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围绕着希特勒的死曾经有过多种传说,这是因为他的遗体下落不明所造成的。因此,不相信希特勒已死的人,直到很久以后仍然大有人在。原来这个问题也是由于苏军公报前后矛盾、暖昧不清而造成的。1945年5月2日苏军占领柏林后刚发表了希特勒的死讯,却又说他的死有疑问,接着又宣称发现了希特勒的遗体,  相似文献   

2.
杨然 《世界文化》2010,(5):44-46
希特勒一直是个谜,关于他的论述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却鲜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描绘,至于准确,更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摇摆不定。对于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元首”在1933年以前不为人所知,从1934年到1938是德国的救星,万众敬仰的天才,1939年到1941年是伟大的征服者,  相似文献   

3.
正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文体家,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开路先锋,被称为美国后现代派文学的俄罗斯大叔。他以对小说体裁的成功颠覆和其鲜明的后现代性而享誉文坛。其小说也为后现代叙事理论提供了文本参考,并成为众多后现代文学的推崇对象。20世纪70年代他的声望达到顶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  相似文献   

4.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既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也是法西斯国家掠夺受害国艺术品和财宝的饕餮盛宴。据德国人赔偿犹太人财产会议估算,德国纳粹"二战"期间从犹太人手中夺取共计65万件艺术品,其中10~20万件至今下落不明。这尚且只是纳粹掠夺的一部分。但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何对艺术品情有独钟?与其他集权主义的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倾向相同,艺术也总被用来为其统治正名。此外,最直接的原因与纳粹高层都受过比较优良的教育,或与他们的一些艺术情结有关,仅以希特勒为例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5.
1983年5月6日晚间,联邦德国《明星》杂志发行人亨利·南宁,在全国电视网中尴尬地露面,不无愧意地向电视观众宣布:《明星》杂志记者海德曼搜集到的所谓“希特勒日记”纯属伪造。有关这一伪造事件的进一步调查正在进行,《明星》杂志在此向所有的读者致以歉意。至此蔓延整个联邦德国,乃至全世界的有关“希特勒日记”真伪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当时,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法国《巴黎竞赛》画报、意大利《全景》杂志,以及发行全球的美国《新闻周刊》等几家报刊,都同《明星》签订有巨额的转载合同,此时不得不紧急换稿,弄得他们…  相似文献   

6.
宋珅 《世界文化》2007,(1):29-30
在战争的阴霾下,似乎一切残忍和暴力都成为勇气与正义的化身,在所谓的冠冕堂皇的外衣包裹下。希特勒纳粹丧失了最原始的人性与良知。反映这一题材的德国影片《希特勒的男孩》,极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此片在德国初映时曾引起轰动,影片中年仅20岁的男主角还为此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影帝称号,剧本获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导演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表现在银幕上的幽默感,毫无什么隐秘。我只不过力求揭示出人类本性中的某些纯朴的个性,并且把它运用在表演中。无论所牵涉的是商人、店主、出版商或演员,我全部的成果难道不是都毫无例外地建立在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上吗?我的职业中的那些优秀的技艺,都是在伦敦弗列特·卡尔诺哑剧团中获得的。卡尔诺在他的戏剧中保持了民间戏  相似文献   

8.
郁东 《大理文化》2003,(3):25-26
滇西佛教名山水目山风光宜人,景色各异,山上生长着许多美丽的故事. 与大理千寻塔造型相似的水目寺塔,十七层密檐实心塔下的四十八个柱墩石多少年来一直新鲜如故.日晒风吹雨淋,山上的许多风物都改变了原先的模样,唯这些柱墩石那么年轻.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石相似,看到那些青石柱墩,我多少感到四周有一种神灵的谕示,人们在惊奇之余形象地说:这些石头像刚刚被錾子錾过一样,多少年来不长青苔不变颜色.  相似文献   

