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茅盾的寓言创作在寓言形式和新的思维内容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建树都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寓言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指出茅盾的寓言创作做了许多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第一”的工作,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2.
茅盾先生的笔触不仅涉及到小说、神话、文艺评论等,还涉及到寓言,茅盾先生寓言实践的三个阶段,对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兴起、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功绩和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强华在当代系列寓言创作方面有开拓性的建树,系列寓言的构思奇特而新颖。他的科学知识寓言,能将文学性、哲理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寓言形象具有立体多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的思潮景观。现代主义小说体现出寓言化特征。这种创作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影响显著,中国新世纪小说也强化了寓言化并产生不少典型文本。寓言本质是寓教于乐,寓言化小说的“教”与“乐”的内涵和表现更为丰富复杂,有独特的“叙述结构”。寓言化小说显示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自觉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源于《庄子》的"寄寓于言"手法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寄寓之言"的寓言故事,也包括中国古代特有的"寓言诗",以及一些有寄寓之义的散文和比喻。由此可见,源于《庄子》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应是一种广义色彩的"泛寓言"体式。还原《庄子》的"泛寓言"理论,探讨其深远影响,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寓言"创作,比较中西及古今寓言的异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继承了先秦寓言的创作经验,借鉴了印度寓言和六朝传奇的艺术手法,深深植根于中唐社会的土壤.彰显鲜明的社会讽刺主题;善于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创造;故事情节完整,曲折有致:寄寓机智巧妙,灵活多变,体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柳宗元的寓言促成了寓言文学的独立性、促进了寓言创作方向的转化,对中国古代寓言在唐代的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有口皆碑.对唐以后的寓言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探讨柳宗元寓言对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寓言的革新,通过比较两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寓言形象的不同把握及两者寓言形象在各自文学创作意识、文学文本中的不同地位,指出柳宗元寓言形象具有后者所没有的典型意义,进而得出结论:典型化是柳宗元寓言取得独立文体地位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期,是指自1976年10月开始至今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新时期寓言文学空前繁荣发展。文章从寓言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寓言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这两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推介与论述,并揭示了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寓言文学的鼻祖,在寓言创作中,庄子也算是我国古今第一人,在《庄子》整部书中共有一百八十多则寓言,庄子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行云流水、汪洋恣肆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诡谲荒诞的寓言世界,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抵达了他的逍遥国度,到达了他自由的心灵世界。总之,当我们在庄子的寓言世界里遨游时,庄子已在不言中把他的思想自然而然地传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2.
<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寓言文学的鼻祖,在寓言创作中,庄子也算是我国古今第一人,在<庄子>整部书中共有一百八十多则寓言,庄子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行云流水、汪洋恣肆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诡谲荒诞的寓言世界,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抵达了他的逍遥国度,到达了他自由的心灵世界.总之,当我们在庄子的寓言世界里遨游时,庄子已在不言中把他的思想自然而然地传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鲁迅和茅盾在彼此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中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皆为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但在常规的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两位大师之间的精神相依.本文旨在探究鲁迅和茅盾相互间的交往和对彼此作品的评论,从而确定若在教学中打通两位文学大家,将会使读者在对鲁迅和茅盾及其作品的接受方面获得新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林译小说《伊索寓言》为基础,研究林纾在小说中的中西文学比较活动。林纾从小说的文学功能和社会作用方面比较中西文学作品,寻找、比较中西文学中一些相似的题材典故,并且以中国古代史实阐释伊索寓言,显示了初步的中西文学比较意识,对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理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古代寓言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散文大发展的先秦时期,成熟于唐宋古文运动中,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元明清以降,又和小说、笑话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寓言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之一,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于寓言的创作经常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与儿童文学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大多数人似乎对寓言是否应该包含在儿童文学范畴持肯定态度。然而,寓言不可能像童话一样受到儿童读者的青睐和欢迎,儿童对寓言的接受总是在似懂非懂之间。从寓言创作目标的指向、特定的文本特征、寓意的指向性以及儿童自身接受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寓言在儿童的接受中确实存在着些许的尴尬。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寓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8.
温州寓言创作群,是中国当代寓言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作群体之一。通过调研发现,这支创作队伍目前已呈现老中青少四代良好分布状态,成员间存在典型的师徒授受的传承关系。其寓言作品丰富,选材关注教育、立足温州,多用夸张和人物言行对比的艺术手法,大胆进行多样化的寓言体式创新。师徒帮带及学校、政府、社会联合,是促进温州寓言小作者迅速成长的重要培养方式,对全国其他地区寓言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多方面,善于用寓言来说明道理是其中突出的特色。对《孟子》寓言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很多学者在论及孟子的文学成就时对此都有涉及。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孟子》寓言的作用;《孟子》寓言的特点;《孟子》寓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