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高粱情》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通过描写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是一篇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教材。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以求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相似文献   

2.
3.
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谜语的谜面是来自课文的总结,可以说是高粱的主要特征的集合,这应该是执教者自己设计的谜语。从这里开始了对高粱的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4.
晓涛预习了九册课文《高粱情》,觉得有些特别,于是打电话向语文老师咨询。下面是他们的通话记录——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高粱的特点 ,学习其坚韧不拔的品格。2 .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3.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 ,体会这种方法的好处。4 .学会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方法 :读文悟情法。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软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随文理解生词、难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借高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掌握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语入课 ,出示高粱图二、检查预习情况 ,质疑1.汇报预习所得 ,小组讨论个人所提问题。2 .提出个人、小组都未解决的问题。三、带问题学习课文(一 )读出课文中描写高粱根的语句。…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读中悟情,教活全文。能够关注学生“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内心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合作交流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了“新、实、活、趣”。  相似文献   

7.
李Wui  丰际萍 《山东教育》2002,(31):32-34
一、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相似文献   

8.
9.
10.
教学要求 1.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对奥运的深情向往,感悟奥林匹克精神和我国申奥的重大意义。 2.自学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文章中的精美句段。 4.通过资料搜集处理,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会徽引入,激发情感  相似文献   

11.
《夕照》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整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夕照的热爱、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这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能做到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基础上,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  相似文献   

13.
14.
在校本教研中.课例研究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选取了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爷爷的芦笛》作为课例,先由两位教师拿出教学设想.之后分两个备课组进行两轮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诊断反馈.各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卢谦 《云南教育》2007,(9S):31-32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 教材简析:《梅花魂》这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外孙女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16.
高娟 《湖南教育》2003,(22):54-54
《草原》是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表现了草原的自然美与人情美,赞扬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课文的重点是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了解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难点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并能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对于重点段落的学习,可进行这样的设计:一、抓住一句话,使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美。1.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时,出示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读了这个句子,…  相似文献   

17.
《颐和园》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我第一次执教这课是在七年前刚踏上讲台时,那时最好的教具就是挂图和投影,可山里小学当时连这些东西都很难寻到。我感到很棘手:难道作者笔下如此美丽的颐和园景色只能用白纸黑字泛泛而读?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第三册23课《看雪》是一篇文浅情深的美文。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粗读似乎觉得词句浅显直白 ,但文中含而不露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意 ,不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他们是难以体会到的。为了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可抓住“情”这一线索 ,引导学生在读文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与文中情感相融合 ,经历一个“酝酿———共鸣———升华”的情感历程。一、感情渗透 ,初步酝酿(课文1、2自然段)理解“在我国台湾省 ,是很难看到雪的”。联系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儿歌“大兴安岭 ,雪花还在飞舞 ;长江两岸 ,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 ,到处盛开着鲜花 ;我…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本次关于“未来”的习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展开想象的情境,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对未来事物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想象交流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把对未来的幻想记叙下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学过程:一、紧扣俗语。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体会。(生自由学习) 生:我最喜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俗语。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草塘的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