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人们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认识现实世界的”。一切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源于感知。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真知。数学教学亦无例外,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感知的作用,必须用感性形象来支持对高度抽象的数学  相似文献   

2.
感悟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社会、人生并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途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没有主体的感悟作前提,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同样,没有写作主体的感悟,写作者也难以理解和掌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朱万炳 《云南教育》2001,(20):20-21
一、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两大功能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反复强调,化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教学的两大功能。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无从谈起;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行。所以化学教学要特别强调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过程大体是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感知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对事物发生情感和采取意志行动来改造世界。所以感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由…  相似文献   

4.
对于所有五官健全的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无限多样的世界。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以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直接感知客体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形相和硬度等性质,形成对客体的表象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达到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形成认识的全部丰富内容。作为认识的主体,绝大多数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既不认为自己可能缺少什么感官,不能感知可能存在的相应对象和属性,也不认为认识客体会有什么不能被感知的属性。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相信或不怀疑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相信或不怀疑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而另一些哲学家则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在我们的哲学工作者当中也不是没有类似看法的。有的论者认为,把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不可知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感知虽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一切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来源于感知。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感知,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知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感性材料,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做出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上升到理论。基于感知的重要性,了解感知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就试谈感知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以写作教学为例,作文写得较好的同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非常重视阅读,并且涉猎较广泛的。显然,感知的理解性规律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学习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这一点与学生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感知的第一过程就是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活动是一种长期性的复杂活动,长期坚持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感性积累,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再现。有广泛阅读经验的学生对文章内容及艺术手法的领悟力和感受力明显比其他学生高一筹。所以语文教学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状况,不应局限于课本范文的讲解,而应在范文基础上大胆超越,结合每一单元文章的特点,多给学生介绍一些与之相关或类似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会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自主地、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  相似文献   

8.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校情境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样复杂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也似乎懂得了一点点梦的秘密。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没有坎坷,因为历史前进的历程不可能没有曲折、失误甚至灾难。因而人们在生活中,既不可能都是完美的梦,也不能没有残酷的噩梦。人不可能没有梦,没有梦就没有现实,也会失去未来。担心一场噩梦就会丧失一切,就失去信念,也就不会有希望与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道德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富于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果只有认识而没有情感,认识就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语文自学能力陈慎瑜一、引发情感,形象体验,整体感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亦然。要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必须重视情的诱发,情的陶冶。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没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智力因素就难于发挥作用;没有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也将成为无效力的活动。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然后共同发挥作用的。在  相似文献   

13.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中和科学创新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也就无从发现、无从探究。  相似文献   

14.
注意力和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它总是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密切联系,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人们的认识、学习、工作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感情在教,而学生也是以某种感情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而学生的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思维     
1 历史需要思维,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历史思维便没有史学。史学作为历史的解释、再解释,正是一种历史认识。历史认识过程或者说历史解释系统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主体心理的感知、表象和思维。从这个角度讲,认识论也就是心理学。如果把逻辑学定义为思维的科学,认识论和心理学也无异于逻辑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把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即历史的这一恰恰是最易感知和最易理解的部分,看成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如果认识论还没有揭示人的这一心理活动过程而心理学还没有展开对历史的这一最易感知和理解的部分的感知和理解,“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王其国 《考试周刊》2008,(48):108-10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和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小学,把实验室当摆设,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轻管轻用现象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不重视、教师无所谓,实验员素质低、质量意识差,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措施不得力。这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谈点个人的认识。a.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在新形势下抓实验教学要全力解决好如下几个认识问题。一是要解决没有实验仪器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能造就出跨世纪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认识问…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人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有认识才有情感,情感随着认识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还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它激发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正象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过程,情感因素之重要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