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坐落于南京雨花台南端的任家山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  相似文献   

2.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自雨花台建陵之初便开始对革命烈士遗物进行征集,收藏了内容丰富的革命文物档案。文章联系实践,展示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陈工作新的发展,并从五个“度”阐释如何在活化利用馆藏革命文物档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纪念馆展陈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数万件革命文物、档案资料中,贺瑞麟的《死前日记》是馆藏最早的反映烈士狱中生活的日记,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在2011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一轮陈列改造中,对贺瑞麟的这部日记采取了特殊的展示手段,运用光学捕捉和动作手势识别原理,游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4.
张国强 《档案与建设》2005,(4):29-29,32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珍藏中,烈士书信可谓蔚为大观。这不仅是就其数量而言,更是指其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这些书信有的写于革命征途上,更多的是落笔于阴森的牢房里,或疾书于告别生命的最后时刻。毫无虚词浮语的文字和个性化的言说方式,既真切自然地印证了雨花台烈士们生前的峥嵘岁月,又感人至深地揭示出他们高尚的内心世界。现择其部分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朱克靖烈士的展板上,陈列着三张朱克靖与陈毅等身着新四军军装的照片,分别是南昌起义部分人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影、新四军领导人合影、新四军领导人与周恩来在军部的留影。朱克靖与陈毅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征集与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其中,中央领导人的题字手迹与亲笔信函尤为珍贵。透过这些题字与信函,中央领导人对雨花台建设与发展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他们与革命烈士超越时空的战友之情扑面而来,感人至深。本文介绍其中部分事例。  相似文献   

7.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革命精神文化。烈士事迹的宣传是学习、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方面。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有1519人,然而很多烈士的生平与革命事迹不详。和记洋行共产党员邓定海是1930年南京"四·三惨案"的重要历史人物。文章充分利用了历史档案、党史文献、口述历史以及新闻史料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翻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名册,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学识修养。他们也不乏艺术方面的才情,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就珍藏着他们留下的众多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中外兼备,现代与传统并存,构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艺苑风景,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具有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别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我在系统整理雨花台烈士顾衡的身世材料的同时,顾衡烈士的同学、妹婿汪楚宝(后改名为汪季琦)和他弟弟汪椿宝(后改名为汪衡)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与他们亲友的交谈中、在史料的搜寻中,汪氏兄弟传奇式的人生道路给人留下烙印般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1990年5月9日,胡乔木来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见到60年前在清华园中结识的故人——顾衡烈士的遗像。1934年12月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的中共南京特支书记顾衡(1909-1934),是江苏无锡人,192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四一二政变后,顾衡在困惑迷惘中艰难寻求光明之路。1929年,顾衡弃学到北京参加革命。他一面在清华大学所属的新农农林学校当教员,一面主编《现代中学生》。此时胡乔木与顾衡相识,顾衡谈笑自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音容笑貌给胡乔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丰富的收藏中,革命烈士的日记是珍贵的史料与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周镐烈士的日记就是其中之一。周镐走过一条崎岖复杂的人生道路,在成为中共秘密党员、革命烈士之前,他曾经是一名国民党军统少将。这本日记,为我们走近他传奇的一生,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2.
走进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第八展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几幅威严英俊的烈士遗像。他们就是淮海战役中因策反国民党军孙良诚和刘汝明(策反未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周镐、王清瀚、谢庆云将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江苏省档案局开展第三次省级珍贵档案文献的评选工作,全省范围内共有17件档案文献入选,其中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上报的张炽烈士家书引人注目。张炽,字子昌,化名童阿昌,云南路南(今石林县)人,云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4年考入北京民国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其产党,历任民国大学支部书记、北京地委西区委员、大连地委宣传  相似文献   

14.
徐海慧 《档案与建设》2022,(1):77-78,94
1928年10月6日,年仅30岁的工人运动领袖姚佐唐牺牲在南京雨花台。回顾姚佐唐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他从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为自己的革命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跟他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5.
颂歌     
三座阴山压金瓯, 亿民血泪写春秋; 群雄聚义南湖畔, 欲回天地入扁舟。国际歌声惊宇宙, 雨花台畔血渗流; 邦家多难烈士死, 谁凭赤手主沉浮?! 南昌破晓枪声骤, 井岗黎明鹃花茂,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是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在中西文化的交汇激荡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生命谱写的精神赞歌.  相似文献   

17.
在泛着黄色、保存完好的宣纸信笺上,毛笔写的行书整齐而清晰,信笺厚厚的一沓,一共14页,这是冷少农烈士在南京从事革命活动时写给母亲的信.该信穿越烽火年代,又经90多载岁月洗礼,作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品于2012年入选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1900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一农民家庭.6岁启蒙于私塾,14岁考入瓮安县立高等学堂,17岁考入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在校期间立志出校后"做一个有人格、有良知的政法家,帮助社会上屡受摧残的苦难群众."  相似文献   

18.
在庄严肃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一位出生自山东的红色传奇"间谍"。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他在2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获得过无数重大情报,最精彩的是和项与年等人拿到了蒋介石对苏区第五次围剿的"铁桶计划",而使红军主力转危为安,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卢志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中,有一位最年轻的烈士,他只有17岁,即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位烈士就是银冈书院的毕业生、铁岭人石璞。石璞(1913——1930年),号国柱,铁岭城内人。幼时家道小康,1920年入铁岭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即银冈书院小学。在校期间,勤奋好学,考试成绩常名列前茅。在他的遗物《古文观止》一书扉页上,有几行毛笔题字“:石璞在同学诸少年中为最稚,然似有特慧……”似为石璞的老师所题,可见石璞在银冈书院小学读书期间,聪明好学。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奉天省立第三中学初中部,仅用一年半进间就提前修完初中课程,结业时名列第…  相似文献   

20.
2016年4月7日下午5点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干部病房,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杨海龄、《南京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李子俊,采访了李得钊烈士次子、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李钊. 2016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和南京日报社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看传承,世纪追寻家国史”雨花台英烈近亲属口述史专访活动.4月初,我们一行4人启动了北京站的烈属采访,李钊老人是我们采访对象之一.由于老人家因胃溃疡住院,我们临时2人组合进行了拜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