的方向成长。  相似文献   

4.
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因此,本文从“以美育德,以美树人”入手,阐述高中美育的价值,分析当前“以美育德,以美树人”面临的困境,提出打造班级“审美场”、拓展学科课程空间、开展读书交流会、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情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实现“以美育德,以美树人”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好少年。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与发现美的能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处处都渗透着美,教师要成为引导者与发现者,带领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审美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施红 《语文天地》2015,(5):86-87
在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初中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情感来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他们的审美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乐于去发现文章中的美。比如,当老师要讲解朱自清《春》这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审美观念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观念也叫审美理念 ,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 ,是审美主体从审美的角度对审美客体所抱持的态度和看法的总称。它是审美活动的灵魂 ,是遨游美的海洋中的航标灯 ,直接指导着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活动 ,制约着审美主体的审美和立美方向。因此 ,在语文教育中 ,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科学的审美标准、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等 ,应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观点 ,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判断和评价。它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相似文献   

8.
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发现美呢?作为一名教师,应将眼光投向教学活动中。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无处不存在美,无处不是美,而要发现这些美,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索质,提商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审美人格是指教师的人格内涵中所体现出的审美情趣和美感意识 ,是教师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评判能力。教师的审美人格是教师能否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因素。“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 ,人有审美的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讲 ,人需要美正如人的生长发育需要钙一样 ,美使人变得更健康。人们还发现 ,任何一个健康孩子的心中都存在着对美的事物的渴望。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 ,对他们实施审美教育 ,不仅可使往日的“苦学”变为“乐学”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其完美人格的形成 ,使他们受益终生。生物…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进一步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校中,音乐审美教育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进而提高他们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院校的教师更应该以教育学生了解音乐的美、制造音乐的美为己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方 《文教资料》2009,(10):126-128
古代诗歌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职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更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古代诗歌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古词,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绚丽的自然美、丰富的情感美、深刻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语文教师能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作为学生审美的对象,激起学生审美的体验,同时,把科学美与有机结合,产生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美,并熔语言、造型、视听艺术于一炉,以作品媒介,在他们心中架起感受出美,享受艺术的桥梁,这样就能既发展学生的视、听器官,又发展他们的审美知觉,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健全他们的审美判断力,进而发展他们的审美创造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发现美,指导他们表现美、创造美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 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写作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写景类文章承载着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任务,同时兼具涵养学生内在精神,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标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让他们经历心灵愉悦的发现过程、物我两忘的移情体验过程和新境界的创造过程,使他们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美、情感美、形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1情境激趣,感受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对具体实物较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录像,幻灯、故事、游戏、音乐等手法活跃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1情境激趣,感受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对具体实物较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直观性强的录像,幻灯、故事、游戏、音乐等手法活跃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在美术课...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开展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开展美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探索美育途径、合理安排开展美育的时间,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活动,以推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文玉 《科幻画报》2022,(7):149-150
小学时期是学生审美水平高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审美观念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对于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这样才能切实践行美育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美、感受美,以此提高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