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2.
(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积累运用(22分)1.相信你一定背诵了《木兰诗》,也相信你喜欢上了其中的一些诗句。请你按原文默写补全填空。(8分)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此诗的繁简之妙历来受人夸赞,笔者认为:此诗繁简的中心是紧紧围绕“木兰原本女儿身”这一点展开的。《木兰诗》开篇就反复渲染木兰心中的焦虑,这是全诗第一处繁笔铺叙。木兰的焦虑无非是从军帖上有老父之名,而老父年迈,无力从军,自己又无长兄可以代父从军。这就为全诗叙写木兰以女儿身代父从军埋下了伏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此处的繁笔叙写为的是突出从未有过从军经历的木兰在为此作着充分的准备。“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相似文献   

4.
诗贵在平易的语言中表现深刻的内容,曲尽形象的特点。《木兰辞》:“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朝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马声啾啾!”粗粗一看,这几个如同口语的句子,好象只是行程的简单的叙述。仔细体会,就会感到它们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无比优美的诗境。重复“朝辞”“暮宿”,写出了戎马的倥偬,战事的紧迫;“黄河流水”,可见离家已经很远了,“胡马啾啾”,说明已经面对敌人的阵地了。这支抗战的队伍,行军何等地迅速,一天赶过  相似文献   

5.
十、木兰诗课内提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_______,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相似文献   

6.
新编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选用了我国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木兰诗》。教材对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十年”的注释为:“‘十年’‘十二年’,情形相同。”即认为“十年”也和“十二年”一样,是泛指众多,不是确数。对于教材中“十年”的这种解释,管见以为有待商榷。第一,《木兰诗》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诗,云:“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句中的黑山即今之杀虎山,燕山即燕然山,属杭爱山脉的一支。此一地点正是靠近当时“据有西至焉耆(西域),东接朝鲜,南临大漠广…  相似文献   

7.
木蘭辞     
吻卿复雌p”户p,[11木菌当户撇,不阳机仔片,锥即女狄泊、。简女何所思,阁女何所隋,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怜。昨夜兑‘.{冲I七,可汗沪一点兵,斗舍l一二卷,卷卷仃精名。阿养无大兄,木菌无狡兄,潮为市鞍玛,从此替希征。东市岁酸巧,西市宣鞍聪,南市戮村头,北市狱仪鞭。旦辞能妙J之,暮补;式,、,I边,不阴养妙唤女声,但期黄河流水由接溅。My·涯aHb nPeJ又eBeT几H以ef气y nP月江RHBs及Hxa几a,B3及Hxa江ao八Ha;Bs及Hxa江a,—H ro几qe IzPOT月水Hbl八Hee几曰坦eH 6H几aePeTezla. OTeUCka汛H MHe,oq趁M讯eT从Ty米rl也b,Oq趁M米e,及oq…  相似文献   

8.
咱家诗     
哇哇复哇哇,咱家②当户学。不闻读书声,唯闻俺③叹息。问俺何所思,问俺何所忆。俺亦无所思,俺亦无所忆。昨日见公告,全县大抽考,班上七十人,人人举俺名。俺无兴奋剂,俺也无实力,愿意闯一闯,从此替班考。开始买铅笔,然后买橡皮,接着买直尺,最后买圆规。旦起读外语,暮睡记单词,不  相似文献   

9.
教学一得录     
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收效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都表明他们易于接受比较学。在比较中揭示事物的个性,概括其共性,符合从特殊到一般认识规律。教《梦溪笔谈一则》时,我估计学生对文言“但”宇的用法会产生误解,于是,课前收集了有关材料。上课口译时,学生果然将“但”译为“但是”。于是,我先举出下面一些例句:①众宾围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相似文献   

10.
(称谓、名称部分) 耶婆爷孃 都是“父母”之称,单称时有时加词头“阿”字。 (1) 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铳户。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欢闻变歌) (2) 且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木兰辞) (3)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辞) (4)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 按:据《增韵》:“俗谓父曰耶。”《玉篇》:“爷,俗为父爷也。”可见“耶”、“爷”都是“父”的俗称,二字音同,故写时混用。但《称谓录》却说:“古人称父为爷,只用耶字,不用爷字。”并谓《木兰辞》之“爷”,“本当作耶字,俗本改作爷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疆域辽阔,同名异地之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因而,阅读古诗文时,稍有不慎,便会张冠李戴,造成对作品的某些误解。因此,阅读古诗文时,若遇到这类情况,切不可想当然,应该细加考核,以免迷误。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这里的燕山,即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标爱山。《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  相似文献   

