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幽默集中营     
用第一人称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都打开书了吗?请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问题你们都听懂了吗?”这时小林同学举起手,老师问他:“小林,你有什么不明白吗?”“老师,怎么理解您说的‘用第一人称复述’呢?”小林问,“譬如说有这样一个句子:‘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如果我用第一人称复述,难道要说成‘我从蜂巢里飞出来’吗?”棉花与铁的比较老师问妞妞:“10公斤棉花和10公斤铁哪一个重?”“当然是铁重。”妞妞回答。“怎么会呢?妞妞,它们一样重。”“假如你先把铁从窗户扔出去,打在一个过路人头上,然后把棉花从窗户扔出…  相似文献   

4.
造句1.小明站起来念道:“我觉得用‘七上八下’造句很难。”2.小明站起来后这样念道:“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七上八下’造句子。”有字为证1.小妹一本正经地说:“日历上写着明天大雪。”2.小妹一本正经地说:“台历上印着:十一月初四,大雪。”蚊子1.“这还不知道吗?因为它们在军营里受过军训呗。”2.乙同学听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还不知道吗?因为它们晓得‘军中无戏言’嘛。”第二期最佳“笑果”解  相似文献   

5.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6.
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连人名都要捏造呢?  相似文献   

7.
晚上,我把香喷喷的烧鸡掰成小块码在磁盘里,叶圣陶先生从行囊里掏出一小瓶白兰地,两只外陶内瓷的宜兴小酒杯,两副楠木筷子,斟满酒,递给我一杯,说:“慢慢喝,边喝边聊。”话题又回到了地名,我问:“除了‘左阜右邑’,还有什么规律?”叶先生说:“知道有个叫‘蒙阴’的地方吗?”我说:“从读者来信的信封上见过,是山东省的。”叶先生问:“知道附近有个山吗?”我试探着回答:“是不是有座‘蒙山’呀?”叶先生说:“对了。那‘蒙阴’是在‘蒙山’的哪一边呢?”我一琢磨,“这房间向阳,是朝南的。‘阴’与‘阳’相对,‘阴’应该是北”,就回答说:“它在‘…  相似文献   

8.
金凤凰     
“妈妈,跟我讲个关于鸟的故事吧!好吗……”小缘拽着兰的手,撒娇地说。兰亲了一下儿子的脸:“好吧,妈妈就跟你讲一个‘金凤凰’的故事吧!”小缘特别喜欢鸟儿,他望了望笼子里的鸽子说:“金凤凰和鸽子长得一样吗?”“不,它是鸟中之王,美极了!只有善良的孩子才看得见啰!”“善良?什么叫做‘善良’?您看见过吗?”兰和蔼地笑了,道:“妈妈当然看到过‘善良’嘛——就像电视里放的:一个小女孩在轨道上玩,火车呼啸而来,一个大男孩不顾一切地抱住那个小女孩离开了轨道,这就叫做‘善  相似文献   

9.
乐翻天     
造句小明回到家,爸爸问他:“家庭作业是什么?”小明说:“老师要我用‘因为……所以……但是……’造句。”刚说完,小明就拿出作业本,在上面写道:老师要我用“因为……所以……但是……”造句。写完后,他高兴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一词。教师首先请学生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一个学生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洒得多而杂乱”。教师点头赞许,之后对大家说:“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它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多,二是乱,三是飘洒。符合这三个要点的事物,就可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要求是:第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一想描写哪些事物可以使用‘纷纷扬扬’,说得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前后不得重复,就是说后造句的同学不得再用先造句的同学已经说过的事物进行造句。”教室里…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老师问:“谁能用‘肯定’一词造句?”第一个小女孩说:“天空肯定是蓝色的。”老师说:“可是天空有时是灰色的呀!”第二个小男孩说:“树肯定是绿色的。”老师说:“可到了秋天,树会变成褐色的呀。”这时,后排的楚阳站起来问道:“老师,屁有颜色吗?”  相似文献   

