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书法与绘画自古就有的特殊的亲缘关系、书法和绘画中那共通的特异的笔墨意境、以及书法作为一种特别的创作元素直接参与绘画创作三方面,来探讨书法对绘画自古以来所产生的微妙影响和独特表现力,来感知书法对绘画创作中美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以线造型”是中中国画艺术的特质。在中国画艺术中,绘画中的线条不仅袁现外在事物的形,而且被赋予了更深沉的精神性的意味。它一方面来源于画家个性气质的反馈,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书法性的独特的审美意境。陈子庄的艺术充满了线性意味的特征,其独特的“简”笔绘画。造就了其绘画独特的精神性风貌。以书入画使其绘画充满着书法性意味。而其田因诗话式的意境使其缭画内在的“意味”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史及美学的角度揭示书画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精研书法有利于绘画的提高;学习绘画使书法造型更有神采,更有气势。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印章的作用及其与书法,刀法功夫的关系,与国画的内在联系,阐明印章已成为中国书法,绘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标志。  相似文献   

5.
陈淳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家,在融汇书法和绘画上都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书画出于吴门,而能青出于蓝,顺应自身天性,淡泊自知,将书法与绘画融通,以别具一格的书画面貌为时人所重。本文即是想从书法及绘画相关性的角度,来谈谈其绘画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贾卫平 《河北教育》2004,(10):12-13
书法与绘画艺术讲求“留白”的技法。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作品的意境也会因此得到无尽的拓展,这就是“留白”的魅力。最近.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更需要“留白”。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讲求“留白”的技法。一处运用得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作品的意境也会因此得到无尽的拓展,这就是“留白”的魅力。最近,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更需要“留白”。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文人画的角度探讨了南北宗的绘画特征及其发展历史。文人画是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之一,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的综合性绘画艺术,创作思想特点是强调抒发个人感情,代表作是梅、兰、菊、竹。其分为南宗和北宗两个流派。南宗以水墨渲染为主,北宗则着重工笔重彩。作者认为南北宗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深入、全面。  相似文献   

9.
徐渭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有成就.他的这些艺术形式写意性特别浓厚,尤其是在书法,绘画方面.他的泼墨大写意的艺术风格更彰显其桀骜不驯、独立高标的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0.
徐渭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有成就。他的这些艺术形式写意性特别浓厚,尤其是 在书法,绘画方面。他的泼墨大写意的艺术风格更彰显其桀骜不驯、独立高标的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是艺术走向独立与自觉,体现艺术本体意识的重要转折期。本文试图从文学、书法、绘画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述魏晋时期艺术本体意识自觉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篆刻,历史悠久,与书法、绘画、雕刻、文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从实用发展成为既有较高艺术观赏价值,又可寄托情思,抒发感情,其区区方寸间的外在形式美及丰富内涵,充分表现了独特的主题和设计意境,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艺术门类,为历代文人墨客崇尚喜爱。  相似文献   

13.
车子舟,北京人,1952年出生,在书法、绘画、摄影等诸多艺术领域都取得了成功。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艺术,70年代进行书法研磨,受徐之谦老先生影响,开始研习篆、隶、行草诸体。他的篆书先是临习石鼓文、秦篆,后又倾心于邓石如和清代其他书法名家,尤以小篆见长。他的隶书是从汉隶入手,后又钟爱清人伊秉绶的隶书,故而车子舟先生艺术简介  相似文献   

14.
瓦当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既是绘画、工艺、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实用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在一些古建筑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同时还是研究我国书法、篆刻、绘画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林纾是中国近代一位少见的通才型文人,古文、翻译、绘画、书法均是其擅长的领域。林纾的书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宋人尚意书风影响,具有正大、温醇、流美的文化意趣,充满书卷气和抒情性。林纾书法审美趣尚、书法论述和书法实践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旭中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1):F0002-F0002
田旭中(1953-),四川成都人,当代书画家、作家、艺术评论家,成都画院院长,擅长国画、书法。绘画擅长水墨骏马和人物,作品形、神、趣兼备,卷气横生。书法诸体兼擅,尤精连绵草书,曾创作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毛泽东诗词草书长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驻足两宋文人画初创和院体绘画已臻高峰的特殊历史境域,着眼于院体写实性画风同书法的游离关系,蠡测这一特定时代书法与绘画在文化构成上的微妙性。同时在同文人绘画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院体写实性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神主旨及得失。  相似文献   

18.
妙是中国文化、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学艺术中富于民族艺术精神的审美范畴。妙在文化、哲学、文学、书法、绘画、审美等方面,表现出其自身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9.
李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3,23(3):132-133
当一幅绘画作品诞生之后,画家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品中。以此来证明作品出自何人之手。中国绘画作品自古强调画与书法的结合,在画上签名写诗能增加作品的意境。而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画家们在绘画作品上签名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本文以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许多著名画家在其代表作上的签名列举分析了西方绘画作品的签名方式,以此揭示了中西方绘画在此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创作感悟     
书法创作线条的生命不仅仅靠技法的熟练,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滋养,这往往说的就是字外功的体现。 书法创作的谋篇布局要有全方位的大思维,这就是艺术的高度,任何机械式的摆布只会陷入僵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