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 《文教资料》2007,(1):60-61
“东”字本义自古至今有两种观点:一是许慎为代表的“日木说”,二是现代语言学家提出的“囊橐说”。本文考查文献,从中国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认同《说文》中一说,并认为“东”字本义及其现代汉语中主要引申意义均和“日”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汉语学习中,遇到词汇方面的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古今意义不同,二是古汉语的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显得头绪纷繁,不容易掌握。根据以往对古代汉语的学习,试图以"间"的本义及其词义演变为例来梳理本义、引申义及其引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因"是一个常用汉语词。在先秦文献里,"因"处于虚化过程中,其词性、意义和用法看似十分复杂,但如果明确了"因"的本义为"像垫子(席子)之形"或"会垫子(席子)之意",则该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就如网在纲,纲举目张,十分清晰明确了。  相似文献   

4.
“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虽有多种写法,但其意义都是表示“安宁”。小篆“寧”字形从“丐”而非“丁”,从“寍”得声。“寧”由本义“安宁”引申又有动词“问安”“奔丧”,副词“寧可;岂,难道;竟,乃”及作为连词与助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释“饗”     
宋玉坤 《保定师专学报》2006,19(3):34-34,91
王力和郭锡良对“饗”字的解释是不同的,在比参其他字书的基础上考释其本义。  相似文献   

6.
苏袁 《文教资料》2012,(24):28-32
"臤"的本义是以手持奴隶,"握之固也",由此引申出一般的坚固意义,继而又引申出困难、物体撞击声,又有多、大、紧密等意义。每义之下,都在"臤"字的基础上外加形符,孳乳成新字,以取代原字表示各具体的引申意义,从而形成一个以"臤"字为核心的字族,同时列举若干从"臤"存疑字,有待学者继续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7.
流行词语"一不留神"的本义是"一不小心(注意)",引申义是"不知不觉中(地);稀里糊涂地";当"一不留神"与后分句(VP)缺乏因果联系、出现引申义时,就完成了由动词性小句向词语或状语角色的转变;其所致结果的特点有:意外性与短时性、夸张性与轻易性、突变性与必然性、消极性与积极性、幽默性与显目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梳理的“属”字,在初高中语文文言文篇目中,出现频率极高,而在课文注释也出现了读音不明确,注释用语存疑,注释内容因不明晰或者在部分文章中没有注释而引起学生混乱等问题。此文将会从“属”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出发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梳理。  相似文献   

9.
“报”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当罪人也”,当此义讲时,“报”与“执”和“挚”有语义上的联系。从“报”的字体构成及古文字字形分析可得出“报”的本义应为“以手压抑跪伏之人,使其服罪”,由此引申出祭祀,断狱、判罪之义。“报”与“复”同源,又有报答、报复、报告等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日中基本味觉词的语义对比,两国的语言表现上,发现对基本味觉词的理解异同。这个差异出现在基本味觉词的派生义和用途方面,如日语的“甜”字有贬义的消极意义。汉语的“甜”字表示的是积极意义。再如“苦”字存在两国的共性,是因为两国均为以佛教为主的生活圈有关系。汉语的构词能力较日语强,较广泛的情况下,可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徐双 《基础教育研究》2020,(5):57-58,61
"苏式课堂"并不是一个脱离于其他任何地域文化的课堂,它就像我们中国的八大菜系一样,相互融合影响,取长补短。小学语文的"苏式课堂"是一个凸显苏州特色的课堂,它有许多种味道:苦--课前预习要到位;辣--合作竞争共促进;酸--榜样人选悄悄立;甜--激励评价让人乐。  相似文献   

12.
颜色词是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英汉语言植根不同的文化体系,使得颜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颜"外之引申义,或对应、或吻合、或碰撞、或空缺。该文将从奈达对语言文化分类模式之社会文化因素出发,就英汉基本颜色词引申义之对应、吻合、相悖及空缺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协调翻译理论指导其翻译实践,期待以崭新的视角开启色彩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谢晖 《学语文》2012,(5):63-6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词诠》、《辞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古汉语虚词通释》、《古籍通假字汇释》、《同源字典》等,都是我们学习和讲解文言文的良师益友。由于文言文使用的是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昆明”一词是个南亚语词,其本义是“人(人们、人民)。”昆明族当初应是一个南亚语民族,后来在汉藏语人南下的浪潮中,有的部分南迁,有的部分被同化,昆明族中的南亚语民族的成分渐渐淡化,汉藏语民族的成分越来越浓,最终成了汉藏语民族,但其族称却仍然是南亚语的。“巂”是个汉藏语词,本义也是“人”。“巂”人当初就是个汉藏语民族,这点与昆明族不同。孟高棉语民族中孟族的族称“孟”、芒族的族称“芒”、莽人的族称“莽”等词,与“昆明”、“吉蔑”、“高棉”等词同源,而本义也是“人(人们、人民)”。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涼"训"薄也。""薄"的本义为"林薄",引申有"少"义。"涼"的本义为"薄酒",与"林薄"义相通。在系统考察"涼"和"薄"的本义、引申义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左传》"作法于涼"应当解释为"制定少取于民的法令",故将"涼"字释为"不厚道"不妥。  相似文献   

19.
《赫索格》的主人公一高级知识分子赫索格面临个人的生活危机,想在高深思想中寻找对这个世界的“综合”解释,给这个世界立法,但最终开始意识到他原先认为文化优势的东西被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社会语言实践中,“泡沫”变成使用频率很高的流行词汇之一。本文围绕“泡沫”的含义,“泡沫”发展运用的三个阶段及“泡沫”的语言学思考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力求让人们对“泡沫”这个词汇有个直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