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的问题.我以为大纲提出的“从内容入手”是体现叶圣陶先生作文教学思想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1991年第八期《笼统的要求“从内容入手”是不恰当的》,有点异议。笔者就此论题谈几点看法。作文要求“从内容入手”,是语文教学大纲肯定了的,已成了作文教学的常规。作为常规,就要遵守,不可违反。“从内容入手”的提法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不是笼统的提法。其原因是: (一)作文“从内容入手”,是根据写作的一般原理提出来的。作者写作一篇文章的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所谓“双重转化”,就是两步转化。第一步,作者接触于静止或运动过程中的人、事、物、景,尽可能充分地、完整地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主观认识,即是从众多的材料中确立主题;第二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小学作文要解决小学生的"无米之炊",正如大纲所指:"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多表扬,善指导,才能让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对于这一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比较清楚。但是,学生的作文仍然普遍存在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的倾向。根本的问题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真正从内容入手。一是偏重于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把学生的习作过程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甚至规定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分几个自然段写,可以用些什么词语等,学生完全是在被动作文;二是教师虽然也重视丰富学生生活,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但不重视引导学生将阅读、生活和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由于摆脱不了应付…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都知道"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没有材料可写,这是作文中最大的困难,如何解决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赞柯夫指出:“决定一篇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在小学的作教学中如能遵循这一规律,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来对作文教学入手问题的讨论,骤然热闹起来,开始对大纲的“从内容入手”规定提出异议,列举诸多弊端,亮出必须“从观察入手”、“从认识入手”,以及恢复传统的“从方法(形式)入手”的观点。对这关系到作文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导向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一)切勿无视“内容”抓“入手”对“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入手”解释为“着手,开始做”上,更重要的应明确“入手”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8.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本文中的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教书育人辨证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一、要引导学生"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这就是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应当看到,由于对作文的性质认识不清,在学生的作文中,"为文而造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学生写遇见两个同学打架,自己上去劝架,文章里用很多篇幅写劝架时的思想斗争,又是想起老师的教导啦,又是想起英雄的形象啦,思想斗争来斗争去,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把打架的同学劝开。这里,虚假的痕迹十分明显。人们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写什么 ,二是怎样写。写什么是内容问题 ,怎样写是形式问题。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但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是主要的。因此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学生写作文没有内容 ,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有“米”下锅 ,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下锅 ,怎样煮出“饭”来。这就需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 ,指导他们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 ,激发他们的作文愿望。对此 ,笔者进行了尝试 ,可用十六个字来概括 :着眼观察 ,感知内容 ,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一、指导学生实际观察 ,获得第一手材料人的认识是从感知…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A4):49-50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处于小学的高年级的阶段,在语文知识方面是需要有所拓展,有所提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加深和知识范围的拓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关注语文阅读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对小学六年级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而探讨和研究,力争促进学生的读写效率及教学效果的改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是根据写作的一般原理提出来的,它是历史的和现实的教改经验的总结,它的提出有利于纠正当前作文教学片面追求形式的偏向,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作文教学怎样"从内容入手"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多读多写准格尔旗实验小学郝秀莲一、从读学写从读学写要从起步阶段抓起,在引导学生读熟每个音节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认识汉字,要教给学生用音序查字法,以适应学生自学汉字的需要,同时指导学生将音节、字扩词、扩旬到一段话。开始学文,首先教...  相似文献   

16.
1.观察发现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认识,直接获取作文题材,直观性强,真实有趣,有利于发展学生五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感知能力,和对七情(喜怒哀乐爱恨愁)等情感的体察能力,以及对事理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在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石明辉 《时代教育》2009,(5):156-15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小学生习作是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任务.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靠多读,二靠勤练.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同时,还需要认真研究阅读和作文的关系,重视扩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读写结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我国作文教学中也是一条成功的主要经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阅读与写作相互脱节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更好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学阶段的写作训练,应加强读写之间的有效沟通,善于将读与写结合,相互促进。大量的实践证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