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姝 《出版广角》2013,(11):8-9
全国各省区市举行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为迎接第十三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表明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的坚强决心,展示"扫黄打非"的工作成果,2013年4月25日上午10时,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组织全国各省(区、市)举行了2013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和打击侵权盗版活动的重要成果,自治区于2012年4月24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举行了2012年全国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新疆区分会场销毁活动。同时,自治区还在全疆范围内启动了"绿书签行动2012"系列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三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冶理行动共办理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001件,是2005年、2006年两年办理案件总和的1.6倍,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净化了网络版权保护环境,有力地打击了网络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显示了政府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肖晖 《出版视野》2007,(2):29-29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查处制售盗版音像、计算机软件的加工窝点及游摊散户。2007年1至3月,市局共受理侵权盗版音像、计算机软件鉴定案件3件,完成了对1795个品种,516844张盗版光盘的审查鉴定,为打击侵权盗版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批涉嫌盗版的音像、计算机软件制品均无出版发行单位、版号及来源识别码,为典型的盗版光盘。市局还将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反盗版联动,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在打击侵权盗版的同时,积极推动出版、制作单位多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正版图书、音像和计算机软件,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拒绝侵权盗版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困扰着出版界的盗版侵权等行为,随着刑法条文的修订和增补,可望得到有效的遏制。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刑法,首次将侵犯著作权罪名成立者列入刑法处罚的对象,最高将可以被判处七年徒刑,这就加大了打击的力度。对此,在我国出版界反应十分强烈,认为刑法的修订为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据各有关方面反映,过去,由于立法不严,打击不力,因而侵权、盗版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甚至越演越烈,成为一种公害。出版社历经多年辛勤劳作的书稿,一经面市,立即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盗版印行,牟取不义之财。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国  相似文献   

6.
半月掇闻     
集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中央宣传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八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一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专项行动。这次专项治理是继中央宣传部等八部委组织“严厉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夏季行动”之后,又一次打击侵权盗版的重要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这次行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专项治理。这次行动的重点是打击各种形式的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特别是依法查处“三无网站”和情节严重、影…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3,(15):7
新华网报道:时值第1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不少地方严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河南一口气粉碎了150万份非法出版物,江西也销毁了40万份。面对喜人成绩,我们应意识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不在于打击,而在于培养全社会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盗版侵权,社会上流传一些理论":①盗版"仿制"对现阶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盗版等一系列侵权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文章在分析美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经典立法案例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与美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别,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的谷歌网上图书馆侵权事件,到2011年3月“百度文库侵权门”以及2012年3月盛大文学被诉侵权、“中国作家向苹果商店维权”……网络著作权侵权事件层出不穷. 网上盗版泛滥,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近些年有所好转,但我国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盗版重灾区.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板块——著作权、商标和专利领域中,涉讼案件的90%集中在版权领域,而互联网平台上的盗版侵权更是频发.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多种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也都为互联网上的盗版侵权戴上“保护罩”.  相似文献   

10.
行使版权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旨在防止权利所有人经济价值的损失。本文探讨了盗窃、侵权和盗版对受保护作品造成的损失以及这些损失反映在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上的差异。作者分析非法使用带来的成本和供求关系变化,揭示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考察对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的盗窃、侵权和盗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认为这些损失的负面影响完全有可能避免,虚拟产品由于盗窃、侵权和盗版遭受的损失要小于实物产品。  相似文献   

11.
出版要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1日上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扫黄”、“打非”专题中外记者招待会。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向中外记者通报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扫黄”、“打非”工作中重点打击侵权盗版活动的情况。他指出 ,中国政府从保护中华民族精神创造力和承担国际义务的角度出发 ,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将打击盗版纳入“扫黄”、“打非”总体工作进行部署。中国“扫黄”、“打非”斗争从1989年起 ,已历时10年 ,成果辉煌 ,沉重打击了各种侵权盗版行为。于友先署长和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全国“扫黄”办主任桂晓风还就我国开展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盾 《大观周刊》2011,(49):146-146
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发展,公司在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侵权。知识产权在网络上的侵权行为,保护地位日益猖獗的盗版现状。互联网:从“自由”到“版权保护。”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了知识产权与网络道德的关系改善,加强密切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传媒链接     
奥运前全国集中清查出版物市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近日决定,在目前实施的“6、7,8三个月‘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基础上,于7月初至8月初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工作平台,按照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通知和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通知确定的原则、要求和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出版物市场集中清查行动,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全力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3,(13):23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为迎接第十三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表明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的坚强决心,展示"扫黄打非"的工作成果,4月25日上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简称工作小组)组织全  相似文献   

15.
政策法规     
全国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2041万件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前组织全国31个省(区、市)统一开展2014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此次活动中,全国共销毁侵权盗版音像制品、盗版图书、盗版电子出版物及非法报刊等2041万件。其中,江苏、安徽、山东等省销毁的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均超过100万件。国家新闻...  相似文献   

16.
“扫黄打非”重点将向网络转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案件督办处处长杨梦东日前在京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前所未有。”从市场环节发现线索,进而追根溯源,挂牌督办全国性大要案,通过多年的实践,“扫黄打非”工作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我们的对手也在变化。”杨梦东说,现在的侵权盗版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业界聚焦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刊讯】3月5日,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当天上午,2970名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一起,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指出,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加大,严厉打击了制假售假、非法传销、商业欺诈、盗版侵权等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自治区于4月25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举行2013年全国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新疆区分会场销毁活动,同时还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以"拒绝盗版,拥抱梦想"为主题的"绿色书签"系列宣传活动。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副组长艾尔肯·吐尼亚孜参加销毁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1,(19):6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国图书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谓古籍出版数字化是优质的古籍图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为公众服务。但是目前的数字化环境对古籍出版来说不好,主要原因是图书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侵权盗版给古籍整理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批学者在努力做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注解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盗版侵权使得出版社与学者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国图书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谓古籍出版数字化是优质的古籍图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为公众服务。但是目前的数字化环境对古籍出版来说不好,主要原因是图书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侵权盗版给古籍整理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批学者在努力做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注解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盗版侵权使得出版社与学者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