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建军 《教师》2014,(25):41-42
正在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积极影响,可以促使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爱是根本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项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一、以情激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因素的变化过程,情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师生心意相通,便较易变成教学目标.如果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感式”情境 ,激发学生乐学的积极心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品德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 ,是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 ,其中知为基础 ,情是动力 ,行是归宿。实现知、情、行三者的有机统一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认知转化为信念。有了信念 ,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而形成信念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 ,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 ,设法使…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亦是学生知(知识)、情(情感)、信(信念)、意(意志)、行(行为)在教育促进下统一发展的过程。这种由知列行的转化,往往要借助情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包括知、情、意、行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因此,从道德认识、道德信念,经过道德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并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实践,内化为道德习惯,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抓住情感体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和手段。道德情感是学生的道德认识从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从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途径和中间环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化过程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探讨学生道德情感本身发展的规律,研究情…  相似文献   

6.
谈化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对学生在道德情感情、认识知、意志意、行为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下面谈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情、知、意、行”的品德教育。一、选准切入点,催化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推动学生对周围事物或行为采取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适应或改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若能选准切入点,适时地拨动学生情感这根弦,会很好地促进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上绪言课时,我用火柴在纸上饱和KNO3溶液写好字晾干并作好标记轻轻一点,即有火花出现并蔓延出“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学求知、学做…  相似文献   

7.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其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如何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也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矛盾。而由“知”到“行”的转化 ,是由“情”、“信”、“意”等心理因素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情”是情感 ,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态度体验 ;“信”是信念 ,即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意”是意志 ,即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在这三者中 ,“情”是关键。有了情感的转化 ,才能唤起学生对信念的追求 ,进而转化为自觉的意志行为 ,完成“知”与“行”的统一。在抓关键…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诸要素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情感对  相似文献   

9.
丁梅 《宁夏教育》2014,(3):52-52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包括“认知、明理、导行”一个环节,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一般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意见,认真听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多与他们交流、沟通,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以积极关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历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的实施忽视以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前提。美国教育学家L.·罗恩·哈伯德认为:教育必须从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着手,这是进行教育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情感交流过程和智能培养过程,因此。只有在热烈的情感交流,兴奋地探求,积极地求知气氛中,使教与学双方产生情感共振,思维共鸣,才能取得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但应指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是不够重视的,常常不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情引趣,以知促情,由情导知,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知识的主动性,而是照本宣科,就教材教教材。这样的数学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新课标提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资源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念、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这种由知到行的转化,要借助情感、意志等中介来“催化”。列宁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调动和激  相似文献   

14.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把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使之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一、让真爱的情感去唤起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  相似文献   

15.
一、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参与主体的思想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感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若师生情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师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新课标提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资源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教育实...  相似文献   

17.
一、语文教学需要师、生、文本三方的激情共鸣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情感活动与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的碰撞过程。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构成。所谓情感活动与交流,就是指作家的创作之情、教师的教学之情和学生的学习之情三者相互沟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8.
杨娟 《黑龙江教育》2006,(10):25-26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贵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师生问的情感共鸣。然而,政治课教学往往是单一传输,缺乏师生问的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导致学生“知、情、意、行”的严重脱节。本文试图寻求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师生思想共鸣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德育过程是一个情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呼应、共鸣的过程。交往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热情、尊重、要求和期待汇集成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信任、依恋和仰慕之情。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德育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是道德内的催化剂,是青少年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就道德主体来说,主体品德的形成遵循着知一情一意一行这样一个顺序,一种品德的形成总是先有道德认识,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确立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后外在表现为道德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德育的关键,而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这个过程中的关节点。首先,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这些准则,使其支配指导自己的行为。只有他坚信这些认识的正确性,并把它当做自己行为的指南时,才能真正使认识转化为行为。道德信念是指坚信认识正确性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