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新《公司法》中的有限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灵魂的股权自由转让原则,在具有人合性的有限责任公司当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原有《公司法》中关于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修改后的《公司法》按照利益平衡的原则对其进行了完善,修改后的有限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制度由公司股东会同意、反对股东的购买义务和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三项具体规则构成。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第三章就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所作的规定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司章程就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条件所作的规定不应优于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之间转让股权仍然需要经过其他股东的适当控制;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公司法作出相应的规定;对于股权继承的效力问题公司法应当作更为明确合理的规定;就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权的问题,公司法还应对其适用的情形作更为合理的规定,并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属于效力性强制规定。公司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前提是公司股东同意对外转让股权。未得到同意公司股东取得股权应在产权交易所进行。转让股权的方式为在产权交易所公开竞价。由股权转让人通知公司股东进场交易。进场交易过程中由产权交易所履行通知义务。程序规则与受让条件不属于同等条件的内容。同等条件为转让合同的内容。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撤销股权转让合同后,依然应按照国有股权转让特殊规则转让股权。  相似文献   

4.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股权转让有多种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一方面要遵循股权转让自由原则,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对股权转让自由的限制。因为现有公司股权转让机制的不完善,股权转让异化,导致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时会产生多种利益冲突,这就要求股权转让制度的设立既要保护股权人的转让股权自由,又要兼顾公司利益、其他股东利益和拟出让股东利益三方面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权转让的制度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国有股权的转让存在着国有股权定性不准确,股权客体界定不规范,股权主体过干分散,转让程序无权威、统一的法律保障制度障碍。为此,必须从股权关系、股权转让程序等方面着手,为国有股权的合法、高效、有序转让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股权转让协议成立和生效时间的界定直接影响到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的效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使公司变更登记材料更符合法律规定,以保证登记材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司法第35条沿袭传统公司立法精神,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的第三人转让出资设置了两项限制条件,其立法价值需要重估。立法中规定的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无法真正起到制约股东向第三人转让出资的作用。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也不能对抗转让出资的股东与第三人的出资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8.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作为股东退出机制中的最佳选择,在实践中最常为股东选用。对股权转让应充分考虑其人合要素的属性。同时,鉴于其财产属性的显征——可转让性,亦应以民法基本理论剖析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无论立法实践还是立法学说,对股权转让的规整都是在股权这两种特性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综观各个国家的立法,对有限公司股份的转让,呈现逐渐放宽的趋势。对我国新《公司法》的解释也宜顺应这种国际潮流。  相似文献   

9.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非协议转让与股权协议转让不同,是非基于股东之间的合意或公司股东与第三人间的合意而进行的股权转让,一般是由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产生,主要包括因婚姻关系的变动引起的股权转让,因遗产继承引起的股权转让,人民法院依照强制执行程序发生的股权转让和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股权的非协议转让是我国《公司法》中的薄弱环节,关于这方面的设定,《公司法》少有涉及。因此,实践中关于此类问题的处理也难免出现些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主体愈加活跃,新鲜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我们应当树立问题意识,认真研究关于股权非协议转让的有关内容,对其进行完善,并在《公司法》中进行必要的规定和限制。  相似文献   

10.
股权是投资人或认股人以及继受人对所持公司股份而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即对股份的所有权。股权是股东权之一种,股东权包含股权。股权具有所有权的性质;其他股东权(包括自益权、共益权)具有社员权的性质。继承人继承的是已故股东的股权而非其他股东权,继承公司股东的股份并不当然取得股东的资格。继承人向第三人转让股份时,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是必要的,但对其他股东能否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须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民法、商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对未经工商部门变更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作了较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的司法解释草案对此做出了规定,但此规定是否合理,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股权中的财产权可以继承,身份权不能继承,但可经全体股东同意而取得继承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值得肯定,建议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时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13.
以欧盟公司法为切入点,从近日荷兰公司法立法改革出发,讨论并分析荷兰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规定三个方向的变化,并与我国现状和公司法立法进行比较,尝试找出荷兰公司法改革给我国的立法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中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未作明确规制,由此引发大股东滥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应大胆吸纳发达国家公司立法例,当中小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予以司法救济,切实保障中小股东各种合法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已于今年初收回死刑核准权并统一行使,本文力图从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理论入手,探讨在我国死刑正当程序建立之前,分析死刑复核程序客观存在的有限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北洋政府颁布条例,对公司监察人的角色作了多方面的规定,以形成对股东会负责、与董事会制衡的公司上层权力体系,保障公司运作.监察人实际所为侧重于审查公司年度结算账目,不过,能对账目进行严格稽核者并不多见.北洋时期公司监察人制度的实际效果距设计目标相差较远,使公司的经营与信用大受影响.对于监察人普遍不能尽职的原因,时人进行了充分检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