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的理科综合试卷仍然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三门学科考试内容互相独立,没有跨学科的题。试题的排列相对独立,Ⅰ卷选择题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编排,Ⅱ卷主观题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没有交叉。通观全卷,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是今年理综试卷的两大特点。一、试卷的结构及其分析1.试题的数量、分值与知识分布与2004年、2005年相比,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题量仍为12题,分值保持120分未变。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的双向细目列表  相似文献   

2.
中考杂志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于中考试题的"碰撞率"。200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招考试(每省仅统计省卷或省会城市卷一套)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试题有344道题与《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刊登的题目"巧  相似文献   

3.
一、理综卷结构 2006年是湖南省实行"3 X"考试模式以来的第6个年头,理科的"X"即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总分值300分.除了从2005年起物理新增多选题外,近3年来基本稳定为三门学科考试内容互相独立,无跨学科的题,各学科分值比例稳定;试题的排列互相独立,Ⅰ卷选择题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编排,Ⅱ卷主观题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  相似文献   

4.
一、理综卷结构2006年是湖南省实行“3 X”考试模式以来的第6个年头,理科的“X”即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总分值300分。除了从2005年起物理新增多选题外,近3年来基本稳定为三门学科考试内容互相独立,无跨学科的题,各学科分值比例稳定;试题的排列互相独立,I卷选择题按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编排,II卷主观题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2006年理综试卷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基础、注重能力。其试卷结构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为了做好2006年中考理科综合题的复习,我们在此对理化综合试题做一些分析、介绍,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一、对中考理化综合试题的回顾(一)综合试题的内容范围和命题角度。中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综合试题是整个试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该部分仍然遵循中考命题的一般指导思想和原则,试题的范围和教学要求仍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化学两科的教学大纲(非课改实验区)和物理、化学两科的新课程标准(课改实验区)为依据。试题在理科教育内容方面,引导关注:(1)一些自然的和科学的共同观念(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科学本身及对科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理化》2007,(11):61-61
2007年全国各地中招考试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试题共有344道题,分值1293.5分,与《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刊登的题目"巧合".其中,有33道题目完全相同,分值为93.5分.基本相同的有311道,分值为1200分.为迎接2008年中考,  相似文献   

7.
在现阶段的中考改革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或物理、化学两科出现合卷考试(简称理科综合卷)的情况,对于初三同学来说,由于不适应这种考试模式,没有相应的综合考试说明,考前也缺少这种综合试题的训练,所以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会出现不正常的答题方式和心理因素的干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套试题兼有毕业和升学两大功能,且课改、非课改区共用一套试卷,同时物理、化学同堂考试,因此命题原则是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注重双基,强化能力,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两考合一”的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以在难度上考虑:毕业部分易题与中档题的比例为8:2;去掉了去年用“*”区分毕业与升学试题的形式;升学部分中档题与难题的比例为2:1;整卷试题难度较去年课改区的中考题有所增加。整套试卷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照顾到了非课改区的考生。另外,由于今年理、化同堂考试,考试时间两科共150分钟,因此对物理试卷长度控制为24题,使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课改、非课改区区分试题共3道,两个选择题和一个填空题,都是在同一个能力要求下设置的考点,两者的难度一样,均为容易题,共8分。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课改实验区进行中招考试的第二年,在经历了2005年的中招考试后,大家对中招考试的方式和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考试的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其实考试的内容和难度都是有章可循的,因为历史课程标准是中招命题的主要依据,历史课程标  相似文献   

10.
一、云南省课改实验区、非实验区试题特点2006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和往年有所不同,分为课改实验区与非实验区两套题,实验区以《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为课本,非实验区则以人教版《JEFC》为教材,两套考题本着注重双基、突出交流能力为原则,全面考查考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各地中招考试数学、物理、化学三科试题共有344道题,分值1293.5分,与《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刊登的题目"巧合".其中,有33道题目完全相同,分值为93.5分.基本相同的有311道,分值为1200分.为迎接2008年中考,《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经过精心策划,隆重推出更为深刻、实用、方便的——  相似文献   

12.
概率是新课程标准下新增的一部分内容.从课改实验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它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2006年课改实验区的考试中,概率所占的平均分为7分左右,已成为近两年及今后中考命题中的亮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已进入新课标的首批国家和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物理中考试题给人深刻印象的是体现课改精神和要求的探究性实验题.这些试题精彩纷呈,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本文从三十多套试卷中采撷五例,加以分析,意在从不同视角分析课改趋势,帮助读者应对新中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南宁市中考招生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进行,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考试命题和评卷。现将命题工作和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如下。一、考试命题的基本情况南宁市2005年中考分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两个区域,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不同教材的内容,命制两套试题。(一)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分值考试科目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共7个科目。其中政治和历史合卷。考试形式:除政治和历史开卷考试外,其余科目均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20分钟(听力占20分钟),物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指出,化学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本文拟结合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提出科学高效地进行考前化学复习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 与往年实验操作考试比较我们2000年的初中实验操作考试是在以往的实验考试基础上进行的。命题范围加大,内容有所增加,实验考分从1999年的20分增加到30分。试题明显地强调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整理,这在1999年是不赋分的,而2000年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考试中该项一般2~3分。由此说明:考查学生能力的力度逐步加大,对学生良好品德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新要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中考课改实验区理化试题的化学部分,共20道试题,得分点共38处,分值共计75分。与往年比较,题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情境设置进一步增强;联系宁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两年来,作为教育教学“指挥棒”的中招考试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物理试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以考实验的题型及命题的角度为亮点。北京市物理中考试题中的实验作图题改为实验与探究题,此部分题型所占分值由25分改为30分,内容在不乏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础上,使经典内容设问不断创新;增加了探究性实验题,使之成为实验与探  相似文献   

19.
组织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查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廊坊市自1995年组织实施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来,到2006年为止,已整整12年。本人现结合近几年的"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以下简称"试题")以及部分学生的反馈,谈谈对2006年试题的浅见。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市作为保定市唯一试点单位,率先施行了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在认真总结1997年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1998年实验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考试工作改进方案:(1)命题环节,增大命题数量,由去年的化学6个试题、物理9个试题,增至各20个题,并适当加大难度;(2)发题环节,延后发题日期,缩短发题与施考的时间间隔,由去年的考前一周发题改为考前三天发题到学生手中。以下是我们的改进过程。1改进依据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我市始终把普及实验教学工作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理化实验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