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生”不遂可悲可叹——浅谈孔乙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但是,在仔细研究这些内容的同时,笔者又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正可谓是半“生”不遂,让人可悲可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姓名让人半懂不懂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他的姓名来源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他作为在封建社会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却连一个像样的、好听的名字都没有,说明他社会地位低下,是个有姓无名的人。作者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他的名字,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这个人物迂腐可…  相似文献   

2.
3.
李涛 《学语文》2005,(4):42-4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收在《呐喊》小说集里的第二篇小说,继《狂人日记》之后于1919年3月发表。当时新文化运动余波未消,五四运动正在酝酿,作者正是通过塑造这篇文章中的孔乙己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旧时代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封建科举八股的吃人本质。  相似文献   

4.
读《孔乙己》,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教《孔乙己》,正像品尝一盘略带苦涩的茴香豆……一、他从笑声中走来小说以“笑”贯穿全文,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一“笑”,既造成了悬念,又笼罩全文。笑声中走来的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不伦不类的样子,鲁迅先生只有在悲愤中才能勾画出来。而看客、酒客的笑便只徒有其表了。他们笑他脸上的伤疤,笑他以“窃”换“偷”的狡辩,笑他没有进学甚至笑他没有名字。由外到内毫不手软地揭开他内心的伤痛,直到有人哄堂大笑为止,这笑声也就成了与茴香豆同根的调料了。这笑声中,短衣帮的笑最具魁力,他们近乎是刁钻的、“不见黄河不死心”的笑,非要把孔乙己剥个体无完肤不可。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其品行未必比孔乙己高,笑的过程简直就是“同室操戈”,实质就是“受害者”笑话“牺牲品”。如果说短衣帮的“笑”是愚昧的、无知的,至少是无聊的,那么咸亨酒店老板的笑便是另有所图了,他已把孔乙己当成了类似茴香豆的下酒料,是否可以理  相似文献   

5.
钱燕 《现代语文》2014,(6):72-7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来鲁迅先生把它编入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孔乙己》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多年,笔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之余,研读并归纳了孔乙己的七宗“最”,兹述如下:最奇特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一个可怜的牺牲品,黑暗王国里的一个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苦人儿。他念了一辈子书,不但没能实现仕途的愿望——沿着科举的阶梯爬上去捞得荣华富贵,反而沦落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但“不会营生”,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的“坏脾气”,成为人们逗趣取乐的笑料。  相似文献   

7.
"钱"在阶级社会中可以表现它的万能,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孔乙己》中的"几文大钱"在交代人物的身份及社会背景、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闫海东 《学语文》2004,(3):37-37
“手”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行为动作和表情达意常须利用“手”这一特殊的肢体。在各类字典中 ,涉及“手”的字为数很多 ,而文学作品描写人物 ,借“手”写人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手”的描写更是独具匠心 ,明写与暗写的有机结合 ,凸现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 ,展现了社会人生百态 ,成为丰富故事情节、揭示作品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谈明处写“手”。第一次 :当孔乙己面对酒客的嘲弄付酒钱时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以出手的优雅来掩饰受人嘲笑的不安和一文钱都不少的爱面子心理。第二次 :“…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除了文中孔乙己说的“不要取笑”中的一个“笑”字外,全文就有十三处写到笑。文章以“笑”贯穿全文,自始至终扣住一个“笑”字,虽只一字,却表现了“众人”的精神面貌,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一个突出标志。  相似文献   

10.
鲁迅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的成功之处确实有多个方面,本文拟就《孔乙己》中“笑声”描写的作用作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我在《孔乙己》的教学中 ,发现鲁迅先生反反复复写到人们对孔乙己的笑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中出现 ,又在人们的笑声中默默地离去 ,人们对他的笑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 ,这个笑也贯穿了全文 ,难道这不是这篇课文的“主旋律”吗 ?鲁迅说 ,写《孔乙己》是要写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而文中的“苦人”孔乙己 ,人们对他的“凉薄”是通过人们对他的笑来实现的。课文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主旋律 ,通过这样的一条主线来揭示主题的。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在教学中做了下面三点 :一、让学生找出《孔乙己》中的“主旋律”点…  相似文献   

12.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的缘故,我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有着一份比其他作品都更为特殊的感情。我知道对《孔乙己》的评析文章已有许多,我对此也读过一些,但总感到未能写出我读《孔乙己》时的复杂感受。我也曾多次试图写一写自己阅读《孔乙己》的感受,但每每一试图落笔,就苦于不知从何说起,而且觉得怎么写也写不出、写不清楚我的感受,由此,我算是真真体会到什么是“言不尽意”了。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从语言的社会学立场出发,认为言语必然是交际和对话,哪怕是单方面的陈述,也是交际和对话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阅读文本时,必须从人的交际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去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巴赫金的“听者”视角认为“任何理解或多或少都蕴含着回应”.《孔乙己》不是写给孔乙己们看的,其主题更不是“一方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毒害,一方面通过咸亨酒店的酒客们对孔乙己的戏谑,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酷现实”.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后传     
晓新 《山东教育》2003,(21):120-121
之乎者也先生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吃完酒,他双手扶地,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见到孔乙己的身影。头两年,除了咸亨酒店的掌柜还“挂念”着他外。孔乙己早已淡出当地人的视野。本来嘛,孔乙己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相似文献   

15.
宋明奇 《文教资料》2010,(29):78-80
在多年教学的鲁迅众多作品中,文章作者以为写得最精彩的是短篇小说《孔乙己》。其精彩主要表现在: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题材,笔调轻松幽默,举重若轻。显出“从容不迫”;感情不外露,不作渲染,让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显出“从容不迫”;极短小的篇幅容纳着深刻广博的内容,构思精妙,语言精练含蓄,显出创作态度的“从容不迫”;从中国到世界性的文学意义.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永远超越时空的人物形象。显出创作艺术的“从容不迫”。可以说,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而且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6.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就揭示了生活中悲剧和喜剧产生根源的一致性,因此,鲁迅的小说的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总是互相联接,互相渗透的。《孔乙己》就是以“笑”贯穿全文,以喜衬悲的悲剧。孔乙己正是人们的笑声中登场的,他穷到无以为生的地步,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仍然保持着比劳动者高出一等的优越感,极力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体面。满口“之乎者也”的,不由令人发笑。当人们戏弄他,特别是用“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来取笑他时,孔乙己立刻变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相似文献   

17.
读小说,很大程度上就是读人。要想读懂一个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乃至周围人的心理。而一篇优秀的小说,它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部分往往是不多的,这就需要我们能从大量的人物外在表现中,读出人物心理。基于此种思考,我们尝试阅读了《孔乙己》,发现了不少新鲜却又叫人心痛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门口的时间不同往常。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教《孔乙己》时,我再次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小说的无穷魅力:语言老辣沉稳,人物鲜明丰满,主题深刻犀利。  相似文献   

19.
20.
遵循教材“守正、创新”的特点,在《孔乙己》的教学中重构文本,创设新颖切入点,以“孔乙己之死”为主线,从“一次失踪中梳理情节—三次交集中分析人物—几言议论中明确中心”三个方面出发,以任务驱动为线索设计活动,以情境教学为平台创新活动,揭示文本深刻的思想内涵,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