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都是源于猜想的,猜想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中就包括提出问题、理论分析、猜想与假设、分析与验证等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李建设 《物理教师》2007,28(4):4-5,7
在科学课程中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核心价值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考查科学探究应该侧重于科学探究的能力.由于人们对科学本质研究的日益深入,他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猜想或假说的重要性.而通过科学性问题,考查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能导向课堂教学真正关注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从而真正地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学习.本文提出采用等级量表法评价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观点及实施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罗岳庆 《中学理科》2005,(10):67-68
一、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探究过程的六要素分别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从六要素的顺序看“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第一要素,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通过科学家的探究故事,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科学的发现,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里明确指出了“高中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的要求”。科学探究分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在目前的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猜想与假设”环节还比较薄弱,学生大多只是遵循教师预设好的方案,探究教师想要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5.
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让学生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与假设,科学客观地评定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能导向教学真正关注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教学就是将科学作为探究过程来讲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科学探究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证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让学生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与假设,科学客观地评定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能导向教学真正关注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8.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型试题有的包括所有要素,有的侧重于部分要素.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力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因此,科学探究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题型.下面就2009年各地中考探究题,谈一谈探究型试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蔡敏胜 《师道》2013,(9):16-17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营造氛围,有意识的让学生"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比实验验证更为重要,没有对实际问题的猜想与假设而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谈不上验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它决定了科学探究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在小学科学课课堂,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的探究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评估是物理探究实验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评估可以优化探究方案,可以验证实验猜想和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可以解决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根据科学探究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文章以《电磁感应》一课为例,阐述了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反思与评价、巩固与应用等环节中学生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猜想和假设是构成探究式学习全过程的第二个要素。很多科学探究教学案例是先让学生猜想和假设再做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每个环节,运用实验启示使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同时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似过程.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加以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中,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是探究学习的最初阶段,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但这却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纵观物理学史,大胆的猜想造就了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富兰克林经历了放风筝时掠过手上的雷电,猜想出了雷电与摩擦产生的电可能具有一样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钱兵 《考试周刊》2008,(50):187-188
新课程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科学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魏广生 《物理教师》2008,29(4):12-13
“探究式教学”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后就要进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多数情况下,为了使科学探究能进行下去,教科书都会在给出假设的基础上介绍设计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这个环节学生往往缺少锻炼的机会.显然,让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就显得特别必要.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呢?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其中的"猜想"是科学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科学探究教学教学案例是先让学生猜想再做实验验证."猜想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因此,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例说探究题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六个元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探究性试题就是从探究性的要素设计,提出富有创造性、重视实验和体现科学思维方法的新颖题.有的包含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有的侧重于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力求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环节与要素进行了科学实验探究。通过反复地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观察现象、分析交流、查阅资料等过程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即物体摩擦起电所带电荷性质与多种因素有关。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