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汉外戚与西汉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汉的历史上,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是外戚发展的前期,昭宣二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中期,元成哀平四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后期。前中期外戚造成了汉初经济发展与昭宣中兴,而后期外戚则最终造成了西汉的灭亡。外戚与外戚之间的斗争同样影响政治。外戚政治是专制政体的必然产物,要想消灭外戚专权,只有铲除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2.
在刘邦等人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文人的地位有着戏剧性的变化。《汉书·郦食其传》载沛公麾下骑士之言,说“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果然,郦食其谒见沛公时,“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同书《陆贾传》又载,“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文人的尊严在统治者的戏弄谩骂声中扫地以尽,如此下去,自然不利于文学发展。但是,正如陆贾所言,刘邦“马上得  相似文献   

3.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隐而不显、含而未露的固有条件,它通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常因未能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使求解陷入困境,或是得出错误的结论.解题时若能揭开其表层面纱,深入挖掘所隐含的信息,并予以充分利用,便可得出正确结果.下面结合实例谈谈三角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5.
林之有政 ,实缘课税 ,政税相联 ,西汉统治者较前各朝更加重视林政。西汉政府重视林政之原因 ,除却汉初经济残破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外 ,西汉时期既定的自然资源情况和当时能够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思想家、学者、官僚、商人的积极推动 ,也是一大原因。西汉林政主要包括森林职官和森林政策两个方面。其特点有二 :一是森林权属具有国有和私有两重性 ;二是农林结合 ,手工业和林垦并重 ,表现为多样化的开发和种植。西汉林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但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耗费和较频繁的自然灾害 ,进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西汉武帝始,中央职官制度有了中(内)外朝之别,侍中、给事中、诸吏、散骑、常侍等皆属于中朝官。然而侍中在汉初业已存在,并不是随着中外朝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对西汉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和亲政策形成于西汉初期,作为解决民族冲突、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为新建的西汉王朝消解了外患之困,使其有机会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也使双方百姓远离战乱、安居乐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对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改善民族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避免冲突、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汉史上的陵县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所谓陵县,即以帝陵、后陵(本文不考察后陵)为中心,为安置徙民而设置的县。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丽邑,已开徙民实陵之先河。而以诸陵为中心置县,大规模安置徙民,则始于西汉。汉九年,高祖接受刘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期,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经学由原来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演变成了国家官定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经学的兴盛对西汉时期的士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当时作家队伍的构成,既造成了他们精神气格的萎缩和思维的封闭,也培养了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和关注、干预意识。这给此时的散文创作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其时散文言事说理皆大量援引经义,形成了典雅醇厚之风和摹拟因袭之气。另一方面,也使散文创作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性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太尉”一职,在西汉时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职能、称谓等在西汉曲折起伏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面貌,并反映了在统治环境的变化下,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统一的微妙关系。文章对“太尉”在西汉的发展流变试做一个梳理,根据现有材料就此略呈疏浅之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玉石雕刻工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就开始琢磨玉器.它是继承石器的发展,作为统治阶级的装饰品或表示统治权的法物,以及宗教用的礼器,而被珍视的.早在商、周时期.玉石雕刻的技术就有一定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石雕刻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汉代.在张骞通西域后,内地和西域的交通更加便利,新疆和田一带的玉石源源运往内地,为汉代玉雕提供了许多精美原料,使汉代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较前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西汉给事中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汉时期任给事中一职诸吏进行了详尽考察。分析认为,昭宣以后给事中一职的授予情况较为复杂,在对象上远远超出了成规。同时,在职权上,给事中的权限也超出了顾问应对、讨论政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西汉诏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有所谓“诏狱”,其名屡见于《汉书》纪传,如《文帝纪》载:前四年,“绛侯周勃有罪,逮诣廷尉诏狱”。这是诏狱之名始见于《汉书》者。又如《杜周传》载:武帝时,“(杜)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有余万”。这是说武帝时诏狱及其涉及的人和事,更多更广。其后各帝在位期间也都有关于诏狱的记载。诏狱之名经常  相似文献   

14.
西汉的诗歌创作及其与西汉诗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著录的西汉诗歌为依据,疏理考察了西汉诗歌创作与西汉诗论的关系。认为,西汉诗坛并不“沉寂”,而是承继先秦且有所发展,其创作表现为重实用和纯抒情;而西汉诗学理论则强调诗歌的实用价值和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用、尚情为西汉诗学理论中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这与西汉诗歌创作特征不谋而合,从而证明:西汉诗歌的创作实践与西汉诗学思想有着一定渊源关系,而一般认为《诗大序》等是前代思想的总结和集成,而忽视它与当代诗歌创作的关系,在认识上恐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5.
西汉榆荚钱     
在西汉初年促进经济恢复的历史背景下,榆荚钱开始广铸盛行。其范型多样,币种复杂,通行时间较长。它的铸造和发行,虽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同时又对其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汉的陵县是一种特殊的县邑,它基本上是移民县,是为供奉帝王或其父母而设的。但加强关中的政治、经济势力,控制关东豪强也是移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漏壶,或称刻漏,又名铜壶滴漏,是古代一种计时仪器.早于它的计时器如圭表、日署等,都是依靠阳光的照射取影计时,遇到晨、昏、阴、晦、雨、雪,便失去效用.漏壶则在日、夜、阴、晴,都可使用.漏壶的起源,传说在黄帝时期《隋书·天文志》说:「黄帝创  相似文献   

18.
正瓦当,作为古代建筑的附属构件,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有文字的瓦当最早出现在西汉。自北宋起,学者们开始关注汉瓦当上的文字艺术,撰文考述。至清嘉以降,越来越多的学者、书法家对瓦当投入了更多的兴趣,并从汉瓦当文字中汲取营养。近年来,汉瓦当的书法艺术引起了更多人的喜爱,一些专题性的文博机构和民间收藏家收了不少瓦当实物其中不乏艺术性、文献性、文物性价值很高的珍品。  相似文献   

19.
运用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美术考古学等理论,通过对太原地区北齐壁画墓与同时期其他地方所留存的壁画墓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更进一步了解北齐时太原地区丧葬文化的独特之处及对后世丧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代选举,有贤良方正一科。但《史记》《汉书》传记中有时连言“贤良文学”,论者或将文学,贤良混同为一科,即贤良方正;或在贤良方正之外,别立贤良文学一科,这都是不正确的。例如《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即分别立有“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两个条目:[贤良方正]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为了询访政治得失,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中选者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文学。名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