12.
点击脑细胞     
(一) 渎诗词,填山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 2. 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胡骑鸣£啾。 5.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涨秋池。(二) 有一座石英壁钟不慎被打坏了,钟面裂成了两块。其中一块数字之和是34,另一块数字之和为35,请你想一想它是从哪里裂开的?点击脑细胞@王振邦 @闫加根$沛县东北中学  相似文献   

13.
“高四”辞     
唧唧复唧唧,岁岁徒苦辛。不闻欢笑声,惟闻吾叹息。问我何所思,问我何所忆。吾亦无所思,吾亦无所忆。昨日见张榜,吾已细搜寻。红榜千百张,张张无我名。心头如山压,泪水比黄莲。愿为它再战,重熬三百天。爬书山,涉题海,不上红榜不松弦。  相似文献   

14.
超级模仿秀     
超级模仿秀 蝶恋花·学业有多久莫问学业有多久,每逢考试,烦恼仍依旧。日日笑里藏刀,哪还管考场情仇。提笔停停又想走,怎奈无休,坐到铃响后,怯怯交卷总现丑,又把欢乐上心头。★文宇云南省昆明发电厂新木兰辞沙沙复沙沙,木兰题灯下。不闻写题声,惟闻女哀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成绩,阿爷大发威。试题共六卷,卷卷有红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望女成凤梦,看来要搞丢,为圆大…  相似文献   

15.
从古到今,写诗都讲究“炼字”。读者只要细心品味,一定会发现诗人们对“飞”字是很钟情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等。“飞”这个普通的字眼,一旦进入诗中就好似一枚橄榄,耐嚼耐品。现以中学课本中的“飞”字句为例,作一粗浅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过重重关隘和山岭,多么坚强勇敢。“飞”字既照应上文“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反映当时战事紧迫,行军神速,又为下文木…  相似文献   

16.
一、头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 4.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述例句中的“头”,均为方位词。例①至③中的“头”作“边”或“畔”解。例①中“山头”犹山边,并非山顶。句中“黄河边”的“边”与“黑山头”的“头”系互文,义同。例②中“江头”犹江畔。例③中“青海头”犹青海边。李益《献刘济》诗:“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句中“畔”与“头”系互文。由此可见,“头”、“边”、“畔”  相似文献   

17.
儿子诗     
童老师导语——如今的学生,真个“读书难”,父母可知道?儿子有儿子的苦经,三天三夜也念不完。为父为师者,不妨先读《木兰辞》,再读《儿子诗》——— 眼泪复眼泪,儿子当户思。不闻英语声,唯闻儿叹息。问儿何所虑,问儿何所思。儿亦无所虑,儿亦无所思。昨日见成绩,老师大点名。名单六七册,册册有儿名。新华买奥赛,音像买磁带,商场买文具,超市买饼干。从此下决心,努力加拼命。早晨上自习,不闻同学打闹声,但闻书声朗朗荡教室;晚上攻数理,不闻同学打闹声,但闻纸上沙沙如蚕食。暑气裹全身,寒水冷到心。整天做练习,换…  相似文献   

18.
晓: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旦:《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朝:《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夙:《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曙:《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旭: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晞:《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相似文献   

19.
考试行     
雨淋淋,风萧萧,学子战笔各在胸。爹娘兄弟走相送,尘埃不见校园门。松手驻足送祝福,福音直系挂心肠。道旁过者问同行,同行但云考试难。或从六岁幼稚园,便至十八考状元,去时爷娘与耍学,归来夜白还备考。桌边汗流成海水,高考招生意未了。师不闻,吾家读书久不效,亲戚朋友问又催。纵有健男把锄犁,禾生垅亩无东西,况复贫农耐苦浅,被驱不异犬与鸡。师者虽有问,学子莫生恨?且如今年考,未录关高四,父母急信书,信书从何来?言子学习差,反是劳动好,劳动光荣创外汇,学习科技游太空,君不见高校门,古来差生无人收,几家欢乐几家愁,细雨湿声声啾啾。考试行@杨…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文贵简”,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如果一味强调,失之偏颇,就可能由正确向谬误转化。所以,文章的繁简详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使之各得其宜,诗歌亦然。《木兰诗》这首流传千古的民歌在这方面值得借鉴之处不少。诗中在铺陈其事时不厌其详,细腻入微,如写木兰辞别父母亲人奔赴征程时,连用两次“不闻爷娘唤女声”,看似重复,其实正是以这样反复咏唱的方式,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初次远离家门,在戎马倥偬中,绵绵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