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电学实验,笔者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中发现:尽管在实验前老师指出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但学生在实验时仍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实验所用的器材较多,学生对它们的特性没有很好地掌握,加上学生平时动手操作较少,实验能力不强,因此出现故障较多.并且多数学生一旦出现了故障总是找老师解决,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115页介绍了“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该装置器材较多,烧瓶不固定,需要做两次实验才能完成,这样教师在操作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针对以上缺陷,我们自制了一套演示“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经过实验,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实验探究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分析与论证”是探究实验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中考中也体现的较多.现就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根据实验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一些探究,旨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以“能力立意”命题原则的前提下,实验探究型“小实验”题在考题中悄然增多.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安全性”.主要考查学生围绕一个实验目的设计简单实验装置、选择适宜试剂、探究实验原理等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受到了重视,课本上出现的实验由以前的“黑板上”、“口头上”走到了实验室中,而且实验中探究的成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热情比较高涨,应该说这是新课程对化学学科的一个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黎先佑 《中学理科》2006,(11):59-60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围绕这个实验的考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这类考题经常本着“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基本原理、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误差分析是这个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它一般有以下三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教材中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是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部《中考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理科在试卷中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的重点已从教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向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转移.近两年来,各省市的中考实验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条件开放、形式开放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等类型题目,以此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变的能力.同时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运而生。它扬弃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精选课文,优化语言,广集资源,可谓换了新颜。综观异彩纷呈的课程内容.我们不难发现,编者有意地安排了不少促思导学的形式.其中出现较多的是以泡泡图形出现的提示性文字“小泡泡”。  相似文献   

10.
张辉 《教育艺术》2008,(1):14-15
“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一节实验课内容,对于实验内容课,很多地区的学校采取演示或讲实验来教学,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有的学生物理成绩还可以,但实验操作能力很差。为了提高学生各个方而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堂课最好采取分组实验来教学,但有的教师认为。在实验室教学耽搁的时间较多,  相似文献   

11.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两种做法,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二是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能力,或为了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直接给予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地进行有关操作.事实上,这两个比较极端的做法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课题的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2.
在相对论的论证中,经常出现“让我们尝试”、“让我们设想”之类的词句,这些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思考实验”.数学尤其是数学教材,绝大部分是通过演绎而展开的,由于数学的演绎特点,在解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生演绎的方法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想想”的思维过程,只重视“是什么”,而忽视“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考实验”,这里包括用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直觉思维,进而归纳猜想,并给出证明,是培养学生归纳、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题材.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错误的结论在学生的思想中为啥根深蒂固呢?究其原因就是思维“惯性”造成的.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也是思维“惯性”.思维惯性如果注意不到,将会造成错误.有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就非常容易受思维“惯性”的影响,从而造成实验失败.下面就列举几例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中容易受思维“惯性”影响的实验.通过剖析学生在面对这些实验时所犯的错误,我们就能够了解思维惯性对我们的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时迎彪 《物理教师》2010,31(4):50-51,53
“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是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对考生实验能力的明确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应对高考题中的“简单的设计实验”时,感到不是很简单;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对“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指导也感觉不容易.全国高考试题中对实验的考查也在逐步转向设计性实验,它必将是今后高考物理实验命题的热点.如何更好地指导考生做好设计性实验题目,是摆在中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明确要求:“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及“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这些为高考实验题命制中“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题型设置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由于此类实验题更能全面考查与甄别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因而已成实验命题的一种趋势,也成为制约学生生物实验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现通过一道具体的实验题例的题型变化,分析说明探究性实验题和验证性实验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与技巧,旨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的描述,不像现行教学大纲那样,具体规定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样的演示实验,哪些知识点需进行什么内容的学生实验,以及这些实验需要使用什么仪器,实验的总课时是多少,等等.过去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甚至随堂实验、学生小实验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一并以“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术语提出了要求,它没有界定哪些是演示的,哪些是学生做的.这就给教师们提出了新课题:怎样选择实验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该怎样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作法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7.
小议课外物理探究小实验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共有23个实验,每个章节都含有实验内容,体现了实验教学与基础知识的密切联系。其中“DNA模型的搭建”、“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细胞的测量”等实验是新增的;“探究酶的高效性”是探究和调查类实验……加之较多的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实验,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我院化工、制药等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是在“大一下”和“大二上”开设的,共32学时.由于学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怎样在学时有限的实验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原理、演示实验,然后学生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是“按方抓药”,被动地按照教师或教材所讲内容进行实验,没有发挥主体作用.而且实验中大量的准备工作都由教师或实验员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黄军 《考试周刊》2011,(3):33-34
与旧教材相比.化学新教材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可操作性等原因.将大部分探究性试验改为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反而比老教材时期少多了..本文就如何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