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建王朝的用人路线是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选人任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公元四世纪,鲜卑拓跋部在中国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前期的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和元宏诸帝,为了建立、巩固和发展其统治,在选人任官方面,基本上执行了一条“任人唯贤”的路线。过去,史学界对此还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即或谈及,也认为北魏朝廷基本上是继承魏晋以来的唯门第是用的九品中正制。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够全面的。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得到史学界前辈及同志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说过:“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在中国封建主义传统非常浓厚的国度里,“任人唯亲”又往往同亲朋故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虽然对亲朋故旧的感情是很深的,但对在用人问题的传统观念却深恶痛绝,无情揭露,深刻批判,并对自己的至亲好友亦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说过:“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在中国封建主义传统非常浓厚的国度里,“任人唯亲”又往往同亲朋故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虽然对亲朋故旧的感情是很深的,但对在用人问题的传统观念却深恶痛绝,无情揭露,深刻批判,并对自己的至亲好友亦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相似文献   

4.
北魏的门阀制度,自孝文帝推行之日起,就与魏晋南朝的门阀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显示出这一制度发展的先天不足。文中从四个方面概述了北魏门阀制度的缺陷,并试图从这些特点中窥见这一制度很快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说:“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纵观中国历史,“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两条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停地进行着。在古代,尽管“任人唯亲”的路线占上峰。但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也一直在同父系世袭制、封建继统制的斗争中闪耀着它的光芒。在父系氏族和奴隶制时代,有尧舜“禅让”、文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说:“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纵观中国历史,“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两条路线的对立和斗争,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停地进行着。在古代,尽管“任人唯亲”的路线占上峰,但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也一直在同父系世袭制、封建继统制的斗争中闪耀着它的光芒。在父系氏族和奴隶制时代,有尧舜“禅让”、文王访贤、鲍叔牙让贤荐管仲、百里奚从奴隶到相国、齐威王视贤才为国宝等等一直被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生活在门阀制度趋于凝固的晋宋之际,他有没有门第观念?他对门阀制度的态度如何?这是评价陶渊明政治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逯钦立先生在《关于陶渊明》一文(见中华书局《陶渊明集》)的第二部分,专文论述了陶渊明的门第观念。逯先生认为:“当时最基本的门第观念或者说门阀观念”,是“门阀世族高踞养尊处优的阶级地位,看不起下品浊流或‘乡里小人’,以世袭门阀  相似文献   

8.
汉化是北魏政权发展的主流,且往往伴随着专制皇权的发展而发展。北魏反对汉化的人主要是鲜卑贵族,他们的利益大都和旧式的游牧经济有关,因而反对汉化和专制皇权。孝文帝时期,北魏的汉化达到了一个顶峰。但孝文帝的汉化在选官上只重门阀不重才能,重文轻武,最终导致北镇下层士兵起义,政权被北镇豪强酋帅集团所推翻。  相似文献   

9.
要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我认为要联系各校实际情况,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学生干部的选拔 选拔学生干部与行政干部一样,首先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时路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3页)。其次,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陈云同志指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邓小平文选》第286页),德与才相统一,体现了对干部的较全面的要求,这两条原则,我们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必须遵循。  相似文献   

10.
给高中生上语文,有时讲点音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高中《语文》第一册P245)《教参》译为“当时曹操的军队再加饥饿和瘟疫,死了的(有)一大半.”课文注释:“太半,大半.”“太”为什么会变“大”?又《苟子·富国》:“天下大而富.”译为“天下安定富足.”“大”是“泰”(平安,安定).原来“大”通“太”、“泰”.《说文释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看来这三个字是初文(“大”)和后起字(“太”“泰”)的关系(古今字关系).这是从文字学角度的释义.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认为,鲁迅早期之所以有“‘超功利’美学观”,是因为他“未摆脱王国维‘超功利’、‘无关心’的美学观念的影响”,“也明显地受到蔡元培美学思想的影响”。这样的看法是否合乎实际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魏的募兵,至今尚未见到专文论述,有的论著提及这个问题,可惜语焉不详,如郭汝瑰等编写的《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有这样的说法:“北魏早期,极少募兵,纵有招募,也多是归附汉族豪强所招抚的流民。这些招募组成的军队和南朝投降的军队,不属于北魏的正规军,一般称之为‘义兵’、‘义军’等。如泰常二年(公元417年)渤海(今河北南皮北)豪强刁雍,曾在‘河济之间招集流散,得五千人’,‘别立义军’。”“招集流散”和募兵是不能等同的,因为被招集者  相似文献   

13.
出口成章     
孔子《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点拨:《韶》是虞舜时期的乐曲名。《武》是周武王时期的乐曲名。孔子认为前者“尽善尽美”,后者“关”而不够善。也就是说“尽善尽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圆满——这才是孔子眼中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李行健在《“骗”和”哪马”简说》中认为“骗”的初义是“‘跃而乘马’,重点在于‘跃’”.他还用河北现在方言支持这一论点,说:“河北省不少地方,跃而上马仍叫‘骗’.骑自行车用单脚跨上,也叫‘骗’.如一个人上炕,用单脚跨跃而上,类此动作都可半开玩地叫‘张飞骗马’式.这正体现了‘骗’的‘跃而乘马’的古义.在河北方言中,‘骗’是单脚跨跃,‘蹦’是双脚跃起,区别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北魏孝文帝定代人姓族之举,在北魏发展史上是一件极重大的事。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前后,都有改定代人姓族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改鲜卑勋臣八姓中纥奚之奚为嵇的事例,看似个案,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表明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改革过程中,不止一次改定代人姓族的史实;表明孝文帝对汉四姓认识的逐步清晰和门阀观念的增强;表明在这个过程中皇权力量的人为干预,即君主的力量可以按历史发展的变化,重新编排他们的次序、改变他们的姓氏。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他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爱护培养人才的用人条件。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人才思想,对于今天实现跨世纪人才战略工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于登国元年(386年)建立北魏。天兴元年(398年)七月,“迁都平城”(今大同)。至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又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凡九十七年,历六帝七世。北魏定都平城后,大同就进入了历史上巨大的转折时期,不仅经济上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在政治文化诸方面对中国北方领土也发生过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北魏平城的地理位置发表一点肤浅看法。北魏以前,大同地区是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杂居的边郡之地。东汉末年,中原大  相似文献   

18.
据北魏妇女墓志铭,发现评价北魏妇德常用“六行四德”、“五典七德”,反映北魏重视妇德,是孝文帝改革后儒家纲常礼教成为价值标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向来认为北魏将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为,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有关魏孝文帝改汉姓“不可胜记”奉为经典。但据《魏书·官氏志》等有关传纪的记载,魏孝文帝迁都后,只是以法令形式承认过去所改汉姓这一事实,他主要是“定姓族”,确立门阀世族制度。通过对《魏书·官氏志》的分析,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施伟青同志《关于“太半之赋”的若干问题》一文,对拙作《“太半之赋”辨析》提出了商榷意见。笔者诚表欢迎,但对其看法却不敢苟同,兹就有关问题再作说明。一、“太半之赋”征收的时间关于“太半之赋”的征收时间,拙作根据《淮南子·兵略训》“二世皇帝……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认为当始于秦二世皇帝。施文则表示异议,认为“这则资料只记述了秦二世曾有‘收太半之赋’之举,却未说明此举是他始为”。施文的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