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高考物理能力理论忽视抽象和概括的取向,造成了命题的习题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基础物理教育形成了"题海战术"现象。基于此,提出了新的物理能力理论,论述了运用原始问题考查学生物理能力的有效性,这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高考物理命题的改进,而且为物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魏国雄 《物理教师》2010,31(1):57-59
近几年的高考都在努力做到“体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有利于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强调“高考物理坚持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而实验题是最能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型,因此倍受命题专家关注!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为了引导中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习题的设计与实验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考中的很多设计性实验的原型就是来源物理习题.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由物理习题改编为设计性实验题.  相似文献   

3.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下面列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新高考选拔越来越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其命题更加明显地渗透着对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本文通过近几年的高考题,阐述其中蕴藏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几年全国高考题 ,可以看出高考对《振动和波》这一部分的考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 1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 2 )横波图像的分析 ;( 3 )在波的图像中质点的运动方向 ;(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在题型上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 .从命题的发展趋势上看 ,从考查识记到考查应用能力 ;从考查单一的《振动和波》的知识到考查《振动和波》的知识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估计 2 0 0 3年有关《振动和波》内容的高考题将在应用能力上、在和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做文章 .针对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热点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振…  相似文献   

6.
王文涛  刘刚  李超 《物理教师》2010,31(9):33-35
201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将进入新课程高考,“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高考命题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些要求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探究式高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袁全  季茹 《中国考试》2006,(12):45-46
电磁感应的图象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历来受到重视,它不仅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更是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分析图象,分析与图象相联系的物理情景,而这点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广东近三年高考物理为落实“以能力立意”命题思想,引导考生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思维方法,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过程、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以及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考查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质;其试题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有不少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其中极值问题范围广、习题多,会考、高考又经常考查,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学生求极值,方法较少,教师应该在高考专题复习中提供多种求极值的方法。为了能迅速地求出不同情况下物理量的极值,不仅要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而且还应熟悉解决极值的方法。为帮助同学们排疑解难,本文以高考题为典型范例剖析,以期帮助同学们训练思维,掌握求极值的方法,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10.
黄庆红 《广东教育》2005,(11):24-2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命题融合了力学、电磁学等知识,注重考查同学们对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一方面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一方面要求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靠拢新教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在医学、高科技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常以各种形式引入到高考题目中,但是,不管题目怎样复杂,所涉及的物理过程都变化不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张江宁 《物理教师》2004,25(6):12-1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高考命题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考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如果还是通过大量的陈题,进行重复的训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在解题中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碰到新的题型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2.
陈林桥 《物理教师》2008,29(6):50-52
目前,各地高考物理试卷都十分注重对物理过程的考查,这是由于物理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和体现物理高考所需要考查的物理理念以及各种能力要素,因此,它作为考查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一直受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显然,如何分析物理过程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益,这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来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分析物理过程向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杰 《物理教师》2014,35(11):90-91
图像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疑难问题,自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图像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常以选择题中的压轴题出现,重点考查学生利用图像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其实,利用图像法解决问题,思路是很清晰的,过程也很简捷.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图像中两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巧妙借助于斜率,很多疑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下面笔者就以近年来江苏高考题和高三复习中的难题为例,分析斜率在解决疑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四章的习题4.1 B组3个习题(P124)都是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可见轨迹方程的求法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是常考题型,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着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2013年的高考题,来探究动点的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48):84-85
在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纲中,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数学知识进行理论推导、求解极值,并根据极值得出结论。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数学知识是现在高考题考查学生能力的主流方向,可以说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是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高度融合的产物,借助数学方法可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显示出特定的规律性,能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丁岳林 《物理教师》2007,28(12):58-59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高考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在高考命题时,一方面会考虑试题内容选材具有时代性、立意具有新颖性,考虑试题承载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方法的考查功能,另一方面还会考虑对考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力的考查.一些物理命题的设计亮点正是体现在应  相似文献   

17.
凌玲 《中学理科》2008,(5):47-48
当今高考的改革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突破口,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求轨迹方程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因此,求轨迹方程成为高考的命题热点之一,历年来高考题在轨迹问题上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梁旭 《教学月刊》2006,(9):60-63
一、试卷总体分析2006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既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又切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对于中学的物理教学有较大的启迪。今年高考理科综合的物理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对能力方面要求都是:“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考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不会改变,并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命题优势情况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并真正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为此要求我们对高考能力要求进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指导物理复习教学工作,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熊志权 《物理教师》2005,26(12):9-60
2005年是广东物理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突出了以“能力立意”和“现实生活立意”的命题思路,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作为试卷的第18题,它有多种解法,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的求解方法中,该题可归纳如下四种求解的方法:原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