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对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100年前.中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了。  相似文献   

2.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做了不同学段的具体描述,对不同学段提出了学业质量的标准,反映出了“学习成果”相类似的概念。如何从学习成果的角度来关注“学业质量”,从而关注学生的作品或产品、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让“学业质量描述”中归类为作品取向、表现取向、认知取向,从而把“学业质量”描述渗透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并注重教学质量,使之成为“教—学—评”一致性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绿色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它提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师生身心发展的自然特征,促进师生健康、愉悦且全面的成长,呈现的是教育者共同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绿色指标,正是实现上述教育理想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2011,(1):106-106
本刊记者:“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为什么在“评价”外还要强调分析、反馈与指导,其意义何在? 张民生:对于教育工作来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实施的达成度怎样,这就需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培养方式与目标的不断转变与调整,面对新教材全面实施的新形势,需要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业评价。目前,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迷茫,关于方法、关于对象都过于简单与狭隘,过于重知识而轻发展,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新的学生学业评价也应该不断坚持从知识、能力本位上逐渐向学生的主体本位转变,要逐渐转变追求外在教育的价值观念,要不断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这种转变是新时期下教育本质的一次重大回归。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教学课改前后的对比,分析以生为本学业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祥旦 《福建教育》2023,(10):41-43
学业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育人价值是干预。研究干预,可以有效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适当提高学业质量评价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为“干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以人为本”这一全新理念正渐渐取代旧的课程模式,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有了长足发展,但改革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成为了制约课程改革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是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课程改革以来,数学和教学改革风生水起,但是,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改革却举步维艰,透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寻改革的突破点,是当前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明确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的表现及原因,指出当前突破山区教育信息化“瓶颈”的有利条件,最后分析推进山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结合区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采用边实践边探究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出"六段式"区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区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实施和专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业质量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体现,因此,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 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高校有责任建立健全有效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是指高校协调利用全部相关资源对学生学业相关的情况进行全面、全程、准确、及时地了解与记录, 并对获取的数据依据恰当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反馈。该 体系应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管理等三方面内容,涵盖个体评价与整体评价两个层面,涉及 起点评价、过程评价、毕业验收、追踪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组织运行、信息反馈等要素,秉持全 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准确性、科学性、综合性、协调性、教育性等原则,通过全面评价、量化计算等 方法,在制度、组织与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下,以四个阶段全程跟踪、多部门配合联动的全面质量 管理模式实施,并坚持自检评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郝增  张春旭 《河北教育》2014,(10):40-41
科学的教育评价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推动素质教育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超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教育体系内外部多方面的原蹦,出现了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导致了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传授轻全面育人等问题的出现,严霞影响了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身一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评价系统缺失的教育必然是低效的教育,而评价系统不科学的教育则很容易变为异化的教育。如果一直以考试代替评价,以选拔遮掩发展,以考纲架空课标,以外围改动悬置核心变革,我们就永远不会拥有一个科学的评价系统,也就永远不会拥有一个真正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我看到2010年1月9日的一条新闻《社科院报告: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15年》之后,联想到了我国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也存在这个问题。具体地说,是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中小学管理层面所出现的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引,需要国家立法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构与完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完备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可划分为四大系统:监测目标系统、评估系统、报告系统和支持系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政策性、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及运行机制的独立性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校内学业考试”与“高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考试,从考试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向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后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选拔人才。因此目前很多中学“校内学业考试”中的英语考试完全套用“高考”英语试题的做法是欠妥的。同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即进一步明确“校内学业考试”的目的,加强“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考试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7.
张民生 《上海教育》2011,(21):26-27
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今天,我们正处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线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在操作之初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课堂容量增加,课时明显不足则成了制约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瓶颈”。如何化解教学中内容多、任务重与课时紧张的突出矛盾,巧妙突破制约课改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载体.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以“美国教育进展评价”项目为核心,以国际评价为指引,以州和学校评价为支撑,形成了明确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专家为核心的民主参与机制、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和多样化、公开透明的结果报告机制。  相似文献   

20.
10月27日,经过随机抽取的来自上海18个区县的6.5万名四年级和九年级中小学生参加了学业质量监测。这意味着上海基础教育首开先河,率先探索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将改革的重心直接切入内涵之核——评价。时间倒推2个月,今年8月底,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在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发出感慨:上海的基础教育没有躺在PISA成绩第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学习借鉴了PISA的评价工具、方式和理念,并与多年来合作愉快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