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境内左江流域的花山岩壁画历史悠久,传承着壮族先民的文化内涵,其形象的表现出原始体育的雏形,孕育着众多原始体育元素的萌芽.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壮族武舞为例,对左江花山岩画中的原始体育元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5,(10):879-880
通过对左江岩画的相关考证,着重分析其蕴藏的壮族体育文化,首先对广西左江岩画内容、特征进行阐释,其次从武舞演练、铜鼓文化、图腾崇拜三个方面论述岩画中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后追溯壮族体育的起源,深入了解其传播发展历程,并为壮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望本文能够对壮族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带来借鉴意义,并使之长存。  相似文献   

3.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对武舞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武舞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不仅在军事上,更主要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武术的发展情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备受关注。然而,如何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却一直都是研究的瓶颈,文章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分析得出要想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进步,必须将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以武舞的表演性激发武术的活力,以武术的坚韧性来糅合武舞的单一性。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针对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方法,借以为高校武术的发展和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东巴跳隶属于东巴文化之范畴,以历史、宗教、体育的视角,对“东巴跳”这一少数民族武舞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从东巴跳的起源、形态、功能三方面进行武舞文化定位研究,阐明东巴跳具有武舞文化相乳交融的宗教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6.
探寻了武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描述了武舞复苏和兴起的过程,分析了当今武舞复苏的原因和武舞复苏现象对于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启示.研究认为,武舞复苏的原因主要是新环境下中国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武舞文化形式的易接受性,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和高质量的精心制作以及西方国家强烈的文化需求.“武舞复苏”现象对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启示主要有武术应该满足多元化需求,提升自身满足需求的程度,传播过程中不要限制和抵制武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与改造.  相似文献   

7.
花山节是文山州苗族在春节举行的一个重大节日活动,在节日里依靠花杆展现出来的古老而丰富的体育活动折射出了文山苗族寓意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对花杆的渊源、表现形式以及爬花杆的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对武舞的历史解读——兼论武术套路对古典舞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武舞”这一独特的文化样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在武舞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术与古典舞蹈逐渐产生分野。武术成为古典武舞的基础和古典舞蹈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为古典武舞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古典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史》中的插图与阴山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山岩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们在对其解释和利用时,必须对古代北方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证,否则就会望图生义,失之千里。刘秉果先生所著的《中国体育史》(插图本)一书中所选三幅阴山岩画应该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进行巫史文化活动有关,并非是古代北方民族开展导引、跑步、跳绳体育活动的图形。同时,本文进一步论述了阴山岩画中所反映的骑马、射箭、摔跤、棋图、身体技巧等古代北方民族体育活动,指出对其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体育的历史源渊,拓宽研究视野,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观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武舞的发展问题,认为由舞蹈和武术融合而成的中国武舞经历了萌芽期、产生期、成长期、繁荣期、曲折发展期和改革新生期等历史分期,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新时期武舞发展存在专门人才稀缺、重形式轻内涵和缺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等结构性困境,解决路径包括构建武舞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与体系、基于"武舞同源"的共识全面提高武舞编创水平和填平"鸿沟"背景下实现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力求为武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而积极的借鉴,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文化自信理念的坚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桂林市4所大学壮族男、女大学生的体质进行体质测试和分析,探讨壮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对将来改进少数民族院校的教学和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壮族各文化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根据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三个方面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性从文化学的角度给予阐述,以使世人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并使之更好地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男大学生Wingate无氧工作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师范大学男学生为研究对象,测定30sWingate最大功率、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观察壮族大学生无氧工作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最大功率并没有变化,平均功率从一至三年级下降,四年级上升,且在三年级时达到低值,疲劳指数在三年级上升到峰值,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5~2000年广西壮、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85~2000年广西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壮、汉族学生样本,对7~22岁壮、汉族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广西壮、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除肺活量指标壮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外,其它各类指标汉族学生平均增长值超过壮族学生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广西壮族武术的原始形态、内容分类、风格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发掘及其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香火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流行于广西壮族同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源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古元坡村村民张元亨与其母艰苦生活的美丽传说。香火球运动极富地方民族特色,活动规则类似于现今的羽毛球,区别在于用手代替球拍击球。香火球运动延续了广西壮族同胞对火、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现出坚韧与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以及明显的地域边缘文化色彩。香火球运动的传播应充分考虑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保留和发挥香火球文化中传统的精华部分,使香火球这一独特的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日久常新。  相似文献   

17.
岩画揭示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情景,岩画中人体运动形象作为人类早期带有巫术祭祀性质的身体运动游戏方式是研究体育运动源起的信史,其人文内含揭示了人从蒙昧逐渐走向最初的(原始的)文明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壮族板鞋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丽春 《体育学刊》2007,14(7):69-71
概述了壮族板鞋舞的起源和发展,对板鞋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壮族板鞋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板鞋舞不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集体性、交融性、观赏性和综合性等文化特征,而且还具有健身、健心、体育旅游开发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