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三江源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台站44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SPSS方法,对降水资料进行分区处理,得到三个区,分析了各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格桑 《西藏科技》2007,(8):55-56,59
本文根据西藏地区1971—2000年的汛期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汛期极值降水日数、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降水指数、极值降水量等极值降水统计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朱丹  肖天贵  谌芸 《资源科学》2010,32(10):1910-1917
利用四川地区1960年-2004年12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定义,以及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区域对四川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960年-2004年,四川地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的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整个四川地区降水的降水集中度呈减小趋势。东部盆地和西部高原的局部地区,枯水年出现旱涝的可能性很大,南部地区降水的可预报性较强。四川东部降水逐年减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人干旱时期,西部降水短期内逐年有所增加,南部将转人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4.
近50年浙江梅汛期降水分布的时空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OF和REOF方法分解出浙江梅汛期降水的4种主要分布型,其空间分布年代际差异显著,浙西北分布年代际特征明显,而浙西南、浙东北、浙东南分布分别在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以后出现变化增强趋势.80年代以后,浙江降水分布趋于同相变化,区域间(浙东北型和浙东南型)降水变化震荡加剧.小波分析揭示了浙江梅汛期降水分布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环流特征分析显示,浙江梅汛期降水分布与西太平洋副高强度位置及冷空气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浙江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永强  路璐  张亭亭  常静 《资源科学》2013,35(5):1001-1006
选取浙江省1960年到2009年50年3月-9月50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分析法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PCD和PCP进行合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PCD值变化于0.1~0.3之间,PCP值变化于213.09~240.92之间,说明浙江省降水较为均匀,且最大降水基本出现在8月7日左右,个别年份偏早或偏晚一些.周期变化中,PCD的主周期为20年左右,PCP的主周期为13年左右.PCD大体由西向东递增,说明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降水更为集中;PCP由北向南递减,说明浙江省南部大部分地区最大降水出现较早,北部一些地区最大降水出现略晚.多水年与少水年的降水集中度均由西北向东递减,可见无论多水年还是少水年,西北部地区的降水都比东部地区集中;多水年降水集中期的分布较分散,少水年降水集中期则由西北和东南两侧向中间递增,即在少水年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最大降水相对于中部地区早一些.  相似文献   

6.
山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仙居县水文站为基本站,对仙居县内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的年降水量进行了时间序列订正,建立了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订正模型。并分析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降水量数据与GPS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各测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其次,利用1:10000仙居县的地形图建立1:10000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得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栅格数据,并结合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制作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拉萨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拉巴次仁  卓嘎  罗布  普布次仁 《资源科学》2012,34(12):2364-2373
采用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拉萨市13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同期MODIS地表温度数据,讨论了拉萨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城关区、堆龙德庆、达孜、曲水等地,其热岛效应显著,以城关区(拉萨老城区中心)最为突出。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的热岛效应最强,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弱的是夏季;热岛强度在3月初(开始减弱)以及9月中旬(开始增强)存在着显著突变,这一特征对应了春、夏季热岛较弱,秋、冬季热岛效应较强的分布规律。此外,热岛强度和海拔高度之间呈现很好的反相关;②拉萨市一年中城市热岛出现概率高达99.45%,其中,绝大多数热岛强度介于1~2℃;逐月热岛效应差别较大,10月最大,热岛值可以达到2.11℃,9月次之,7月热岛强度最弱,热岛值仅为1.21℃;日变化特征为白天热岛强度呈现V字波动变化,晚上保持较高的热岛强度水平;白天的热岛效应在冬季最强,秋季夜间的热岛效应基本强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8.
基于1971-2012年内蒙古地区116站逐日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变化看,21世纪以来暴雨日减少显著,但暴雨强度却呈现增强趋势;暴雨日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90年代是暴雨多发年代。空间分布看,暴雨发生频率自西向东迅速递增,东部地区是内蒙古暴雨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暴雨最少发生的地区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大兴安岭山脉东南麓中雨贡献率最大,其余地区小雨贡献率最大,总体上看暴雨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芳芳  薛静  穆海振 《资源科学》2010,32(4):693-700
根据上海地区徐家汇站1961年-1990年月太阳总辐射量与月日照百分率、月平均总云量、月相对湿度、月浮尘烟霾总数等气象要素,运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选定上海地区不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并用选定的公式计算出1991年-2008年宝山月太阳总辐射量值.然后根据宝山站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小误差(6.3%)确定适合上海地区月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最后依据确定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推算上海地区各气象站1961年-2008年累年各月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7月总辐射量最多,其次是8月和5月,6月正午太阳高度角虽最大,但天空遮蔽度比5月、7月、8月大,因此总辐射量比5月、7月、8月要少.因上海地区地域面积小,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略有差异.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为:年东北部及南部沿海地区最多;春季东北部最多;夏季南部沿海最多;秋冬季北部最多;7月~8月差异略为明显,其它月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68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9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7级以上地震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地震时间间隔短、地震频率高、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非常明显,不同月份的地震活跃程度差异很大;空间分布总体上受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作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约束,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地震带上,在空间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11.
