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课程论观点的远程教育课程界定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远程教育课程的现实情况,从课程论的角度全面认识远程教育课程是一项基础工作。远程教育课程与传统教育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远程教育课程在课程要素或属性层面上应以经验为主导,在课程功能或作用层面上应以活动和进程为特点,在课程层次或结构层面上应是一种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的结合。远程教育课程不应过分强调课程的学术性和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课程标准和纲要,而应由远程教育机构按照实际需求来合理设置,应强调学生经验的获取,重视课程的动态性和过程性。这些特征突出地体现在远程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高职教学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四种关系。提出了在高职教学计划中应确立核心课程 ,开设综合课程 ,活动课程和双语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课程政策是在不同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政策行为,不同的课程政策取向,制约着人们确立不同的课程政策目的、采取不同的课程政策模式乃至确定不同的课程政策内容。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与课程政策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取向的本质是指课程编制和课程改革主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范围内为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在制定行动纲领和准则时自觉坚持或不自觉表露的政治立场。课程取向具有全局性、变动性与长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程建设是多主体参与的课程实践活动,应以相关主体间的学校课程共识为基础。而什么是学校课程共识是一个尚未在理论上得到明确的问题。综合分析学校课程共识的现象本质、认知特点和课程活动归属可知:学校课程共识应为学校课程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划的背景下,在集体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决策的活动中,基于理性同意和协商的统一,对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公共事务达成的一致认识,针对的是不同层级的课程转化和同一层级课程协作中因课程主体不同产生的课程差异问题。学校课程共识之于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在于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课程建设主体格局,最大程度实现各方利益诉求,提升学校课程决策的理性水平,从而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课程决策者和课程实践者对课程的认识偏差,在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进行选择时,应树立课程文化多元平等、互惠共生的理念。注意课程文化选择时的多方参与,鼓励教材使用多样化,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民族课程的主辅关系,编制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协调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课程文化中的关系,实现两者在课程文化中的权利平衡。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应紧扣课程思政导向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课程思政施行需要补齐课程建设的制度短板,使课程全面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新内涵和新要求;在深化课程认知与优化教学过程中、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坚守质量底线基础上、在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质疑声作出正面回应,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与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耦合共进。  相似文献   

7.
教师课程角色是指教师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由此所应承担的责任和要求,它的丰富内涵体现在课程的不同层次当中.在理想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和思考者;在正式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选择者和执行者;在领悟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理解者和建构者;在运作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创造者和组织者;在经验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协助者和促进者.但教师在与课程发生关系时,课程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由此,根据复杂性思维的理解,合理的教师课程角色应具有主体性、依赖性、全息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就是赋予教师课程权力,包括课程资源开发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教材研究权、课程评价权等等,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有权力开发、设计、实施、研究和评价。课程权是教师的核心权力,它无疑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效。新课程改革多年,作为一线校长,在行使课程权力时,也在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程权使用得如何?使用空间有多大?课程权力在哪些方面发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嵌入式、支撑式和补充式,说明了三种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教学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的课程思政育人特点和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克里斯塔勒理论和廖什理论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两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重大差别。对它们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书探讨,揭示它们在区位论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中介地位及其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集合论中的良基定理,建立了良好构成的图的概念,利用图的知识来得到良基定理的等价定理,是图论在集合中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集合论中的良基定理,建立了良好构成的图的概念,利用图的知识来得到良基定理的等价定理,是图论在集合中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特有概念,其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庄子和佛家六根说谈起,阐述了意境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一阶形式语言L={ ,0}中,用模型理论对交换群进行研究,证明了整数环上的任意基数无扭模,都存在基数非自由模的无扭模,不存在有限交换单群公理,而素数P阶交换单群理论是范畴理论.  相似文献   

16.
客家研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为被歧视的客家人辩护的功能,但同时客家文化和所有地域文化一样是旧世界地理封闭和社会封闭的产物,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客家学与所有地区性文化一样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化格局下,客家学的价值和功能应作大的调整,以使客家文化研究纳入人类文化中。  相似文献   

17.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它们的共性包括:前提相同,过程相同,目标相同。它们的差异包括:学科背景不同,模式策略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范畴化理论具有认知性、主观性和思辨性,零度偏离理论具有伦理性、互动性和艺术性。不同理论间应该加强相互的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动机理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自我决定理论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能力、归属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促使人类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四个分支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