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伟国 《小学生》2004,(11):52-52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汉语中有许多词语是来自英语的,它们已成为汉语中的“老外”了,现向你展示一群常见的“老外”。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汉语中有许多词语是来自英语的?它们经过音译加工,已成为汉语中的“老外”。现在向你展示一批常见的“老外”,你见过它们吗?  相似文献   

3.
小平 《课外阅读》2010,(8):19-19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4.
毕冷 《师道》2010,(7):120-120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德国传媒人士雅各布的口述写成,记叙了一位懂汉语的老外,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由于生活习俗和待人接物方式的不同闹出的一些笑话……“香蕉人”,意指皮黄里白的海外华人。我们这些懂汉语的老外则被西方人称为“鸡蛋”,意为外白内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不仅如此,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到“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与此同时,为满足更  相似文献   

8.
双休日,妈妈带我去英语兴趣班,教英语的是个白发老外,他的中文很差,难以与我们交谈。“你‘交’什么?”老外微笑着问我,我勉强听懂了:“我叫刘心怡。”老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突然想到,老外教英文,我也可以教他中文呀!一下英语课我就对老外说:“让我教你汉语怎样?”显然老外听不懂,我好不容易翻译成了英文,他才听懂了。老外十分想学汉语,所以把笔和纸也带上了,还说:“我很爱中国语‘厌’。”我就先教他说“语言”这词吧。“语言,不读语‘厌’,跟着读。”我学着老师的口气说。“语言,语言,”老外终于会念了。小小的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快的…  相似文献   

9.
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汉语中的好多词语和英语特别相似,原来这些词都是根据英语的发音音译过来的,它们就是“汉语中的‘老外’”喽!  相似文献   

10.
教了几十年的语文课,又遇到了新课题——给老外上汉语课。几年前,学校里聘请了六名外籍教师,一下飞机,问他们对学校有哪些要求,六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给我们上汉语课!”作为校长的我当时看他们这么热衷于汉语学习,便很激动地将这一“重任”揽在自己身上。面对六个“嗷嗷待哺”、积极性高涨的老外,我像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样,一板一眼地从汉语拼音字母开始,声母、韵母、声调、拼音规则……一路教了下去。我教得一丝不苟,他们学得更是卖力。拼音学完后,我对他们进行了一次严格的考试,成绩出来,竟然个个都很优秀。可是就在老外的汉语拼音考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是一位英国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他描述了自己作为“老外”在北京学习的见闻感受,表达了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2.
【新闻点击】据《新京报》2004年2月3日报道,2月2日上午10时许,北京公交车驾驶员武师傅驾驶的731路车行驶到人大站时,上来一名30多岁身材高大的黑人。买票时老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到农展馆。”售票员绳女士对老外说:“去农展馆一般都在亮马桥或团结湖下车,农展馆没有站。”车行驶至亮马桥站时,老外并没有下车。当车开到农展馆大门附近时,老外突然站了起来,指着绳女士喊道:“快停车,农展馆,我要下车。”绳女士解释说中途不能停车。老外径直走到前门口,冲着司机武师傅说:“快停车,我要下!”武师傅忙又解释说:“没站不能停车,你下站下吧…  相似文献   

13.
外国人考汉语吗?当然,随着我国实力的日益增强,学习汉语已成为许多国家年轻人的选择,好了,不多说了,还是一起来看看小老外们是怎样受“煎熬”的吧! (主持人:家文)  相似文献   

14.
《海外英语》2012,(11):15-15
汉语中有许多以动物为主题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鸟语花香”“鸡同鸭讲”,等等。其实老外也喜欢用动物来表达情感。来学习几个和Animal相关的表达,看看和我们的成语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轻声词趣谈     
汉语以其特有的声调系统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独具魅力,这其中有声调的一种特殊音变一轻声的一份功劳。老外说汉语,大都听起来生硬艰涩,主要原因在声调上。以轻声为侧,造这样一个句子——“先生,您的孩子真漂亮”,其中“生”“的”“子”“亮”都读轻声,老外可能正相反,都读成重音,由衷的称赞听起来好像滑稽的调侃。让人忍俊不禁。人们给孩子起名喜用叠字,如“乐乐、瑞瑞、贝贝、笑笑”,正是得益于后一个字读轻声的美好动听。由此可见,轻声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内惟一一所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校40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万多名懂汉语、通晓中华文化的留学生,他们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促进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中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亚洲国家的青睐。 有资料显示。1997年来华留学的“老外”为43712人,2000年的数字为52150人,短短的几年间,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了近1万人,而且留学生的人数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着。 “老外”争考“中国托福”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即所谓  相似文献   

17.
声调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之初常常操一口并不地道的发音,这种语音方面的偏误有些会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渐消失,而有些却可能“石化”,使得他们即使学了多年汉语,一张嘴却还是暴露了自己的老外身份。针对这种“洋腔洋调”现象,本文从汉语的节律性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试图找出帮助外国学生习得地道汉语语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似乎掀起了“汉语热潮”: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遍地开花。汉语教材整吨整吨地往海外运,报名参加中文培训的老外一个接一个……在“汉语热”卷袭全球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坐下来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19.
小平 《教师博览》2011,(2):33-33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20.
一个老外为了学好汉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于一位国学教授门下.老外想挑一个简单的词学习,便向老师请教,英语"我"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