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戏剧史上著名的以"复仇"为主题的两出戏剧,两剧都以"复仇"展开剧情。由于国仇家恨紧密相连,剧中人物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凭借个人复仇方式完成社会性复仇,用个人复仇的正义之举反抗社会中的非正义。但《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两剧的"复仇"中又暗含了不同的含义,本文即就《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剧同中有异的复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复仇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观念。所谓"复",就是报复;所谓"仇",始于血亲之仇,后逐渐扩大到朋友之仇,国家之仇。在中国文化中,"复仇"被赋予了伦理含义,其内涵逐渐由孝悌推及至忠义。本文主要以"赵氏孤儿"中复仇故事的不断改编为线索,以汉代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当代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为对象,从复仇情节的演变、人物形象的塑造、复仇的社会内涵、复仇的意义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个复仇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赵氏孤儿》与歌舞伎《忠臣藏》同为中日传统复仇悲剧的经典作品,可两部戏剧中复仇执行者的动机却相差悬殊。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分析中日传统伦理观念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卢旻烨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4):74-75,77
中西方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迥异的文化,《赵氏孤儿》和《奥瑞斯提亚》分别是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描写血亲复仇的悲剧故事。比较这两个悲剧故事,可以看到它们在情节的表现、人物的刻画以及在文中所宣扬的精神这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这些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两部作品分别生长在中国伦理型社会和西方宗法型社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土壤中。通过对这两种社会形态的分析,阐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氏孤儿》与《哈姆雷特》虽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景观之中,但在"复仇"这一基点上仍具有可比性。二剧对复仇母题处理上的差异:就思想主题而言,《赵氏孤儿》是对社会、伦理的批判,《哈姆雷特》是对文化、人性的批判;就戏剧形态而言,《赵氏孤儿》以"故事"为中心,《哈姆雷特》以"性格"为中心;就人性刻画而言,《赵氏孤儿》是鲜明的个性与单纯的人性的统一,《哈姆雷特》是性格的复杂性与蕴涵的多义性的统一;就对传统文化、现实秩序的价值取向而言,《赵氏孤儿》是持认同和实用的态度,《哈姆雷特》是以否定和颠覆为旨归。  相似文献   

6.
复仇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恒常主题,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基督山伯爵》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方表现复仇主题的经典作品。两部作品都是写复仇故事,但二者在复仇动因、复仇者心理及性格等方面所表现的复仇主题存在很多差异,二者在复仇主题方面的差异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复仇为线索,从情感衍变的角度对哈姆莱特与俄瑞斯忒斯的形象进行综合比较,以探讨两者对人类个体生存的不同理解,并结合作家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二者形象的普世意义作深度挖掘,探索和展现人类在绝境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对哈姆莱特和赵孤的复仇行动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及产生异同的原因。通过比较两剧的结构、冲突和主题等,探寻二者在戏剧作法和悲剧精神方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管窥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习》2010,(4):32-32
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18世纪启蒙时代的巨匠和旗手。他强调人的生而平等的自由权利,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主教会,并与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1726年驱逐出境,大半生在国外过着流亡生活。  相似文献   

10.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456)是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是有悲剧传世的第一位希腊悲剧作家,他传世的悲剧共有7部。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值雅典城邦奴隶主民主制的建成时期。他热烈拥护民主政治,积极投入反对波斯入侵的战斗之中。他的悲剧贯串着民主精神和爱国热情。他的悲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塑造了窃天火给人类,为人类造福并与天上暴君宙斯坚决抗争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的不朽形象,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希腊悲剧。他的悲剧《波斯人》讴歌了希腊人民在萨拉密斯痛歼波斯入侵者的伟大胜利,是希腊悲剧中唯一的一部以当时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他对希腊悲剧进行了革新,增加了第二个演员,使悲剧有了真正  相似文献   

11.
复仇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白鲸>的一个最为显著和重要的主题.从复仇这一主题出发,探究亚哈船长向白鲸莫比·迪克的复仇和以白鲸为代表的鲸类向亚哈为代表的人类发起的反复仇的不同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日复仇主题的经典剧目,元杂剧《赵氏孤儿》与歌舞伎《忠臣藏》在复仇动机、复仇意志以及复仇结局方面都表现出类同点。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拟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分析中日复仇文化的共性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奥尼尔中期作品《悲悼》中的女主角莱维妮娅的悲剧形象:她是爱与恨的统一体、是维护清教的复仇女神;同时她也是家族罪恶的牺牲者。她接受了人间最严厉的惩罚,勇敢地选择活着去面对家族罪恶,从而得到了人性的净化。通过塑造莱维妮娅这一复杂的人物,奥尼尔深刻地揭示了无法抗拒的命运主题,并且表现了《悲悼》的悲剧精神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晓敏 《考试周刊》2014,(28):19-20
《呼啸山庄》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小说中贯穿两条线索,一条是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另一条是希思克利夫疯狂的复仇行为。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行为使他被公认为一个心理扭曲的魔鬼,他的复仇行为源于他压抑的心理。本文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压抑论剖析希思克利夫的复仇心理,进而了解他那些疯狂的报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哈姆雷特》中复仇情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复仇提起整个故事;通过复仇情节,自然而然地表露主题思想;在复仇情节中,不同的人物构成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复仇情节中,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丰富性格和个性特色。对这些的了解,有利于阅读者加深对《哈姆雷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在对爱情资源的争夺战中一败涂地,落败后的他怀着一生的仇恨,东山再起,重返呼啸山庄,展开了对其仇恨对象极度的精神摧残,乃至肉体的消灭。他的复仇践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蔑视并跨越了法律的范度,把复仇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成就了他复仇的恶魔形象。然而复仇计划的完成带给他的只是无尽的孤独、空虚与痛苦。自私的意志操控着他那恶魔式的复仇,也使他在完成复仇计划后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赵氏孤儿》故事的产地,搬上舞台的经历,内容所蕴含的刚烈侠义、慷慨悲壮、震撼人心的正义精神和艺术力量及在世界各国的流传和影响。又较系统地介绍了其中三个主要人物的陵基状况。搜集、考察了与之有关的文献、碑石记载。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的话剧舞台上同时上演了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其导演分别是北京人艺的林兆华和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两个版本《赵氏孤儿》的主要情节,基本上都取材于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在个别的细节上,田沁鑫版更多借用《左传》中的部分细节,而林兆华的版本则更多挪用了《史记》中的故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话剧在处理传统题材时,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不同的创作思路和舞台表现也值得业界去剖析。  相似文献   

20.
诸位,你听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吗?这故事可真是撼天地、泣鬼神哪。《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依据《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书所记载的两个家族矛盾斗争的历史衍生而成,悲怆凄切,驰名中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