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不可伤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偶得一篇题为《不该失去的布娃娃》的习作。这篇习作确实难得,当即选定为最佳习作,并评讲朗读,以作典型示范引路之用。笔者将教学片断实录于下:师:(朗读后)你们认为这篇习作怎么样?生:(不约而同,报以掌声)生:(站起来,把手高高举过头)这篇习作是从《全国少儿获奖作文集萃》里抄来的!(生惊讶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习作的女同学,随即议论纷纷)犤评析犦正当大家分享这份愉悦之际,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袭击”,那位抄袭习作的同学羞愧不已,把头沉沉地低下去了;这位老师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提出了“兴趣领先,乐于表述;突出个性,鼓励创新;贴近生活,引导实践;夯实基础,读写沟通;合作分享。共同提高”等新的习作教学理念。但在我们农村小学习作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难,学生下笔难的现象仍然普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习作指导效率。大面积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3-4年级)对习作教学提出了这样两点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第7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3条)。”本课例展示的就是笔者在习作讲评教学中落实这两条要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王文青 《青海教育》2014,(12):23-24
如何解决学生“乐于写”(兴趣)、“有写的”(积累)、“写得来”(方法)等问题,始终是习作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难点。现以中年段习作教学“人物描写作文指导”为例,谈谈运用多媒体手段与范例教学法相结合,整合人物描写习作的指导,旨在探索运用多媒体创新习作教学基本的指导策略。师:同学们,猪小戒的叔叔齐天大圣孙悟空从国外给他带来了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同学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绘本节选图片。略)  相似文献   

5.
学生习作过程,是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习作是否顺利,与学生本身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一是习作内容(写作陈述性知识),是否有话可写,二是写作技巧(写作程序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的表达艺术感受的几种方法;三是写作策略性知识,比如本次习作要如何灵活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感受。以知识分类论和教学论来指导学生习作,有利学生扎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巍巍 《广西教育》2014,(17):45-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习作教学改革现状,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等相关表述和研究的成果,重点论述了语文素养视野下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基本模型以及教学实例,丰富和发展习作教学理论,不断完善习作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完善,积极探索全新习作教学策略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9.
施文娇 《新教师》2023,(2):62-63
<正>习作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言语活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习作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另外,较多学生缺乏捕捉周围事物的敏感性,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不足,积累素材的意识薄弱,再加上缺乏科学的习作方法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因此,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统编教材的编排使习作教学自成系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向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这给习作教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08,(6):7-9
武宏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刚从写话向习作过渡,习作质量难免不高;但许多老师要求过高,往往寄希望于一步到位,于是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感到难写,教师感到难教。  相似文献   

11.
郭根福 《四川教育》2002,(12):38-39
习作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这两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  相似文献   

12.
<正>想象是最重要的语文要素之一,既是阅读要素,也是表达要素,不仅学生的阅读理解离不开想象,其习作表达更是不能没有想象,正是想象赋予了习作具象、灵动、趣味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想象类习作”。关联这三个学段的想象类习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叶忠飞 《学苑教育》2023,(34):37-39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习作是个体展现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新版《课标》中对课程内容上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新概念,更加合理地设计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习作教学与练习应紧扣课程内容,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习作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关于习作有效性的策略实施应契合学习任务群的安排。  相似文献   

14.
杨华 《成才之路》2010,(36):33-3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脱离实际,使得学生的习作缺少生活气息的现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提出了“积累素材,走进生活;改革命题,贴近牟活;积累语言,描绘生活:优化评价。创造生活”四个指导策略.以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怕写、厌写作文。原因有三:一是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感到陌生、没兴趣;二是无话可写;三是有了素材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2.引导学生在写真实的前提下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1.播放音乐风光片(春天)。(教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习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新台阶,我们于2007年1月创办《书院小学校刊》。本刊为半月刊,主要内容有:教学动态(发布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教子杂谈与家长学校(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学法指导与作文辅导(为学生指点学习和写作方法)、优秀习作选登(发表本校学生的优秀习作)、家长呼声(选登家长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永、表扬与批评)等。  相似文献   

18.
时间:1999年5月19日年级:初一(1)课时:一课时师: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自能作文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今天,我们就以习作《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为例专门研讨一下如何评改一篇作文。请同学们拿出习作。(板书:《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作文评改)(生打开习作)师:如何评改一篇作文呢?(稍停顿,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答)可分三步走:一是审清题意,二是分析习作,三是写总评旁批。(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步。(手指题目)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审题么?生:因为题目的中心词是“烦恼”,修饰限制中心词的…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习作教学研究在局部有进展、有突破。例如,童化作文、快乐作文、生活作文、开放作文、个性化作文以及作文教育等等。但从全国范同看,习作教学研究尚未形成气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讲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且习作教学问题多、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小学中高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笔者经过深入课堂教材习作指导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一味地强调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不多,忽视学生的习作兴趣,造成大多数学生挖空心思,勉强应对写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材习作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支点,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引领他们会写、乐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