9.
这个遥远、神秘、浩瀚的内陆大海是爱好探险的旅游者的一首幻想曲。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兴趣盎然地在海拔四千公尺而可航行的世界最高湖上驾舟遨游。这个湖就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的的喀喀湖”。湖深二百五十公尺,长二百二十二公里,宽一百一十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抽空读了一位有名的英国人写的长篇小说。小说中描写的勒普塔人的“飞岛”使我大吃一惊。下面是格利佛船长的第三次旅行中的一段: “我看见天空有一个巨大的、足以遮住太阳的不透明的扁圆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我用袖珍望远镜很清楚地看到它上面有许多人,他们正顺着几根粗绳降到地面上来。飞岛可以借助于磁铁的吸引上升或下降,还可以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当磁铁保持垂直,而且它有引力的一端直指地面的时候,飞岛便下降,但当它有拒力的一端指向下时,飞岛便一直上升。当磁铁的位置倾斜时,飞岛的移动方向也保持倾斜。”这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要知道,这部小说写于1726年,那时地球上的所有运输装置只是靠体力和风力挪动的。当时怎么竟能产生关于“飞岛”这样的思想呢?“飞岛”上的居民怎么能借助于极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在《家常话》周刊担任编辑工作九年,该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写于1857年的未署名的无标题小说。日前,一位美国学者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狄更斯本人。这位学者名叫哈里·斯通,  相似文献   

12.
“发现这些书信的收获确实超过了我根据15年来对玛丽·雪莱的研究、思索和讲授有关她的课程之后有所了解的推测。”美国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兼文学教授贝蒂·贝内特去年元旦抵达澳大利亚,寻求玛丽·雪莱的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新线索后这样  相似文献   

13.
本月份,英格兰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久已遗失的史蒂文生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成为震动世界文坛的一件大事。史蒂文生是大家所熟悉的《宝岛》和《化身博士》等畅销名著的作者。这部《一首古老的歌》是史蒂文生在二十七岁时写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4.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曾经结过一次婚。他的妻子安东尼娜·依瓦诺夫娜·米留科娃是他的一名学生。结婚时,柴可夫斯基37岁,米留科娃28岁。这次婚姻,与其说是女方主动提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在她的胁迫下举行的。她不断地给柴可夫斯基写情书,然而他的回信却是千篇一律全是拒绝她的求婚。后来,米留科娃给柴可夫斯基写来这样一封信,是1877年5月4日发出的。信中写道:“虽然我没有见到您,可是,我们住在同一个地方这件事本身就使我万分激动。无论在哪里,我片刻也不能把您忘怀,也不能中断对您的爱慕之情。除您而外,我不爱任何男子。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15.
<正>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生活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两位哲学家都对万物的起源和灭亡、产生和消失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宇宙本原及其运动提出了相近的看法。“道”和“逻各斯”分别是这两位哲学家最重要的哲学范畴,代表着两人对宇宙本原及其运动变化模式的哲学反思。一、“道”和“logos”的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指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团永恒的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龙生九子各不同。《圣经·旧约》里刻画了性格不同、"职业"有别、命运迥异的该隐、亚伯兄弟和双胞胎以扫、雅各兄弟;在《新约》福音故事中,则有马大和马利亚这对姐妹花,她俩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出灵魂追求与肉体需求的层次不同。圣经中耶稣向马大和马利亚两姐妹传道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38—42节)展现了这对姐妹截然不同的形象——关注神圣教诲的马利亚与投身世俗事务的马  相似文献   

17.
说到葡萄酒的颜色,它无非是红色的,白色的,或是淡红色的。然而古希腊人喝的葡萄酒,它的颜色似乎不是这几种。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市的化学家罗巴特·莱特和考古学家罗巴特·卡特雷在投给美国科学杂志《自然》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大诗人荷马当时喝的葡萄酒,肯定是蓝色的。”为此,在学者之间,围绕着“往昔葡萄酒的颜色”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的起因,是荷马的诗句引起的。提到荷马,众所周知,他生活在公元前大约800年到750  相似文献   

18.
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都很重要。好的艺作品是健康的精神食粮,能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努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重视艺和艺工作。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此情境下召开了延安艺座谈会,发表了指导中国新艺发展方向的不朽之作《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党历史上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这颗星球,准确地说是"水球",而不应称为"地球",因为它70.8%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血液,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水无可争议地扮演着主角,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创造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重庆位于中国的大西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内陆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秀丽的山川、纯朴勤劳的人民以及大江大山、东西交汇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公元前11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771)王朝的建立者姬发──周武三封宗姬于巴(周朝国名),巴人即以江州(今重庆)为都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重庆署巴郡,此后改为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停,以他先在此封恭王,后称帝双季喜庆(1190-1195执政),升恭州为重庆府,年庆山此得名。公元1357年,明玉珍(1331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