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紧密联系的。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其次,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又是有区别的。物质具体形态除了具有共性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又不能用物质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2.
物质观分为科学物质观和哲学物质观两种形态。近代科学物质观分为原子论和以太论两大派别 ,近代哲学物质观主要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等方面进行论述。现代科学物质观在物质可分性、物质与时空、物质的自组织特性与真空的物质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哲学物质观可分为实践论物质观、有机论物质观与整体论物质观。近代物质观具有明显的预设主义特点 ,而现代物质观具有一定的相对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阐释物质概念是对马克思物质观的本真还原。物质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实践性,即物质被遮蔽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性,即物质要经历总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现实性,即深入物质背后的社会关系来观照物质本身;批判性,即体现在对物质本身和资本逻辑下的物质关系和社会性质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理解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两种表现形态。物质文化有其物质表现形式,而许多精神文化也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物质形式因其直观、形象、普遍,所以通常通过对文化事务的物质表现形式来分析、区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标准是看文化事务在功能性上主要属社会意识形态还是社会物质存在。尤其是对精神文化的物质形式,要从功能性上加以分析。如律师事务所,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实施场所,体现的是法律制度这一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物质变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物质变换形态包括物质变换的一般形态、物质变换的特殊形态和物质变换的个别形态。物质变换形态越向后发展,经济的开放程度就越高,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物质变换的特殊形态优于一般形态。物质变换的个别形态优于特殊形态。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为物质变换的个别形态,优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以,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经济,引导资本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掌握要求1.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区别。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鉴别常见气体(如O2、H2、CO2、N2等)、盐酸与破酸及其可溶性盐和碳酸盐。3.能根据实验及其现象推断常见的物质。二、内容提要1.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区别及依据物质的检验是指根据实验确定某物质是不是该物质;鉴别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征反应,通过实验将一组物质—一区分开来;物质推断是根据实验及其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未知物质中的物质成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特性和化学特征反应及其现象,是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诞生以后,统一的物质世界便形成了物质和意识两大现象,产生了物质和意识这一基本关系。物质和意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这一矛盾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不是纯粹被动  相似文献   

9.
评析 D为易错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二是对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世界的不同回答。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是意识的反作用再大,也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答案C。  相似文献   

10.
大学物质文化的解读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为丰富和发展大学物质文化,文章在对大学物质文化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学物质文化的解读是对大学物质文化的感悟,引导人们对大学文化的选择,提高物质文化的教育效果,凸显其神韵的关键是提高解读能力。重构是积淀文化底蕴,使大学物质文化内涵无限延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大学物质文化软件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离和提纯物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组分各自分开,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将物质中混有的少复杂质转化成其他物质而除去。物质的分离通常采用物理方法,若采用化学方法,最后则需把分离开的物质再转化成原组分或指定物质。物质的提纯,既可采用物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增不减:即在提纯过程中,不引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2.试剂专一:即选用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3.以杂转纯:在除杂过程中,尽量使…  相似文献   

12.
西和山歌中的物质民俗,生动展现了西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世界。西和山歌中的物质产品,勾画出了西和人民的物质生产、生活结构;西和山歌中的物质生产民俗,反映了西和人民的传统劳作方式和昔日西和的经济水平;西和山歌中的物质生活民俗,生动地展示了昔日西和人民的物质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物质的密度仅由物质本身决定,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注意:(1)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但  相似文献   

14.
在高二哲学常识关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 ,常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 1)桌子是不是物质 ?( 2 )信息是不是物质 ?( 3 )张三的思想相对于李四是不是物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单从教材中的物质定义出发简单地回答“是” ,那么依次推论 :“桌子是物质 ,信息是物质 ,什么都是物质” ,显然是荒谬的 ;如果回答“不” ,又与物质定义相左 :明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的东西怎能不是物质了呢 ?于是我们就把发生在物质问题上的两难选择称谓“物质悖论”。那么“物质悖论”是如何产生的呢 ?是教材中列宁关于物…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自然界中的物质种类达到3000多万种,将物质分类学习研究是我们学习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物质之间的反应是学习物质转化与制备新物质的必然途径,考虑物质之间转化的先后顺序是实现物质转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考虑物质转化的有序思维,是高中化学教学所需要的教学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分析了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传统观点存在的不足,即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误解为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局限于世界的物质本原性,提出了意识也具有物质性的论断,从而找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共同本质属性,较好地解决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掌握要求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不同之处,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二、知识要点物质的检验是给出某种物质,要求通过实验予以确定是否该物质。物质的鉴别是给出一组物质,依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将其中的物质—一区分开来。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实验及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求知物质中所含成分。(-)检验、鉴别与推断物质的依据——物质的’性质1.物理特性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归类。黄色物质:硫黄;紫黑色…  相似文献   

19.
物质制备题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动手、创新能力的综合类题目,它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规律,还要了解物质制备的可能途径,然后综合选优。物质制备有两种情况:①依据各类物质的相关性质,根据所给材料,设计制备某物质的可能途径;②依据各类物质的相关性质,根据所给材料,设计制备某物质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物质”的正确理解 ,是正确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一些人正是由于对物质概念理解的不正确 ,从而导致了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错误理解。一在物质问题上 ,存在着三个混淆 :一是混淆了物质与物质概念 ,二是混淆了物质概念中的内容与形式 ,三是混淆了物质概念内容中的内涵与外延。关于物质 ,经典作家有过许多论述 ,但由于其论述的角度不同 ,因而有着不同的含义。恩格斯指出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版 ,第 4卷 ,第 343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95。)恩格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