赵利刚 《科技通报》2010,26(1):26-31
非线性统计是在短期气候诊断中被逐渐重视和运用的一种新兴方法,本文首先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浙江省近40年的降水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反演降水的时空分布,运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降水量场进行分析,模型输入的是汛期前期(12、1、2月)太平洋海温场、1月份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扩展自然正交展开(EEOF)的前5个模态的时间系数,输出了浙江汛期降水场的经验正交展开的3个模态时间系数.通过对1996年浙江省12个代表站的试报,样本实验的随机预报技巧评分为0.167。这对浙江省汛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浙江降水量场时空分布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OF方法对浙江省38个气象观测站43年(1961.1~2003.12)的月、季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降水量场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南北分布型和东西分布型,春、冬季节以南北分布为主,夏、秋季节以东西分布为主。冬季降水场的空间分布尺度比夏季大;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冬季大。秋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9~14年,冬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变化的显著周期为3.5~4.7年,而春季和夏季降水场空间分布则无显著周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酸雨区分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牟永铭  朱光良 《科技通报》2005,21(3):356-359
酸雨问题已经成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本文在浙江省酸雨监测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空间插值、空间统计,模拟全省范围内酸雨的pH值分布情况,最后得出浙江省酸雨区分布现状,从而使酸雨的分布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和定位,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创立初期,中华学艺社社员不过47人,到1946年社员已达2000多人。中华学艺社吸收社员颇为谨慎,在社章中对社员的分类、权利及其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中华学艺社社员学历层次高,留学生人数多,留日学生尤其多,文科出身的社员占到总数的将近一半。从社员的籍贯分布来看,以东南沿海省份为中心,依次向全国各地呈梯次分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浙江省热带气旋的风雨进行了区划,同时还对其带来的暴雨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表明,浙江可划分为5个风雨影响区,东南沿海区是热带气旋风雨严重影响区.浙北沿海区为大风严重影响、暴雨较严重影响区,浙北内陆区为风雨影响较严重区,浙南区以暴雨严重影响为主.浙西区风雨影响均较轻;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空间分布也可划分为5型,其中Ⅰ型和Ⅱ型降水强度最强.其典型移动路径为福州以北至象山港以南之间登陆台风。本文的热带气旋风雨影响区划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所有影响浙江热带气旋的风雨概况,但在业务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6.
马琼  张勃  王东  张耀宗  季定民  杨尚武 《资源科学》2014,36(9):1834-1841
基于甘肃黄土高原区12个测站1960-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对该区近53a四季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区近53a的四季均呈干旱化趋势,以秋季最为突出,春季次之。经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检验,秋旱最显著的地方是兰州、靖远及环县;春旱最明显的地方是崆峒、庆阳和西峰;冬季有变湿的趋向,但未通过显著性水平。空间分布上,甘肃黄土高原区腹部比边缘区发生干旱的频率高,山地比谷地发生干旱的频率高。陇中地区夏旱频发,陇东地区冬旱频繁。干旱变幅最大的地方是研究区西北的乌鞘岭和东北的子午岭。近53a研究区干旱事件发生频次呈增长趋势,近10a来尤为显著。中度干旱发生频次的增长速度比极端干旱事件增长的快,但没有极端干旱事件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陕南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燕  任志远  张翀 《资源科学》2012,34(5):927-932
利用陕南及周边28个气象站点1981年=2010年的气温数据,运用Mann-KendMl检验方法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陕南气温变化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陕南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4年为突变点,之后,陕南增温尤为明显;②陕南气温变化分布场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受纬度影响温度变化呈现出南高北低;受地形地貌影响呈现出山区和盆地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季风气候影响表现出东西部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大范围大气状况影响气温变化具有普遍高温或普遍低温趋势;③陕南气温空间场对应的时间系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且年内波动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东部牧区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研究典型牧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旨在初步确定草地退化的驱动因素,为科学制定草地退化治理措施与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76年~2000年间研究区草地总面积变动不大,但是退化草地面积较大,由于草地沙化引起的草地退化占退化总面积的43.79%。从空间分布来看,草地退化主要发生于坡度≤5°的区域,海拔高度与退化率呈反比关系,阳坡和半阴半阳坡草地退化率明显低于阴坡;草地退化率随离居民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8km的区域已基本不存在草地退化现象;道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主要是迁移过程中由于牲畜采食和践踏造成的,与居民点相比影响较小。以上这些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强烈干扰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该区草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 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河北省1961年-2010年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计算近50年逐日CI值,分析了河北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近50年降水量以16.5mm/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中有7年降水量不足历年均值;各级干旱年均出现日数均为南多北少,其中冀南平原地区最多,张家口北部最少;四季中春旱最重,夏旱最轻,除夏旱为东北低、西南高外,其他时段均为北低南高的特点;近20年中有16年出现重、特旱覆盖率为100%,夏季出现大范围重、特旱的年份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大范围干旱增长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