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顽童形象、孩子王形象和动物形象是孩子们快乐的玩伴,杨红樱在校园小说创作中,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群活泼风趣的游戏伙伴,以一种更贴近儿童自身、更易于让儿童乐于参与的方式对儿童的生命精神进行了诠释,赢得了无数小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龙娟 《现代英语》2023,(11):54-57
从古至今,关于简·奥斯丁作品的研究不计其数,但将其作品放在成长小说理论的视域下进行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研究。文章将以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傲慢与偏见》作为分析文本,引入成长小说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奥斯丁代表作品所具有的成长小说主题和特征,为奥斯丁小说传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儿童文学对于成长的片面理解,文学对少年成长的表现被引导到标准化、格式化了的社会规范上来,在面对国家、社会、集体的时候,个人是可以被忽略的。中国少年小说真正的艺术自觉及其卓有成效的艺术创造实践,是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初、中期以来,当人们关于人的理想发生变化。即不再将某种先在的价值规范当作成长的唯一目标而承认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承认社会应是由有丰富完满的人格结构的个体构成的社会.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成长的首要目标时.人的生成向度便会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少年小说逐渐向“人学”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不同时代少年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也隐喻了作家本身在不同时代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曾祺的儿童小说也是他自己“成长焦虑”的折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成长与生理、成长与家庭、成长与社会三个关系维度探讨了70后成长主题小说的基本特征。在经历了对生理现象不厌其烦的表述之后,70后作家表现出了超越浅性认识、探寻新的生命悟点的转向。70后的主人公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了对家庭强烈的叛逆情绪,而叛逆行为正从深层透露着他们要求确立自身独立价值的渴望。70后作家笔下的人物欲进入社会,却深感沉重的文化负累对自我的限制,祛魅成为了他们强烈的吁求。  相似文献   

6.
缪双慧  李敏 《考试周刊》2012,(18):13-14
父爱主题是儿童文学书写中的一个永恒主题,盛永明的小说塑造了一群乡土父亲的形象,这些父亲往往呈现出一种渺小、平凡、卑微、软弱、病态和无助的面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的父子关系充满了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的分析,力图以点带面地考察当代女性小说的反成长主题的特点。作者认为《玫瑰门》摒弃了传统的超性别写法,而是把以苏眉为代表的女性身份和女性经验放置在小说的中心位置,从性别立场出发来展示人物的人生体验,从而显示出其性别身份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和独特的生存体验。小说带有反成长意义的结尾,在当代女性小说中具有普遍意义,它表明女性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成长的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8.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一经发表就受到大批读者的追捧和喜爱,给读者展现了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环境中,华裔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本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相互渗透的主题情结,以及华裔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自我认知、不断成长的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9.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坛上的学者型作家,他以其《草房子》、《红瓦黑瓦》、《根鸟》等一系列成长小说,开辟了新一代的儿童阅读天地。作品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一群独具个性的少年主人公关好而复杂的成长经历,成功地揭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儿童成长的秘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成长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0.
青年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对生存的关注。无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作家都叙述了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体现了余华对生存困境的关注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美国作家路易斯·萨奇尔的优秀青少年小说《洞》曾荣获199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它展示了小主人公史丹利在历险与磨难中步入成熟的艰辛成长历程。独特的经历为他踏上追寻自我发展的精神之旅提供内在动力,提升了他的认知能力与自我意识,并最终实现从无知到成熟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美国作家路易斯·萨奇尔的优秀青少年小说《洞》曾荣获199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它展示了小主人公史丹利在历险与磨难中步入成熟的艰辛成长历程。独特的经历为他踏上追寻自我发展的精神之旅提供内在动力,提升了他的认知能力与自我意识,并最终实现从无知到成熟的成功转变。  相似文献   

13.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于晚期的一部优秀著作,也是其主要三部成长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以第一人称细致地叙述了主人公皮普的成长经历和思想逐渐成熟过程,以此启发现在的人们在实现个人的远大前程中,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解读美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成长小说”起源于德国。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女勇士》中大量运用成长小说的理论。赋予其成长的主题。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女勇士》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承传。  相似文献   

16.
陈染作为20世纪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凭借女性独立而丰富的个人资源进行了不懈的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创作。如果将陈染小说创作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和整体加以考察,我们会从中发现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变化,也会找到其一以贯之的不断深化的不变的主题。那就是陈染在三个不同创作阶段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由女性个体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反思的低级层面逐渐发展和嬗变到自我确认、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高级层面的呈变化状态的过程;以及缘于生命的需要与自我倾诉的写作,在不断体认与探求中,人物逐渐摆脱内心格斗、自我纠缠,而走向某种确定明晰的指向,再现和深化了女性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小说理论界多年来相对忽视主题研究的状况,通过对大量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对小说主题的特性、分类,主题在创伤过程中的位置及位置主题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前言:最近,佛山市南海区盐步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同学掀起了看“校园小说”的热潮。学生迷恋,家长担心,老师操心。为此,主题班会上,大家就“校园小说的利与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源自于德国的成长小说拥有久远的西方渊源,经由古希腊的神话原型,到英国的古典和美国的现代性特征,成长小说的内涵和主要侧重点随历史的演进不断发生变换。对成长小说的欧洲发展历史作一回顾,进而对美国不同时期的成长小说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分析,由此阐明成长小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迈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