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2.
夏丐尊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写作及编辑、出版工作,集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于一身。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教书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学习研究他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学校教育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晓之 《大学生》2014,(15):48-49
姜老师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三十多年。2013年,姜加宁教授离退休还有一年,他决定放下多年来用以谋生计的专业,开始画油画。从事自己热爱的油画,他戏言:“教了一辈子学生,今后要好好教教自己了。”在采访中,谈起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他感受多多。  相似文献   

4.
他是个教学能手,讲课深受学生欢迎。从事物理教学30年,他秉承“平民教育”的理念,采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教学。他教的学生,中学毕业了很多年,每每相聚,谁也不会忘记提起他讲课时独特的诙谐幽默。  相似文献   

5.
黄玉峰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已经45年。45年来,黄老师奉行“大语文”教学的理念,始终把“读书做人”放在语文教育的中心.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学生,并以他的言行影响着中国语文教育。本刊特编发“黄玉峰语文教育研讨会”专题,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6.
“老师,晓明又跟人打架了!”“老师,晓明又欺负同学了!”“老师,晓明又……”我一边随学生的指点朝出事地点跑,一边不停地叹息:唉,这个晓明真是根不可雕的朽木!晓明的父亲因刑事犯罪正受监禁,他和妹妹二人全靠母亲捡拾破烂维持生活。由于生活没有依靠,日子过得相当苦。晓明虽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却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学习不努力,打架骂人却成了家常便饭。老师的帮助校长的谈话对他毫不起作用,他成了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生”。对于晓明,我没少动脑筋: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进行关爱教育,他却认为我是怜悯他,很是反感;曾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7.
黄炎真 《文教资料》2009,(34):105-106
孔子的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新课程改革有诸多相同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周敦颐虽没有一个较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的机会,但他每到一个地方做官,都提倡办学校,而且亲自讲授经术,他既是地方官吏,又作教育工作.例如做郴县令时,“至县,首修学校以教人”,在台州时,“士之从学者众”,他在郴州更是大开讲学之风。他亲自教过的学生很多,开创宋代伊洛学派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又是首创私人讲学的大教育家。尽管他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贡献却在教育方面。他一生四十余年从事讲学,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教学主张。作为一个编定“六艺”为教学内容,培养“贤者七十二”的大教育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引后人孜孜以求。本文试从教育活动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10.
孔子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目的在于“人格的全面发展”,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不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孔子承接周代的教育思想:“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周礼·保氏》语)并且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病态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琚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无疑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秩序的维护者。也许是追于残酷竞争的教育现状,多数老师在扮演上述角色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任凭老师再怎么自我感觉“蜡炬成灰泪始干”,苦啊,累呀,无私奉献呀,都没用,学生对你总是敬而远之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大多是不折不扣的“黑猫警长”,俩眼瞪圆了盯着他们,有个风吹草动——查!犯错了——批!闯祸了——罚!你笑,他担心“笑里藏刀”,你语气温婉,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15.
周改琴 《宁夏教育》2012,(7):131-13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表扬被视为教育学生的法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为许多教师的教育名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以表扬为主。表扬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面对不绝于耳的“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激励,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激励?一味激励的热潮后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成长     
约翰·杜威是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任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论述教育的本质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主要著作有《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哲学的改造》等。被誉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他一生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爱是深刻的理念,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惟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也只有爱,才能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下反“工具主义”、“科学主义”的后现代思潮中,它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借鉴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教育爱作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2、“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全身心投入实践。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的完全转变决定了他从事民主教育的一生。在从事民主教育的三十个春秋中.他又丰富了“在做中学”.从而以“教学做合一”为切人点进而创立“生活教育”。回国伊始,连续两次演讲,第一次演讲阐明了中国的教育是:格物致知和试验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23日第6版的《校长,您总得意思一下吧》一文,呈现了这样一个案例:广东某校柯校长因为要去接待客人,就叫了几个学生帮他整理办公室的资料。学生们花了一两个小时整理得“有条不紊”;看见校长回来,主动齐声问好。校长仅说了句:“不错,不错!谢谢你们!”就要打发学生走,学生则要求校长“意思一下”。该校长于是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闻慧 《家长》2009,(6):25-25
“我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了,可他还不领情!”某高二学生的家长王女士,述说着自己对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一步步的教育和付出的辛苦,“从小到大为他操碎了心,凡事考虑周到,样样提前备好。我看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好歹!难道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