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诗歌.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2.
古诗教学一直是大家研讨的课题。诗歌字数虽少,寓意却深,诗句虽短,情思却浓,加之作者距今年代久远,理解起来颇费心思,因而成了公开课、示范课上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结合课改新理念,总结出了古诗教学的“五读探究法”,现呈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课《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教学设计,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学生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材内容《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二、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三)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安排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交流,师生谈话 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二、创设情境,由曲入诗 1.师:刚才我们聊了一个关于音乐的话题。今天我们的课就从音乐欣赏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静很特别的乐曲,请大家静静地欣赏,看看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交流,师生谈话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二、创设情境,由曲入诗1.师:刚才我们聊了一个关于音乐的话题。今天我们的课就从音乐欣赏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特别的乐曲,请大家静静地欣赏,看看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2.师《:阳关三叠》是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它之所以流行,不仅因为它的旋律古朴优雅,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的诗作谱曲而成的。3.课件出示古诗。读诗先读题。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4.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再来读题,凭感觉,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诗中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8.
李莎 《湖南教育》2013,(1):28-31
教学目标:1.自主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2.对诗歌意象("酒")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更""尽"把握诗人的心境。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课前板书古诗,"浥"字暂不写)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送别诗?(生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有时候,离别是一种"千帆皆不是,唯有孟浩然"的无限惆怅,有时候又是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唐代灿若星辰的众多诗人中,王维以其独特的诗风出现在唐代诗坛上。王维,字摩  相似文献   

10.
渭城朝雨氵邑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唐代最负盛名的送行诗 ,曾经被清人王阮亭誉为唐人绝句中的压卷之作。此诗一经传出 ,便不胫而走 ,收入乐府后 ,更是争唱一时。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把它题作《渭城曲》,又称《阳关三迭》。此后 ,“渭城”“阳关”便成了离歌的代称。晚于王维的白居易在《对酒》中写道 :“相逢且莫推辞醉 ,听取阳关第四声。”刘禹锡的《与歌者》一诗也说 :“旧人唯有何戡在 ,更与殷勤唱渭城”。南宋诗人陆游更在《塞上曲》中借以直抒胸臆 :…  相似文献   

11.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①此诗在唐代即入乐歌唱,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元二:作者的友人。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②渑(yi):湿润。③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相似文献   

12.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 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 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1.主题凝聚、资源整合,以实现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2.比照参读、并列索解,以实现古诗解读模式的突破。3.举象显情、借象悟情,以实现古诗感悟模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送别友人“西出阳关”出使安西,在我国古代文人的诸多送别篇什中,一向极负盛名,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6.
改写 元二要奉命远赴安西守护边疆了。一听到这个消息,王维就赶紧从长安骑着快马赶到渭城来为好朋友送行。  相似文献   

17.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仲春. 这春季的阳光,似乎只有亮度而没有温度;这个小城的故事,似乎只有别离而没有重逢.  相似文献   

18.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唐代,长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著名的“丝绸之路”即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西域后再往西行。为保证“丝路”通达和商旅安全,以巩固唐朝西北边疆,唐朝廷于648年在“丝路”北道特设安  相似文献   

19.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诗人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本课教学以"读诗句,想画面,悟诗情"为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诗人对话,在师生互动的品味中体会一份浓浓的送别情。与此同时,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通过学法的归纳,让学生自主学习《谢亭送别》,真正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