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8,(4):62-62
语感在听话、阅读、说话、写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在听、读时表现的是理解功能;在说、写时表现出的是遣词造句的功能。人在受到语言的刺激时,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表象的兴起、想象的驰骋、情感的反响和共鸣—系列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转身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相似文献   

3.
析高校师生间的“代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沟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日益凸现,从而在理论上日益得到关注的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师生间年龄、角色、地位、立场、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批评     
惩戒教育中艺术的批评可以是:在关爱中批评、在表扬中批评、在鼓励中批评、在启发中批评、在幽默中批评、在沉默中批评、在多变中批评。在教育实践中,艺术的批评方式并不是单一使用的,往往是多种艺术批评方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人格的塑造、思想和行为的规范调控等方面;在领域方面一般包括思想领域、智能领域、业务领域等方面.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在内容和领域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在内容方面由导向向主导、由激励向转化、由塑造向开发、由调控向协调等方面发展;在领域方面开始向网络、生活、心理、环境等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6.
从泛在学习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基于智能手机的泛在学习理念。从技术支持、智能手机自身的外在特性支持、泛在学习辅助性支持、社会环境支持等4个角度,分析基于智能手机的泛在学习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基于手机短信的泛在学习、基于手机QQ的泛在学习、基于微信的泛在学习、基于微博的泛在学习、基于无需连接网络的软件平台的泛在学习、基于手机教育游戏的泛在学习、基于数字化校园手机一卡通的泛在学习的几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7.
林仕平 《教师》2008,(16):78-80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采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文中介绍了在观察生活中培养兴趣、在多样训练中巩固兴趣、在情景创设中增添兴趣、在适宜命题中激发兴趣、在作文评改中强化兴趣、在课外阅读中延伸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苗宇扬 《下一代》2012,(4):40-41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要从“五小”做起,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9.
李国龙 《成才之路》2021,(14):34-35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教师要在班队会活动中、在自身的以身作则中、在正向鼓励中、在劳动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在校园活动中、在家校沟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肖川 《青年教师》2009,(8):14-15
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广州、武汉,国内这些国际化的大都市,从表面上看,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并无多大差别——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设施、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差别在哪里呢?比较直观地看,在发达国家,几乎在所有场合,你见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衣着光鲜、举止得体,而在国内的大都市随处可见的是穿着劣质廉价的衣服、满脸惶恐、“苦大仇深”的民工,即使在我的大学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运用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更显现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多媒体以其技术先进、资源广博、穿越时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动静逼真等优势,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在全新的课堂境界中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锻炼着多种能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更凸显其空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身临其境的声、像、图、文并茂的崭新教学天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能力,使语文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13.
彼在     
一切事物因时因地因缘而在,“在时”、“在场”、“在缘”之意谓“彼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彼在”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应先有“彼在”而“此在”,有“此在”而思想,有思想而语言,也就有了现实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思想的世界.本体论研究有“在”(老子的“无”、“道”、黑格尔的“有”、“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在”)→“彼在”→“实在”(老子的“有”、黑格尔的“实有”‘实在”、海德格尔的“此在”)→万事万物的存在几个层面.“彼在”也就是道、在、此在及万事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凡是时间之在、空间之在、因缘之在.一切无非时间、空间、因缘的产物,都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涌现,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它们的消失而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在远安县许多农村走访时发现,村委会除了有办公的村干部、办事的农民外,还有不少学生在看报纸、上网查资料、阅读村务公开内容、打乒乓球、踢足球、在树荫下读书、在操场上嬉戏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下一代》2013,(6):F0002-F0002
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和相关单位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于2013年7月27日至8月3日在以韶山、井冈山、瑞金为重点的湘赣地区举行。这是继2000年在湖南韶山望城地区举行的首届、2001年在京津冀地区举行的第二届、2002年在辽沈地区举行的第三届、2003年在延安及陕北地区举行的第四届、2004年在宁沪杭地区举行的第五届、2005年在赣闽湘地区举行的第六届、2006年在甘宁青地区举行的第七届、2007年在豫鄂皖地区举行的第八届、2010年辽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用参数法求点在直线上、点在平面上、直线在平面上、空间曲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相似文献   

17.
李玲 《成才之路》2014,(14):1-1
语感是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的合力,它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指导中激发语感,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8.
追求幸福是人生活的动力,但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在当下拥有中可以体验幸福、在平凡平和中可以体会幸福、在体闲娱乐中可以享受幸福、在宽容大度中可以感悟幸福、在勇于放弃中可以收获幸福、在学习反思中可以生成幸福、在教学自由中可以创造幸福、在学术创新中可以升华幸福。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成是衡量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语文教师应掌握教学生成的艺术,营造出宽容、平等、民主、机智、灵动、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可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在学生的错误中、在学生的质疑中、在课堂偶发事件中实现有创意、有价值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要通过情感美育、课堂的语文味、师生和谐的交往互动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妙趣横生,让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让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