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关于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多年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试图从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入手,来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在我国,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理论界曾展开过多次热烈的讨论,近年来在探讨经济改革问题时又把它提了出来。因为只有说明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才能进而论证社  相似文献   

3.
4.
5.
总结我国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有一点需要我们引起注意,这就是在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化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性化。只有克服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性的严重倾向,实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性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笔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原因的传统解释提出了异议,并论证了地主制经济所固有的特征和对社会主义公平理念的追求在选择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意在得出社会主义选择的方向不错,关键是道路怎样走这样一个导向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我国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但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理论界虽然讨论了几十年,却没有作出圆满的解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普遍接受的观点。长此以往,就会动摇已有的结论,贻误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赣南农村和全国许多农村一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提高了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发展。认真总结这段时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创造,新经验,建立起赣南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秩序,对于进一步发展赣南农村商品生产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农村商品经济新秩序,简言之,就是农村商品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行为准则。它是以市场的价值规律为核心,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建立起来的生动的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不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立体结构。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也必须采取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的交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学术界的指正。一、从纵向看,商品经济产生、存在的条件与它消亡的条件不同长期以来,经济学界认为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存在的条件与其消亡的条件是相同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秩序,它具有哪些特征,对于实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具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等问题,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或许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卫兴华“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的论著中一般不使用。西方经济学辞典包括权威性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都没有“商品经济”辞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不讲“商品经济”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1984年以前的中央文件中...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已没有多少疑议,但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究竟应具有哪些特征,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必要将这个问题探讨清楚。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至少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它是一种商品经济,必须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商品经济;最后,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商  相似文献   

13.
在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认识的深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共产党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在199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它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认识的又一次深化,并以此为主线条,完整地提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重大意义、与新民主主义论的传承关系 ;并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在其《文选》第三卷对此作了许多论述。在最后一篇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石坚 《娄底师专学报》2010,(2):55-56,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提高人的素质,发展特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重大意义、与新民主主义论的传承关系;并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私营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对私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产生,人们总习惯于把它看成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方针、政策的结果。这种理解是很肤浅的。私营经济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固然有方针、政策的原因,但更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社会主义私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是“一低二不平”(即: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极不平衡)。这种生产力状况从总体上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必须是多样化的,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农村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的家庭经营,推  相似文献   

19.
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几个辩证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与方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单一性与协调,社会主义发展的继承与创新,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突进性与长期性等。探讨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性、曲折性以及长期性,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明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浩大的、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实现这项任务,必须依靠加强宏观控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调节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在这个“综合治理”过程中,法律手段是保证其他调节手段的社会效应的可靠保障,同时,又对其他调节手段具有制约和监督作用。这样,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律手段在治、整、改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