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刘高兴这一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特征,并将其与新时期农民形象、传统农民形象进行了比较,定位为“新世纪进城农民”形象。认为刘高兴经历着高兴又悲哀的城市人生,面临生存与精神出路的双重困惑,通过这一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新世纪进城农民”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农民进城是新世纪城乡书写的重要题材。众多作品往往将焦点锁定在进城农民的不适感与孤寂感,忽视了城乡主体各自的特性以及两者之间互动的复杂性。贾平凹的《高兴》是新时期文坛的重要收获,作者从刘高兴等人进城以及生存的境况出发,试图重塑当代农民的新面貌,展现进城农民对城与乡的复杂情感和心理,但是贾平凹的农民书写依然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之上,个性化和生活化成为制约小说艺术最大的屏障。  相似文献   

3.
小说《高兴》成功改编为电影《高兴》,是2009年初比较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事件。影片改编自贾平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进城拓荒的农民刘高兴和五富在大都市生存的故事。导演阿甘一改小说中的沉重悲凉,将该片定位于大众喜剧的模式,集方言和歌舞于一身,通过借鉴国外最新的后现代喜剧拍摄技巧,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剧手法和氛围来完成彻底的大众娱乐。电影《高兴》的成功改编是遵循了文学与传媒共通的艺术规律的结果,也是文学和传媒互补的产物。《高兴》电影被大多数人认可,在商业和文化上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小说《高兴》刻画了一个兼有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人特性的复合形象——刘高兴。尽管作者在刻画这个形象时有用力过猛之痕迹,但他却深刻地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身份失落与找寻的尴尬,从而使得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反思色彩。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小说《高兴》刻画了一个兼有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人特性的复合形象——刘高兴。尽管作者在刻画这个形象时有用力过猛之痕迹,但他却深刻地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身份失落与找寻的尴尬,从而使得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反思色彩。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延续了他对农民的一贯关注,以平实的语言、纷繁的意象,叙写了土地变迁后,农民流落都市成为拾荒者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乡村颓败的深沉忧患。作品成功塑造了刘高兴物质卑微、精神高贵的形象,并借鉴传统小说中的"才子佳人"叙事模式,通过"圆圈"式的循环叙述结构,从而传达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索。  相似文献   

7.
刘高兴是贾平叫长篇小说《高兴》中的主人公,作者试图与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平等的对活与交流,以民间的视角来审视农民工的生存世界,讲述农民工眼中(或者说是作者眼中)的悲欢离合与人情世态,不显声色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与判断。  相似文献   

8.
在<高兴>这部作品中,贾平凹通过其底层叙述,展示了底层生命的活力及其精神亮色.刘高兴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道在民间的别样理解.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高兴》紧贴当下时代关注民生的强力呼吁,显示着一直以来最为文学所推崇的匍匐于大地的优秀品质,为我们里现了一个底层生活的辛酸故事,塑造了一个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崭新形象;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突破尝试也带来了写作中的叙事困境。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是农民工在实现由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城乡边缘人"到城里人的转变过程,既反映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嬗变,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城市文明的认同与隔阂。关注农民工文化需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9,(3):22-27
《高兴》是贾平凹的一部小说,描写农民工进城后命运与情感纠葛的苦泪史,再现了底层拾荒者在城市中生存的卑微和感情的沉沦。刘高兴是一个具有时髦浪漫的都市爱情幻想的拾荒者,他渴望与孟夷纯相恋;孟夷纯是游走于浮世生活中并经过"人格美化"的另类女性,也是城市金钱与欲望的象征;韦达是大城市的富豪,也是孟夷纯的"摇钱树"。刘高兴、孟夷纯、韦达的三角链环关系展现了都市最底层人物矛盾复杂的情感与情爱,深刻揭露了乡村人的都市情感困境及其挣扎与沉沦。在现代病态城市文明的化身韦达面前,刘高兴与孟夷纯的爱情是脆弱和虚无缥缈的,印证了不以物质为基础的爱情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的事实。贫穷依然使底层人民无法有尊严地生存,也是其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中无法消弭的痛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戏曲有着“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现象,港台流流行歌曲、摇滚了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时下有人提出让京剧进入小学课堂,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高兴地学京剧,让京剧进入寻常百姓家——音乐课堂。下面与同行分享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西崽”形象形成一个系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西崽”的文化性格以洋气、土气、霸气和奴气为主要特征。其产生既受中国农商传统的制约,又有主奴根性的影响,还与西方个性主义和享乐主义有着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一个畸型儿。“西崽”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传统文化反叛的先锋性上。  相似文献   

14.
一、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1.分水岭的作用文化会使一个组织或者群体富有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使得该组织或群体有别于其他的组织或群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文化属性。体育文化从属于文化,自身必定既有着与文化相同的共性特征,还有着与其他文化相不同的独特文化属性。即便是体育  相似文献   

15.
陕西民间美术有着一个独特的分支——户县农民绘画。此类地方性质的绘画具有极强的陕西地域性的艺术文化底蕴。民间绘画是朴实民众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一种方式语言,此类作品都有着极具装饰风格图形,体现出整个户县农民作画的艺术特征,并且展现出独特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的最新长篇<高兴>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精神,但在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上却暴露了难以弥补的缺憾.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刘高兴,不仅主体性缺失,而且因为作家本身的思想能力局限和价值立场模糊而使其丧失了超越的空间和批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从《秦腔》到《高兴》,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一直在追问这样一个问题:新世纪以来,在当代中国,农民将何地为生?哪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由于作者的文化心理以及情感、理智与现实的矛盾,致使他笔下的农民仍将“在路上”,漂泊不已,居无定所。而正因如此,它提供的东西也许更多。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与传统酒文化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两者在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酒与浪漫主义,酒与作家、革命家、农民、“愤怒青年”等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因缘。了解这些,既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人生观中的丰富意义,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性格中的温柔敦厚与挥洒真情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9.
高兴就好     
“高兴就好”,不是禅语,却透着禅机。虽简单四字,却包容无穷意蕴。不过,高兴与否的内涵却很广泛。什么是高兴,什么不是高兴,各自的体验不同,解释起来也不尽相同。同一件事你高兴了别人不见得高兴,别人高兴了你又不见得高兴。“高兴就好”虽寥寥四字,可却“微言大义”,你只有细心去体会和揣摩,并细细品咂才会深谙其意。它从生活里来,没有什么奥秘。有钱人住总统套间吃满汉全席是一种高兴,无钱人街头小酌也可尽兴。发现和满足是人们感到高兴的前提。对什么都不满足的人,很难得到高兴的快慰。有些人对近在咫尺的事物常常不屑一顾,而对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20.
<高兴>是当代实力派作家贾平凹2007年出版的有关农民工生活的长篇新作.与优秀文学作品相比,<高兴>体现出对"反文明"话语的依附;对"世俗现实"的非个体化关照;走不出的自在写作等三方面的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这三方面的艺术特征既成就了<高兴>个性化的内容书写,同时也阻止了它向经典作品靠拢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