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画审美有一种由感情到理念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视觉形象在认识上的飞跃,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获得美的享受,应从认识绘画符号(风格),画面意象(内涵),视觉提炼(观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现美的过程,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让幼儿多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幼儿最大的潜能,在美术活动中,不同的绘画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乐趣,因此,如何通过不现的绘画形式发挥幼儿主体性便成了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周宏 《教育艺术》2003,(10):22-23
美术,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视觉审美艺术。作为其基本形式的绘画,也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表现和最初步的创造,具有极高的情感性。传统的绘画活动往往以模仿学习为主,一些教师注重绘画的结果和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绘画过程审美情感的培养。反映在学生美术作品当中机械模仿的成份过多,画  相似文献   

4.
学前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孩子的绘画过程是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绘画,都追求一种“笔触”美(肌理美)。肌理在绘画作品中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它打破了单调的、平滑的、毫无生命的平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冲击力,拓宽了艺术家和观众的视觉审美空间,使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更高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美学的探索表明,绘画是绘画者自我生命和心灵的艺术化投射,是以审美为基础的创造过程。绘画教学必须建基于审美取向之上,以审物之美、审意之美和审形之美为基础改进现有的教学范式。在绘画的审美过程中,美学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物理场、心理场和文化场的融通为绘画者带来了美感体验。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在美学场中的美感体验是由内趋性等8个因素构成。绘画教学的审美取向要求教师重视美学场域的价值,从物理场、心理场和文化场三个方面做好绘画教学美学场域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2012,(Z1):36
如果说绘画艺术欣赏就是观看一幅画,这只是一个很浅显的看法。绘画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一、绘画的审美特征:绘画是二度空间的艺术,绘画是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二度空间内(即平面内)反映现实美,表达人们的审美感受的造型艺术;绘画是瞬间的艺术,绘画对艺术形象的概括和提炼,要求更为集中、凝练和巧于构思;绘画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艺术。二、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区别:审美趣味不同,中  相似文献   

8.
王蓉 《湖南教育》2003,(22):50-5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读教学并发挥出美读的功效呢?首先,要注重吟诵。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是一个由感性而理性的整体的审美认识过程。从格式塔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是对文本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是学生最初对课文的朦胧的、混沌的、体现出模糊美的一种感性领悟。那么,在学生接触课文伊始,要注意通过多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所蕴含的美,从而激发起阅读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是最有效的办法”。吟诵,就是把文本的无声的文字符号变为…  相似文献   

9.
叶发展  倪井如 《文教资料》2008,(32):223-224
写生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必须调整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目前高校绘画写生教学多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审美和视觉感受.在现代社会高校绘画写生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觉和审美感受能力,充分利用写生教学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0.
为美学辩护     
为美学辩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首先是“美是什么”?因为没有“美”,就没有“美学”。其次是“美学是什么”,它要论证的是一种专门认识(叙述)“美”的科学(话语)是如何可能的?换言之,即使世界上到处都有“美”,但假如不能通过一整套符号、形式和概念把它明确下来,那么人们依然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美的或不美的。在这种意义上讲,“美是什么”和“美学是什么”,是为美学辩护  相似文献   

11.
油画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绘画艺术形式,在相关艺术理论中,“审美体(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绘画专业学生应具备较高的审美趋向和审美要求,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在艺术方面获得更高的造诣。审美体(经)验是人类情感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不仅需要有情感的加入,还有理性的理解。对生活的感觉和认知的过程是获得审美体(经)验的途径,也是构成审美的基础。通过课堂习作和户外写生等教学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敏感神经,体会自然生活给予我们的美好感受和心灵触动,从中得到审美的启示,并使之演变成可以表达个人内心情感世界的素材和“借体“,获得更高级、更深刻、更丰富的审美经验。通过艺术专业教育,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的辩证关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心性的修养,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视觉浯言,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既具有表现美的能力,又要懂得什么是美的道理。而现在的美术教学多数是重技法教学,只要学生会画就行了,能画出几幅好的课堂作业就算完成任务了,很少从审美的角度去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过程要着重从音乐的感受能力(认识美),审美能力(评价美),表现能力(创造美)几个环节来尝试训练。  相似文献   

14.
高振兴 《考试周刊》2012,(35):194-194
一、材料对儿童美术学习的意义 美术活动通过有形的物质材料,塑造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及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由于使用的物质材料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审美意味。例如,在绘画中,中国画宣纸的渗透性,笔墨情趣和意味美;油画颜色的可覆盖性和笔触肌理美等。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绘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点和线,是每一个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儿童美术活动,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儿童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儿童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李彦斌 《成才之路》2014,(14):33-33
正《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撕纸画是集绘画、设计、制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制作过程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说撕纸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术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通过这一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用简练的手法去塑造各种形体。由于撕纸本身具有一种偶然性,也能达到启发学生从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绘画历史悠久,教育内涵丰富,学习绘画,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开发,对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绘画教学是美术课的主要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让学生从小动手作画,以亲身的体验掌握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造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陶冶性情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在绘画教学中,不论是什么画种,都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认识能力。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领略绘画中所体现的意境、情绪和思想,从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绘画教学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8.
与其说素描是一种很深的技术性的训练,不如说素描是一种关于绘画最近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的训练,是未来艺术家对图形认识、理解、分析、创造等综合素质的一种磨练。我们学习绘画,并不是简单学习如何认识和研究自然规律.而是要学习掌握一套绘画艺术的表现性语言及形式美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初中美术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在此基础上鉴赏美、享受美,并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但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需要先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首先要从唤醒学生的艺术视觉开始。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审美创造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所以有人把它比作是"视觉的珍馐美味"。心理学研究认为,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用感觉器官(通常是用眼睛)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听和唱是这一过程中的两种手段和方法,听是前提基础,唱是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