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亲子阅读不仅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家长展开亲子共读的活动。通过亲子共同朗读、对话、讨论、表演等活动,孩子能体会到作品的艺术魅力,不断开展思维活动,从而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是一种对话活动。让语文阅读走向“对话”,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点亮孩子阅读心灯的使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唤醒每个家庭步入亲子阅读的快车道!为此,一群深爱阅读的语文教师聚到了一起,就"开垦亲子阅读的芳草地"这一话题开展了主题沙龙活动,共同探讨指导家庭亲子诵读的有效策略。一起来欣赏盛开在"亲子悦读芳草地上的朵朵小花"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活动。阅读不应该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放飞。  相似文献   

5.
陈宏 《教师》2012,(25):22-24
2010年.我非常幸运地与几位语文教师一起,成为了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吴春花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几年来,我参与吴春花老师主持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和工作室的成员共同阅读了《名作细读》《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等书籍,和工作室成员的共同阅读,形成了我们这个团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精神密码。我们研究文本,研究课堂,开展了以不同文体的课文为案例的实践研究.在研究中我对文本解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领悟让我的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有效和策略,也使我的课堂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度。在这过程中,我虽然感觉到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邓素玲 《广西教育》2006,(7A):34-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阅读。下面就我在参加省级语文实验课题“以读为本,自主创新”活动中所进行的创新阅读的课堂操作,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经卫宏  李琼 《江西教育》2023,(19):32-33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观”传递出一种人文精神,旨在通过“以文育人”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大语文观”指导《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探索阅读《红楼梦》的新思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读写能力,实现专家型语文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在某校举行的“新课程新理念课堂教学汇报会”上,一位年轻教师为与会者提供了一节语文示范课——《狐狸和乌鸦》。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性、创造性阅读实践活动。学完课文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当你  相似文献   

9.
江苏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诵读欣赏”、“专题”等课程的设置。这些设置,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中学习口语交际。作为教师,如何开辟学习资源和提供实践机会,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研究讨论之后,我们确立了本…  相似文献   

10.
亲子阅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亲子互动的阅读方式,亲子阅读方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思想道德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亲子阅读模式引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辅导,有效的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家长对阅读教学目标的误解,导致家长认为阅读就是对知识的掌握,并且缺乏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合作进行共同教学的共识,往往不能认识到亲子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辅导中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亲子阅读问题进行阐述,为提高亲子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方面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含义是这样框定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或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合而言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是要靠其自身在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实践活动中而习得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在教学中能最终形成一种师生共同阅读的“共生”效应,那么就会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在长期的师生共同阅读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吴娴 《教育艺术》2024,(4):11-12
“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做学生家庭阅读的引导者,和家长共事,采用设立家庭阅读区、亲子共读一本书、开设阅读银行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指导有效阅读方法,引导家长在阅读中与学生共情。开展独特的阅读实践活动,引发家庭成员、不同家庭之间在阅读上的共鸣。通过共事、共情、共鸣,有效指导家庭阅读,成为家庭阅读的领航灯,为孩子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4.
柯明川 《新疆教育》2012,(14):60-6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增加语感积淀。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下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1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中阅读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要利用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并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6.
高莹 《教师》2019,(3):37-38
在新课改背景下,“亲子阅读”进入了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使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创新,同时,进一步开发了小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与阅读意识。文章将举例浅谈如何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并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话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倡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然而,阅读对话教学还处于探究阶段,阅读对话教学的系统性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一线语文教师对“对话”、“对话教学”和“阅读对话教学”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阅读对话教学案例十分鲜见……这些问题不解决,阻碍了语文新课程推进的步伐,也影响着阅读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彻底摆脱出来。本文就上述问题,谈一些学习后的粗浅体会和看法。一、阅读对话教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司马光》一课。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讲解,让学生弄明白人的生命比缸更重要,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从而体会到司马光的机智与聪明。无独有偶,在一次低年段品德与生活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遇到问题想办法》这课时,也带领学生学习了《司马光砸缸》。教师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虚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了对课文内容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应该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一种大语文方向下的阅读,一种生活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