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贝 《初中生》2007,(5):46-47
尘衣拨号:5月又来了!正如前面的诗歌《母亲》中所问,你能体会出“母亲”的含义吗?本月特别编辑《母亲》《从此,烛光已远》和《蝴蝶儿满天飞》等文章,希望大家多给母亲一些真诚的祝福,不仅仅在“母亲节”这一天。当然也愿意我们的母亲,能多给予子女一些温暖,只要不是溺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淘 《陕西教育》2005,(11):32-36
母亲请人用一针麻醉剂,让一位犯有重度癫痫病的14岁少年含笑离开了人世。少年最终解脱了病痛的折磨,结束了生不如死的生活,按照母亲的心愿到一个没有病痛没有烦恼的世界过上“安乐”的日子。然而,这一儿子命丧母亲之手的消息传出后,就像一枚炸弹一样振荡着每一个知情人的心。爱与伦理的挑战、情与法的碰撞.犹如竖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沉重十字架,在鞭打拷问这位杀子母亲的同时。也再次为世人出了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3.
慈母情深     
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我的同代人们,当你们也像我一样,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时候,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生活在一个穷困的普通劳动者家庭的话,你们为我作证,有谁曾在决定开口向母亲要一元多钱的时候,内心里不缺少勇气?当年的我们,视父母一天的工资是多么非  相似文献   

4.
师爱无边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作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作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  相似文献   

5.
周俊 《教书育人》2008,(8):53-5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的《母亲》——世界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扣动着读的心弦。编人中学语教材的节选部分,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在这一部分得到了质的升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感染力。同一册语教材中有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夜》,也塑造了一位母亲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8.
2003年第11期《咬嚼字》中有《小木牌的变迁》一,中有“每天上班路过,见到这块小木牌,我总有被人当头断喝的感觉”一句,这里的“当头断喝”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生日     
周礼 《家长》2011,(11):44-45
十几年前,大姐和我先后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然后在异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  相似文献   

10.
赵翼如新近出版的《有一种毒药叫“成功”》,从“母亲”的角度,以入微的体察和入骨的笔力书写了现实中那些司空见惯于普泛、悄然发生于日常的情事,让我们读出一种亘古未有变化的麻木,一种通常被安之若素的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1.
朱艳  丁正学 《学语文》2013,(3):17-18
[导入新课] 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关心、爱护儿子的父亲形象,记得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古往今来。母亲这个名字一次次叩响我们心灵的大门,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的感情。所以歌颂母亲的诗句、俗语很多,比如: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学生齐背)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优荣背后多少母亲痛》,文章是对国际钢琴大师朗朗母亲的采访。看过文章,我的心情可以用“震撼”一词来形容。我们对于朗朗都不陌生,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他和父亲的故事,以及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到的却是一位母亲因为儿子成长过程中缺失阳光和幸福感而痛苦着。这篇文章让我这些天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教育要散发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文革”前几年,革命人民每天必须进行“三祝愿”。早上、午前、午后上班前,都要站在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像前,手捧《毛主席语录》,由一人领班,他说一句,大家跟着念一句。“首先,让我们衷心祝愿,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愿  相似文献   

14.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从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这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功课,灯下,他荡秋千……荡、荡、荡……小小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杨洁 《考试周刊》2011,(8):22-23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最杰出短篇的小说——《小城畸人》的发表,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短篇小说《母亲》是其中较有分量的一篇。本文从"母亲"病态心理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出发,对"母亲"病态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秋千     
莫小米有一篇短文,是这样写的: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逝了,母亲早已离开这个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功课,灯下,他…  相似文献   

17.
雨露     
《同学少年》2011,(5):12-15
如果对各行各业的人所写的文章做一个统计的话,我想写“母亲”这一题材的一定是最多的,并且这些文章常常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母亲,是一个永远不会褪去光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月光启蒙》选自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民歌、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是精神成长的根基,是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文中母亲、歌谣、月光其实已经融为一体,置于“故乡”这一背景下,“母亲”和“月光”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意象,成为学生通往“月”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9.
怀念母亲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康乃謦的芬芳——这一天是母亲们的节日。去年“母亲节”.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将军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了《怀念母亲》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思母、敬母、爱母之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更让我们感受到这位驰骋疆场、纵横政坛的革命家的铁汉柔情。本刊节选了其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