12.
“園”字弄人清代袁枚曾养过一只羊,一天,羊跑到邻居园子里吃菜,邻家老人前来告状。袁开玩笑说:“您知道‘園’字吗?园子四周需用围墙围起来才行啊。”邻家老人反唇相讥:“先生知道‘園’里面是什么字吗?筑围墙只能防围墙之外,可防不住围墙之内啊!”“園”字里面乃是一“袁”字。袁枚无言以对,为之绝倒。  相似文献   

13.
数学游戏     
万事如意小灵通说“: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喜欢说一些吉祥话语,互相祝贺,是吗?”众人齐声说“:当然啦!吉利话让人听起来愉快、舒畅!”“我可以用数学语言把大家喜欢的吉祥语呼唤出来!”小灵通说。有同学说“:我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你能召来吗?”  相似文献   

14.
小品二则     
姐妹“造句”晚上,电视就要开演了。突然,正在赶做作业的妹妹着急地喊了起来:“姐姐,用‘专心致志’造句怎么造?你快帮帮忙吧,不然就赶不上看电视了。”“啊?我刚才做的作业就有用‘专心致志’造句呀,怎么你也造这个句子?”姐姐一边问妹妹,一边把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简单应用题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列出算式后,老师常提问学生,这道题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计算?有的学生说成:“我是根据问题,现在还剩多少辆汽车?所以用减法。‘一天一共耕了多少亩?’所以用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说:“问题上‘一共’用加,问题上有‘倍’用除法。”也有的学生说:“我是看条件,哥哥比弟弟重10斤,所以用加法,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一年级的3倍,所以用来法。”  相似文献   

16.
一、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富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注意。例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教师问:“‘她们找到了老家’,这里哪个词用得好?”学生茫然,无言对答。如教师变换发问角度问:“燕子有翅膀,说‘找’到老家好吗?学生中有的说“找”好,有的说“飞”好,各执一端。究竟是哪个词好  相似文献   

17.
“你是谁?为什么把我绑在树上?”“琪琪,好久不见。我们去年在《英语大王》里见过啊。”“哦,是你啊!”“苹果好吃吗?”“好吃!你还有吗?我好饿啊!”“你知道我最讨厌什么吗?就是那些‘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的故事,所以我要毁了它们!”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吹总跟阿笨一起怀念学校里的往事。阿笨说道:“小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要求用‘难过’造句,我就写道:‘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河很难过。”“‘那老师怎么批复你啊?”吹总有点好奇地问道.。阿笨顿了顿,继续说:“结果作业发下来,老师的评语是:‘老师更难过……’。”  相似文献   

19.
哈哈嘴     
自食其言小郭总把教室里的粉笔当手榴弹到处乱丢,扫帚也当作枪使,东戳西打,只剩下个柄了。同学们批评他,他便摇头晃脑地说:“难道你们没学过‘物质不灭’定律吗?”有一次,小郭的钢笔不见了,急得他到处乱找,就连书包也被他翻了个遍。同学们劝他说:“别找了。难道你没学过‘物质不灭’定律吗?”双管齐下小勇:“我们中国人吃饭为什么只用两根筷子,而不用三根或四根呢?”小华:“俗话说双管齐下,谁听说过‘三管’或者‘四管齐下’呢?”灵活运用有位同学在考试之前总是不慌不忙,也不加紧温习。他说:“我的秘诀是从数学中得来的。考试遇到困难时,我…  相似文献   

20.
作业本发下来了,大多数同学都得了个“优”,只有小猪得的是“良”。原来,小猪把“光”字当做“亮”字用了,造句造成了“天光了,小鸟在枝头歌唱。”小猪心里很不高兴。小猫责备说:“谁叫你这么不细心?‘天’能‘光’吗?乱做一气。”小猪一听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狗嘲笑说:“还好意思哭呢!马虎了事。我要是老师呀,就给你打个不及格。”小猪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小羊看见了,就跑来安慰他:“小猪,别哭了,你的作业其他题目都做得很好,只是把‘亮’写成了‘光’了。来,我们一起做练习吧,以后你就不会再做错了。”小猪这才露出了笑容。1.为什么小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